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学青会男子10公里竞走,16岁小将石升吉为北京队摘金。 受访者供图
确定将对手甩开后,石升吉没有再加速,而是选择了更保险的方式,稳稳拿下一枚金牌。在11月5日的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学青会”)男子10公里竞走比赛中,代表北京队出战的16岁小将石升吉以41分21秒夺冠。
练习中长跑3年多,石升吉的成绩一直不理想。机缘巧合下,他被教练魏新猛发掘,转项成为竞走运动员。从4月投入训练至今,他仅用半年多就实现了冠军梦。“教练说我发挥得很好,要继续努力。等成年了,我们要去参加全运会甚至更多世界大赛,因此,我不能骄傲、自大自满。”石升吉说。
战术
前半程跟随走,后半程稳字当头
11月5日清晨的南宁,虽然太阳刚出来不久,但天气已经有些闷热,这让石升吉感觉不太舒服。想到马上要参加男子10公里竞走比赛,他不免有点紧张。观察到弟子的情绪后,魏新猛在一旁开导,“是不是金子不是一场比赛能证明的,不要有太大压力,只要我们尽力去争取,结果肯定不会差……”
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竞走高手,魏新猛给石升吉制定了一套先跟随再超越的战术。“魏教练是一个很细心的人,他帮我制订了很多计划,也会根据赛场上对手的情况随机应变。”石升吉说。
比赛正式开始,石升吉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战术,选择了跟随走。大概三四公里时,魏新猛过来跟他简单交流了几句,询问了下他的体能情况。得知石升吉状态还不错,魏新猛要求他继续跟随,伺机而动,后面可以慢慢加速,去领走。
到5公里左右,石升吉看了看身边的对手们,感觉“时机差不多了”,他果断提速、越走越快,逐渐把对手甩在了身后。确定距离已经拉开,石升吉没有继续冲刺,而是选择了更稳妥的方式,避免犯规。
41分21秒,石升吉第一个冲线,收获了个人竞走生涯的首枚金牌。虽然小伙子自评没有发挥最佳水平,但相较平时的训练,这个成绩已算不错了。结束比赛,教练也走过来,表扬他发挥得很好。“名次很满意,但成绩还有待提高,毕竟像世界大赛(想拿牌),这个成绩是不够的。”石升吉说。
石升吉(左二)收获转项竞走后的第一金。 受访者供图
自评
“天赋占49%,努力占51%”
起初与田径结缘,石升吉练的不是竞走,而是中长跑。但是练了3年多,一直没什么成绩。直到今年年初,魏新猛到徐州探望老师沙良雷,在学校操场上见到了正在训练的石升吉。
“他说我的身材、体型,包括对技术的理解都很好,要想成为冠军,可以试试竞走这条路。”对于从小喜欢体育比赛,视乒乓球运动员马龙为偶像的石升吉来说,拿冠军是他做梦都在想的事。魏新猛的一番话说到了他心坎里,和父母简单商量过后,石升吉选择了转项。
今年4月,石升吉正式投入竞走训练中。为了备战学青会,他先后跟随队伍在陕西太白和北京两地训练。队伍的整体节奏是“练三调一”,即高强度训练三周,放松调整一周,主要是帮助运动员提升身体素质,训练长时间竞走支撑,并进行技术改进。
在你心里,竞走是一项什么样的运动?问题抛给石升吉,他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枯燥。习惯了中长跑的“速度与激情”,对技术要求高且严格的竞走,无法给少年带来风驰电掣的感觉。但就是在这份枯燥中,他发现了不一样的乐趣,“训练中经常会有一些新的感悟,有时候技术改好了,能给训练和比赛带来帮助,我就会觉得很快乐,那种感觉很难说。”
学青会之前,石升吉在9月初参加了在山东日照举办的2023年全国竞走冠军赛暨青少年竞走锦标赛。首次参与大型赛事,他获得了男子U18组5公里和10公里竞走亚军。训练半年多就有斩获,石升吉却说自己并非天赋型选手,“天赋占49%,努力占51%。因为天赋确实有很大帮助,但是不努力等于没有。”
石升吉说,教练魏新猛(右)对队员的照顾,就像对待亲孩子一样。 受访者供图
目标
成年之前,先把基础打牢
大赛就像考试,很多日常训练中难以发现的问题,都可能暴露出来。经过学青会一战,石升吉认识到在赛前准备、赛后收尾等很多细节上,可以做到更完美。父母和教练也都提醒他,不要因为一次成功就满足,一定要戒骄戒躁。
2007年出生的石升吉今年16岁,父母和教练时常把他当“小孩”看,但石升吉却“人小鬼大”,“其实很多话他们不说,我心里也有数。”作为竞走项目新人,他很谦虚,总是怀着学习的心态。这次参加学青会,他没忘记向高手们取经。石升吉说,他跟南京队的竞走好手李亿博讨论了很多,“他说我技术挺好,要继续保持,不要因为累,就把技术改错了。”
因为训练时间短,石升吉的大赛经验不多。于他而言,这趟学青会之旅机会难得,收获很多。除了一枚宝贵的金牌,更重要的是他的自信得到增强。无论是跟随代表团参加开幕式,还是站上最高领奖台,前所未有的光荣感和自豪感,都让16岁的小将铭记于心。
学青会上的胜利,验证了当初魏新猛对石升吉转项前景的判断。“我和教练磨合得更好了,我们之间的情感纽带更紧密了。”少年直言,金牌的获得离不开教练的付出,“他对我们特别关爱,像亲孩子一样。在太白的时候,他自费帮我们买了一些生活用品和训练工具。他做的事都为我们着想,从来不考虑自己。”
学青会田径项目比赛结束后,石升吉没回老家徐州,而是直接返回北京,住回了先农坛体校。小伙子的生活很简单,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训练中。眼下,简单调整状态后,他和队友就要开始准备冬训,今年春节没时间回家过年了。
因为年龄尚小,很多比赛石升吉都达不到报名门槛。所以,明年他只能根据赛事情况,看看能参加哪些比赛。面对未知的前路,石升吉的心态却很乐观,“成年以后,那些世界大赛就能去了,会有很多机会。我现在可以把基础打得更牢固一点。”
新京报记者 赵雪
编辑 王春秋
校对 吴兴发
举报/反馈

新京报

6500万获赞 682.1万粉丝
新京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主办,2003年11月11日创刊。新京报社已经发展成为兼具新闻采编、社会调查、舆情分析、政务服务、金融信息、智库研究、教育培训、品牌推广、公益文创、活动会展等功能,集“报、刊、网、端、微、屏”传播于一体、媒体融合转型下的现代综合性主流传媒机构。
新京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