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屠晨昕
图源:央视军事
时隔漫长的23年,美国终于有全新型号主力战机首飞了。上一次,还要追溯到2000年10月24日X-35的首飞,即F-35的原型机。
被称为“全球首款六代机”的美新一代轰炸机B-21“突袭者”的首架机,于当地时间10日从加州帕姆代尔的空军42工厂起飞,90分钟后降落在加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视频和图片很快全网刷屏,并引发热议。
图源:央视军事
美方对自家新飞机不吝溢美之词。研发生产商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表示,B-21采用新一代隐身技术;具备先进网络能力;采取开放系统架构,便于升级。“它可执行常规和核打击任务,将成为美空军主力轰炸机。”
美空军发言人斯特凡内克说:“B-21的测试在提供有生存力的、远程的、穿透性打击能力的过程中是关键一步。”
像是美军现役B-2轰炸机缩小版的B-21,被网友戏称为“青春版B-2”。对于未来的战场,这只乳白色的“大蝙蝠”带来的是量变还是质变?潮新闻邀请了军事专家进行评述。
1997年7月19日,在英国费尔福德举行的皇家国际航展上,一架B-2正在起飞。图源:视觉中国
轮子一离开地面百万美元就没了,B-2与时代严重脱节
与战斗机里F-35与F-22、攻击核潜艇里弗吉尼亚级与海狼级的关系类似,B-21脱胎于“冷战神器”B-2,并在后者基础上根据冷战后国际战略形势和战场需求进行了优化。
当采用飞翼布局的B-2于1989年首飞时,曾经震惊全球,没人见过飞机还能长这样。
军事评论员宋忠平告诉潮新闻记者:“B-2设计于冷战时代的1980年代,过于强调战略核打击能力,思路是依靠极致的隐身能力进行突防。”
“B-2的载弹量很大,约20吨,内油航程达11000公里。但它最大的绝活是隐身性能,敌方雷达在它的巡航高度上很难发现它,它的RCS(雷达反射截面积)被控制在当时难以想象的水准。”《航空知识》主编、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王亚男介绍说,B-2可以在敌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深入对手腹地投下武器,优势明显。当时的苏联乃至后来的俄罗斯都造不出同类的飞机。
“而且美军发现,B-2在南联盟、伊拉克和阿富汗用于常规战术打击时,表现好得出奇。”王亚男拿出一串统计数据: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6架B-2仅以1%的北约飞机总出动量占比,便实现了总投弹量的11%,成功炸毁南联盟33%的目标,自身无一损失。
1997年5月,一架B-2正在进行脱漆。图源:视觉中国
不过B-2的软肋也非常明显。因为30多年前隐身技术不成熟,其采购和维护成本极其高昂。据悉,1996财年美空军的B-2采购单价为21.3亿美元,那可是27年前的20多亿美元!美海军同时期的伯克IIA宙斯盾驱逐舰的造价也不过17亿美元。
“因为太贵,B-2一共就造了21架,每摔一架都非常肉疼。而且这个飞机特别娇贵,一定要有专门的恒温机库,所有隐身涂层的保养极为麻烦,就跟玩艺术收藏品一样。”王亚男说。B-2每飞行一次就要重新喷涂隐身涂层,如果美空军抠门,不重新喷涂,那么B-2的隐身能力就会大幅下降,从而更容易被敌方探测到,一旦被击落,那绝对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据美空军透露,只要B-2轮子离开地面,在天上飞一圈,花的钱就超过百万美元。每飞行一次回来,都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全方位保养,可以说是“飞行两小时、保养一星期”。加上数量少得可怜,可以想见B-2在战场上的存在感有多低。
2007年9月14日,一架B-2在测试训练中投放227公斤炸弹。图源:视觉中国
