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拥有巨大的高等教育规模、相对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逐渐提升的高等教育质量、有效的区域融合和积极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一定程度上能适应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需要。
但也存在人才结构不均衡、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不合理、专业体系适应性不强、区域融合不深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纵深发展不稳定等方面的现实缺位。
1、结构层次不平衡
由高等教育规模数据可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十分庞大,高等教育培育的人才产量也是惊人的,但在结构层次上却不平衡,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竞争人数巨大找工作难,一方面是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
由于国家发展长期需要,高校的专业有侧重,专业性相对弱的人才培养效果不明显,知识与技能专业性不强,并没有在市场领域展现出应有价值,导致人才培养多样性上得不到有效满足。
在质量上,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教育质量下降是普遍性问题,学历贬值成为社会一大现实忧患,我国的专科生和研究生逐年增加,高层次人才依旧相对紧缺。
也由于多数高校综合实力不突出、教学水平不高和高等教育投资使用分散等问题,并没有达到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理想培养目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2、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
由于一直存在的政策、财政、人才等资源的不均衡,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均衡问题长期存在,基本上呈现东密西疏的状态。进入普及化,因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问题,高等教育格局调整会出现众多新的挑战。
“双一流”建设中,第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共有137+3所,其中东部地区因自身规模巨大,其入选高校占比超过半数,有87所,而中西部总数之和有53所。“一流学科”的入选数分布:东部331个、中部83个、西部51个。
在最新2022年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有147所高校入选,其中,增加的院校都属于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依然保持原有的数量,未有增长,从数量上看,中西部高校之间还有较为明显差距,这反映的是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会带来长期的潜在的发展阻力问题。
可见,在新发展阶段,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或省份的教育资源问题仍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新发展格局所要形成的区域发展状态是东部优势地区引领,中西部地区发展中坚力量,且各地高校特色发展,百花齐放,达到良性的均衡发展态势。
就当前发展状况可知,高等教育在区域资源分布优化和促进资源公平问题上,还需要给出优化政策和有效的实践举措。
3、匹配度不高
一直以来在提倡高等教育与市场融合,但高等教育确一直有呼唤自由独立的声音,高等教育一直在“关起门来做学术”和“打开门来看市场”这种矛盾中实现现代化,由于高校组织特性,高等教育与市场始终存在贴合度不高的问题。
有研究结论指出,多数被调查企业反映,高校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率不足40%,反映出大学在学科设立、专业设置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培养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与社会需求脱节。
就业问题的背后不仅仅是人才质量的问题,还有高等教育中学科专业体系与区域经济匹配度不高的问题从供给侧看,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存在不同程度的僵化或低水平重复等问题,无法有效根据社会市场变化和受教育者个体学习需求的变化,及时有效调整高等教育供给侧的适应性。
从需求侧看,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在新时代不断涌现,传统制造产业也在致力于迭代升级,产业发展的需求对于新型人才和基础人才素质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这是社会的急剧变化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巨大压力,然而,高等教育自身又在面临普及化时代质量发展问题的困境,在双重转型重压之下,现有高等教育专业体系的供给能力可能不足以充分应对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的社会缺口。
4、区域服务性不强
在长久的发展历程中,高等教育与区域城市形成了紧密的相互适应的关系,但从互动方式来看,二者的互动和适应是在客观需要层次上的部分结构和功能上的实践互动,没有达到融合发展的局面,呈现出一定的浅层化特点。
首先高等教育与区域城市相互适应的主观性不强,多数依然依靠政策推动,主动性不强。其次,高等教育与区域城市互动在高校和城市双方功能中处于边缘化地位,且被零散化执行。
大学凭借社会服务职能窗口,通过技术转让、人才咨询、产学研合作、创设机构等方式寻求与城市合作,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换取知识性回报,也以各种方式寻求城市的信息和资源,助力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但这个合作收益的比例,除开部分发达地区和一流大学以外,对大多数普通城市与高校而言收益并不高。
此外,高等教育与区域融合的质量没有普遍性保障,高校与区域市场所搭建的合作平台与项目存在不稳定性问题,同时由于高校内部体制机制的障碍,高校也存在科研转化效益不高的困境。
5、国际化纵深发展不稳定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生存环境面临挑战,全球化进程受阻,国际政治格局重构。强权政治、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逆全球化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
政治和外交局势不容乐观,这种国际环境不利于高等教育开展对外交流。新发展格局的构建需要高等教育引领打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窗口,逆国际化趋势我国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带来了全方位的压力和挑战。
1、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
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即要强化对外开放。
在认识上,新发展格局时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需要高等教育扭转旧的“拿来”观念,打开新型的“拿进来”和“走出去”新局面。一方面,高等教育要深刻把握以开放交流促内在发展为根本宗旨。
新发展格局所建立的对外开放体系不是过去一味倚靠敞开大门引进人才,为我所用的对外开放,而是要凭借高质量的对外开放强化自身的发展。高等教育要善于吸取历史教训,摒弃嫁接和零散舶来行为。
要坚持以提升我国内部运作能力为中心,锚定现代化建设和强国发展目标,融汇世界优秀发展理念,借鉴国际发展经验优化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发展实力。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要凭借对外开放交流助力扩大我国的综合影响力。
通过合作交流的国际窗口,刺激国内高等教育优秀人才和成果走出去,提升国内优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增值收益。同时,通过教育对外交流,传递和平发展的交流理念。
助力扩大我国在建立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本理念的开放、包容、绿色、和谐的新型国际关系上的声音,高等教育与国家同步行动,共同致力于打开促进全人类开放共享与合作共赢的发展局面。
新发展格局致力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与合作,因此,高等教育领域要探寻高等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新路径、新方法,还要致力于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效益。
在实践上,高等教育要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考虑国内整体相对不均衡的对外开放局面出发,鼓励发挥先进示范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路径探索精神,主动积累高等教育对外合作交流经验,率先从对外开放中获取发展的机会和资源,再引领其他区域高等教育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
由点到面,逐步深入支撑国家全面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此外,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示范区要注重搭建高质量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如网络学习平台、科学研究合作平台和知识信息资源站等,保障对外开放的水平。
2、构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以质量为导向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有机体,包括质量保障机构、质量标准、评价方法和程序、质量文化等,以给予高等教育运行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目标导向和各方面评估、分析和完善的依据。
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具体的做法是一方面要科学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即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问题,本着自求进步,自省自查的意识,结合时代发展先进目标和现实缺位,制定全过程的质量保障举措,坚持高质量发展为理念。
另一方面,加强外部质量保障,认真落实相关主管部门和社会监督实体对高校的质量检查和评估。制定科学的评价制度,采取认证、分等、审核多种形式,涵盖以自我评估为基础、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等内容,组织政府、学校、第三方机构和社会多主体开展多元评价方式注重发展性评价,彰显特色性和质量性。
评价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评价体系的完善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保障事物的发展。我国今年来十分重视评价体系的革新与完善,政策指出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愿景,必须多措并举、全面发力,紧密贴合实践。探索形成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的教育评价机制,前提是要充分研究新发展格局建设需要,通过分析高等教育与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联结点,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实践评价制度、标准和内容。
构建新的适应新发展格局的教育评价体系,总体上要运用整体思维,协同发力,系统推进。具体来讲,在目标上,重质量贡献的价值导向,改进结果评价,扭转功利导向。
结语
到了新发展阶段,时代对于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亟待建立自身与社会之间更益于发展的良性关系,积极变被动为主动,且强调凸显引领性,即要形成适应与引领相统一的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