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材里有一篇课文,是林觉民的《与妻书》。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这封信写于1911年4月24日晚。此时离黄花岗起义只有不到三天时间。24岁的林觉民,给20岁的妻子陈意映,写下了这封绝笔信。
大家不知道的是,有一封开头几乎一模一样的信,是谭嗣同在1898年北京菜市口慷慨就义前写给妻子李闰的。
“闰妻如面:结缡十五年,原约相守以死,我今背盟矣!手写此信,我尚为世间一人;君看此信,我已成阴曹一鬼,死生契阔,亦复何言……”
11月8日,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在杭州开幕。讲述谭嗣同夫人李闰故事的湘剧《夫人如见》,将于11月15日与全国观众见面,再现这段感人泣下的故事。《夫人如见》是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22年湖南省文化和旅游资金资助项目,11月1日晚,该剧参加第七届欧阳予倩艺术节展演活动,在浏阳欧阳予倩大剧院演出。
一
“夫人如见”四字,是谭嗣同生前写给妻子李闰的信的抬头。
谭嗣同与李闰结缡十五年,每封书信皆依此例,朴素,自然,亲切。
从前车马慢,书信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用情专一的谭嗣同,只爱闰娘一人。
湖南博物院现珍藏有两封谭嗣同给李闰的信。
一封是1898年6月21日(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初三日),谭嗣同在长沙接到光绪皇帝的谕旨之后,准备启程前往北京时给李闰写的信。信中,谭嗣同请妻子将自己的那些功名保札、部照等公文,以及进京之后所需的一些物品,从浏阳带到长沙;在信的末尾,和妻子分享了接到赴京城参预新政上谕时喜忧参半的心情;同时还叮咛妻子:“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
一封是1898年8月27日(光绪二十四年七月十一日),谭嗣同抵达北京6天后在浏阳会馆给李闰写的信。在信中,我们可以看到谭嗣同筹备变法的紧张忙碌,与妻子一起倡办中国女学会的志同道合。
信中提到的好友唐才常(唐次丞),或许见证了谭嗣同和李闰十五年的伉俪情深:
1883年春,谭嗣同从兰州专程到汉口,与李闰完婚。那一年,他们都才满18岁。两家父亲谭继洵、李寿蓉是多年同事、好友。婚后,两人恩爱有加。
1895年,李闰生一子,但不到一年即病殇,此后未再生育。尽管没有子嗣,反对纳妾的谭嗣同,和李闰恩爱如昔。
1898年5月22日(农历四月十五日),谭嗣同从浏阳动身,准备经长沙赴京参与新政,在临行前,他为妻子写下了《戊戌北上留别内子》,里面有四句诗:“婆娑世界善贤劫,净土生生结此缘。十五年来同学道,养亲抚侄赖君贤。”这一天,刚好是他和李闰结婚十五周年的纪念日。这首诗里有对前途劫难的预计,但更多的是对妻子十五年来陪伴的感恩,对多年来聚少离多的愧疚。
谭嗣同从5月离开浏阳到戊戌变法失败之前,他写给李闰的信有十多封,信中谆谆嘱咐比比皆是。而李闰也对谭嗣同牵肠挂肚,曾对月焚香、祈求远行的丈夫顺利平安:“如有厄运,信女子李闰情愿身代。”
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蒙难。年仅33岁的李闰得知丈夫噩耗,犹如晴天霹雳,欲以身殉夫。但她想到丈夫的嘱托,强忍悲恸后,照顾被罢官逐回原籍的谭继洵,打理中落的家业,含辛茹苦,养亲抚侄。
谭嗣同遇害前写给妻子李闰的最后一封信中说:“死生契阔,亦复何言,惟念此身虽去,此情不渝,小我虽灭,大我常存。生生世世,同住莲花,如比迦陵毗迦同命鸟,比翼双飞……”而李闰也为怀念亡夫作诗一首,只是谭嗣同已无法读到:“前尘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层灰。来世化作采莲人,与君相逢横塘水。”她还将名字改为“臾生”。“已无壮志酬明主,剩有臾生泣红尘。惨淡深闺悲夜永,灯前愁煞未亡人!”她承担起谭嗣同的遗愿,含悲忍辱暂且苟活。
苦命的李闰,三岁丧母,青年丧子,中年丧夫。但她在投身丈夫未完成的事业中,找到了余生的意义:她带头捐资,成立了浏阳第一个弃婴局,创办了浏阳第一所女子师范学校……在她六十岁的一生中,写就了“巾帼完人”的传奇。
二
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的努力和抗争或许改变不了什么。但他的初心和誓愿,却可以是一道道波纹,影响到周围的人和环境,影响到后世。
