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所财经外贸类高校讲授刑事诉讼法是种什么体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学权最有发言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的学科和专业特色鲜明,多数学生奔着学校的国际法、民商法和经济法而来,刑法、诉讼法等基础学科偏冷。在这里要想讲好诉讼法学这样的基础学科有很大的挑战。多年来,陈学权独立讲授刑诉法学、刑事诉讼前沿与实务、证据法学、模拟法庭实验等课程,其中“刑诉法”被评为北京市高校优质本科课程,“模拟法庭”获得教育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线下类)荣誉称号,他讲授的课程多次获得课堂教学评估学生评分按照院系排名前10%。
2006年从中国政法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学生亲切地称呼陈学权为“权爷”。这个昵称源于他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时的“霸气”与亲和力。他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教师、科研工作者、律师、党支部书记等不同身份之间,用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项工作。
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细数陈学权获得的人才培养类荣誉称号真不少,有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校级层面有优秀教师、王林生奖教金、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研究生导师以及数次获得学校教学标兵等。当问及这么多奖项中最看重哪一个时,陈学权坦言,“这些荣誉都比不上学生的肯定。”
“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得舍得花时间、下功夫。”陈学权说:“一要肚子里有货,二要有科学的教学设计。”长期以来,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对热点问题的敏锐捕捉,让他总能站在理论最前沿。书房和办公室里堆满了各类书籍,方便他随时翻阅。作为律师,丰富的诉讼经验成为他教育教学的宝贵财富。
每堂课前,他都要精心设计教学安排。“每10分钟左右穿插一个案例、史事或时事热点,这样可以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合理丰富的教学内容、新奇有趣的知识点、合适的教学节奏常常让学生觉得他的课堂时间过得特别快。
有一次开学第一课,陈学权早早来到教室,却遇上教学设备突发故障无法恢复正常,他便拿起粉笔用板书上课。一堂课下来,学生发现即使没有电脑设备,他的板书和讲授内容也同课前发送的PPT一致。“这些教学内容都烂熟于心了。” 陈学权说。
教材的生命力需要检验
多年来,陈学权秉持开启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思考、塑造学生法律人格的教学理念,坚持传授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育思维方法和法治意识、塑造职业伦理和健全人格“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追求理论与实践并重、严格与宽容并行的教学风格。他不仅课讲得好,在教材编写上也颇有心得。他编写的《模拟法庭实验教程》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优质教材(重点),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至今已经修订3次,在行业中颇有影响力。
在陈学权看来,编写教材是展现教师学术思想、专业水平和教学理念的最好体现。2008年,他任教的第二年,发现模拟法庭只是作为实践环节穿插在别的课程之中。为适应时代发展和课程体系建设需要,他认为模拟法庭有必要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并编写了专门的教材。什么是教材的生命力?陈学权认为,好的教材肯定是与时俱进不断修订再版的,一本教材可能需要经过至少4—5次修订才能成为经典。同时,要相信同行和学生的眼光,教材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越有市场销量的教材越有生命力。
除了编写模拟法庭教材外,他还参与了导师陈光中教授主编的《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两本教材的编写,前者已经出到第7版,后者出到第5版。“我正在独立编写《证据法学》教材,希望能够在退休前修订4—5次,所以我得加快进度了。”陈学权笑着说。
公心、担当与朴素的自我价值
律师是陈学权的另一个重要身份。读研期间,他就跟随导师从事法律援助工作。自学生时代以法律援助身份辩护的第一起刑事案件使当事人从死缓获得无罪释放后,他就热爱上了刑事辩护工作。“让法官的判决书直接援引辩护词中的内容,用尽一切合法手段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0多年来,陈学权一直将此作为执业的座右铭。办案时,他思路清晰、观点鲜明、逻辑严谨、语言简洁明了。
“教师的本职工作还是教学。”法学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多年办案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既是他施展理论知识的舞台,又是他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他会与学生分享他的诉讼技巧和过程,常常引发学生热烈的掌声。
问起对“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看法时,陈学权表示,“教师都应有志于成为教育家”。教师不只是对学生传授知识,更是帮助学生塑造品格和价值观,助力学生成长。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学生投身法学领域,为依法治国贡献力量。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2届毕业生典礼上,陈学权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深情地对学生说道:“希望你们能做一个有公心的人,一个有担当的人。”在他看来,人要有为公精神,要有责任担当,要在社会上承担起属于自己的使命。唯有如此,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从而在服务国家和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他正是这样做的,他希望学生亦是。
(陈学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诉讼法学系主任,法学院联合教工党支部书记,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内外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
《中国教师报》2023年11月15日第8版
作者:乔雪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