此外,美军发现B-2不太适合现在可能频发的局部作战需求。“B-2的任务模式还是冷战时那种规划好航路、指定了目标,飞过去投弹炸掉目标,再飞回来完事,中间不太有对于周边环境的实时感知,以及与其它作战单位的协同。”宋忠平认为,这与当前“网络中心战”的潮流背道而驰。
而且,B-2的系统架构过于封闭,难以升级,很长时间只能凌空投掷没有动力的炸弹,近年来升级后才能挂载AGM-158亚音速巡航导弹。
随着反隐身防空体系的不断健全,这种“飞进去扔炸弹”的打法越来越危险,大家都选择“躲得远远地射导弹”。
换言之,世界首款隐身轰炸机B-2已经与时代严重脱节。
2022年11月28日,B-21在加州帕姆达尔首次公开展示。
“便宜量又足”,B-21被美方捧为“网络中心战”主角
“充分感受到B-2的‘难伺候’,美军高层就想:我能不能开发一种没那么娇气、没那么折腾人的新轰炸机来取代B-2?关键是这种轰炸机要能够大规模量产。”王亚男说,美军打算采购至少100架B-21,也有报道说要买200多架的。而目前美军现役三型战略轰炸机总数也不过158架。
宋忠平介绍说,B-2首飞34年以来,材料、电子、网络等技术有了巨大发展,当年贵上天的尖端技术越来越成熟,因此就能大大降低飞机的研发、制造、维护成本。
B-21在2010财年造价是5.5亿美元,相当于2022年的7.4亿美元,不到B-2的四分之一。
B-2(左)与B-21对比。图源:环球网
“相对于升级潜力有限的B-2,B-21采取开放式架构,可以不断通过软硬件升级强化能力,确保它在未来几十年能持续不断应对演变、升级的威胁。”王亚男透露,B-21采用大量开源软件,甚至有消息称其用了很多民用级元器件,如属实,意味着它可以把研发制造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
同时,采用开源软件意味着可以实现更多嵌套式功能模块。“比方说,给它装上侦察模块,软件一升级就可以变身成为侦察机;同理,也能变成电子干扰机,或蜂群系统母机,甚至挂载几十枚射程超200公里的AIM-260远程空空导弹,成为‘武库机’。”王亚男说。
更引人注目的,是B-21与无人机联网协同作战的可能性。2021年12月,美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向《政治》网站透露,将有一款新无人机与B-21搭配使用。有媒体将其形象地形容,B-21自带“保镖小队”出门。
B-2(上)与B-21对比。图源:央视军事
在美军的设想中,B-21在未来将扮演高度自治的联网无人机群的“四分卫”角色。四分卫是美式橄榄球中进攻组织者,没有一个好的四分卫,球队的进攻将无从谈起。
“六代机”一般是指战斗机的分代,用于轰炸机似乎不妥。而从上述描述看,B-21已经不是一款传统意义上的轰炸机了。
“B-21集成了很多先进传感器和通讯模块,特别注重信息处理和交互能力,事实上具备了某些预警机和电子侦察机的能力,可与很多信息战平台进行信息交互和共享。”王亚男描述说,它在航路中接收到敌方单位的电子信号,可以实时共享给作战体系,这就意味着B-21一旦深入到对手的后方,在对手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让地图变得向本方部分单向透明,辅助指挥官实时调整出更有效的作战方案。
这也是斯特凡内克所言“有生存力的、远程的、穿透性打击能力”的内涵所在。
2000年7月19日,一架B-2和两架F-117隐身战斗轰炸机在编队飞行。图源:视觉中国
不过在宋忠平看来,战略轰炸机恐怕很难像过去那样威风八面了。“当前,超大规模卫星星座、反隐身探测技术、高超音速导弹和无人机都在强势崛起。在战场上,卫星‘开地图’的效率、高超音速导弹的突防能力、无人机的打击灵活性和性价比都是无与伦比的,而反隐身雷达使得隐身轰炸机的暴露风险大为增加。”
在宋忠平看来,B-21依然和B-2一样,保命全靠隐身“一招鲜”,一旦在高强度战场上被发现,速度慢、机动性差导致它几乎跑不掉。“所以,B-21在未来大国博弈中能有多大的价值,也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