崇文门外北半截胡同41 号浏阳会馆,现为谭嗣同故居,端坐于菜市口大街路边。这里离他喋血的菜市口法场,不过数百米。谭嗣同曾回忆八九岁时在这里读书的场景。这一片地绝萧旷,巷无居人,后临荒野,收入他眼帘的便是“西山晚晴,翠色照地,雉堞隐然高下,不绝如带”。谭嗣同对这里饱有深情,他将此处的一处书斋命名为“莽苍苍斋”,并以《莽苍苍斋诗》为名收集了自己 30 岁之前的诗作。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慷慨赴死、甘做变法流血牺牲“第一人”的谭嗣同,其爱国热忱影响了他身边的很多人。
谭嗣同死后,唐才常继承遗志,组建自立会,1900年发动自立军起义,“勤王事,酬死友”;他的学生,南学会里的杨昌济、时务学堂里的学生蔡锷,更将他的思想带给了毛泽东、朱德……
毛泽东评价谭嗣同 “英灵充塞于宇宙之间,不复可以死灭”;梁启超盛赞谭嗣同“思想为吾人所不能达,言论为吾人所不敢言,为我国二十世纪开幕第一人”;陈天华称他为“轰轰烈烈为国流血的大豪杰”;冯友兰赞他“不愧为中国历史中代表时代精神的大哲学家”。
三
近日,湖南本土作家彭晓玲推出了她的新作《谭嗣同》。
这是她经过六年多充满艰辛的创作历程,写就的三卷本85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
在岳阳,她找到谭嗣同仲兄谭嗣襄的后人谭士恺先生,再三凝视着谭嗣同生前用过的铜墨盒、印泥盒和砚台;在株洲,她找到谭嗣同伯兄后裔谭志宏先生,与之深谈谭氏家史;在商洛道中、天水、兰州,她探访谭嗣同生前写过的武关、蓝桥、韩文公祠、王氏园林、庄严寺,生活旧地巩秦阶道署、憩园等处,尽力探究他南奔北跑的艰难及成长的奥秘;在北京宣武门外,她多次瞻仰谭嗣同出生地和浏阳会馆,详细询问谭嗣同的童年故事和会馆住户腾退情况;在浏阳,她更是多次徘徊在浏阳大夫第、浏阳文庙,谭氏父母兄弟、浏阳三位先生与挚友唐才常的故址,谭嗣同的母亲、仲兄、夫人李闰的墓地……
谭嗣同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彭晓玲心中渐渐清晰起来。他长得那么耐看,修长瘦削,额亮顶宽,面容清癯,骨相清朗,略凹的大眼,目光灼灼,可卓荦英脱里,却又藏着淡淡的忧伤,一出言吐语,则似清泉娓娓般舒畅。他诗文俊逸,琴艺精湛,武艺高强,于朋友坦诚相待,于妻子情如磐石,于兄弟姐妹关爱有加,于国家更是勇往直前、为变法舍命……
彭晓玲对他越熟悉,但同时也感到越复杂。
他出身富贵,风度翩翩,吃穿讲究,雅好交游。他用情专一,终生只爱闰娘一人。他行走江湖,身上竟然没有半点贵公子哥儿的各种习气。他是如此纯粹之人。
他身佩文天祥所遗之凤矩剑,看尽了人间苦难,民族麻木,社会因循,国运板荡,因而内心孤愤,碧血煎煮。当他的师友开始掣肘他内心激进的救亡图存,阻扰维新变法,竟不惜与恩师欧阳中鹄反目,与挚友陈三立对垒。他是如此决绝之人。
他是一个深明家国民族大义的人,办学,办会,办报,办矿,开启明智,昌明科技,焚膏继晷,不遗余力。但同时他又任侠尚武,联络哥老会,参与暗杀计划。他是如此冲动之人。
他视周遭之疾厄苦恨为己出,为家乡浏阳之赈灾,如救头燃。他是一个行动之人。
谭家浏阳故园有梧桐木,雷劈崩裂,他做崩霆、残雷二琴。残雷琴铭曰:“破天一声挥大斧,干断柯折皮骨腐。纵作良材遇己苦。遇己苦,呜咽哀鸣莽终古。”世道不会一直浑浑噩噩,它需要一道光,需要看得见“淋漓的鲜血”和“真的猛士”。谭嗣同看见了,把一切道义扛在肩上,大义凛然地走上前去,走向历史的阵痛深处。他知道自己的命运,他用琴铭给自己镌刻了谶语,他因此还是一个自我孤独清高之人,一个内心悲观之人,一个自己把自己塑造成英雄的人,一个某种程度不切实际的人。
谭嗣同心中有大天地,形成了独特的“仁学”哲学体系:以“通”为第一义,破人我界,宣扬平等;破生死界,破亲疏分别,宣扬博爱;反对封建伦常,宣扬民主,宣扬科学,主张维新,强调革新。谭嗣同名字里的“同”,是大同的“同”,是人人得自由的“同”。他是一个追求“大”而“全”的人。
彭晓玲说,谭嗣同不再是一个单面的历史人物,他的经历就是中国曾经的苦难,他生命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他全部的生命。
彭晓玲这样评价谭嗣同的一生:
就是浏阳的文脉;
就是湖南人的地域性格养成记;
就是晚清集体群像中挂在最正中的那一幅;
就是影响中国命运中最深层的、并延续到今天、乃至未来的文化基因组……
谭嗣同的最后一封家书,让我们明白,他心中的不舍与倔强,让我们明白,“天下嗣同,复生不死”。(作者:彭培成 尹玮;编辑:李颖;校读:肖应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