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尽管学校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两落后、两不足”。

首先,“两落后”之一是课程观的落后。具体而言,这表现为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足,不能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执行。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培训与实践,然而对课程标准的片面理解、误读和曲解严重阻碍了全面育人目标的实现。例如,超时教学、超前教学、片面教学、随意增减课时以及仅针对知识点教学等现象,既没有充分体现对教育规律的重视,也没有体现对国家课程方案的敬畏。

其次,“两落后”之二是质量观的落后。这主要表现为对教育质量的片面追求,而忽视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实践中,这种片面的质量观往往导致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忽视,以及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不足。

因此,要解决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两落后、两不足”入手,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两不足"现象,包括主导性不足和主体性不足,是当前教育领域需要严肃面对的问题。

主导性不足,表现为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缺乏独立的话语权,容易受到家长、社会和媒体的绑架和质疑。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学校缺乏对教育独立性的认识和坚守,容易被外界的舆论和压力所左右。

主体性不足,则表现为学校在专业供给和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具体表现为学生出现问题后甩锅给家长、学生成绩不好便任由其到校外补课、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等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缺乏主体意识和专业能力,无法有效地整合和利用社区和家庭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要解决这些问题,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学校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为此,学校需要实现全面育人、推进协同育人、追求均衡发展、迸发创造活力,回归到应有的样子。

从育人的内涵来看,学校要实现全面育人。这意味着学校不仅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品德、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学校应该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生动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充满歌声、笑声、读书声和运动的助威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每个学生都应该被尊重个性差异,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唤醒他们的自尊自信,让他们真正爱上学习、爱上学科、爱上学校。

从育人的主体来看,学校要推动协同育人。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的文件指出,到2035年要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学校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和定位。学校不能将本应由家庭承担的教育责任全部包揽代替,也不能将本应属于学校做的事情推给家长或社会。

同样,学校与社会在教育上的责任界定也应该清晰明确。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学校要考虑到区域特点、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学校需要努力构建一个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协同育人机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结构角度来看,各类学校的发展应当遵循学段平衡、满足选择以及均衡高效的原则。

首先,学段平衡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当前的学术研究中,对于教育焦虑的成因存在不同的观点,其中之一便是学习过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考虑高中阶段中普高与职高的比例问题,以及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是否适度。此外,学校的规模是否符合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制度设计是否科学,以及不同学段的课程是否具有连续性,都是需要我们仔细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学段课程的设置,是否符合该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是我们在推进学段平衡工作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其次,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应该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和家长的需求,适应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层次,体现选择性。这意味着教育体系需要多元化,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和期望。

最后,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应该既有效率又关注公平。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教育公平。我们不能片面地强调公平而牺牲效率,也不能为了追求高效而忽视了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需要统筹兼顾,体现教育的均衡性与高效性。

从教育治理的视角来看,学校办学应当方向正确且富有活力。在处理基层创新与顶层设计的关系时,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学校的创造性。因为教育智慧往往来自一线生动的教育实践。同时,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也需要得到妥善处理。政策顶层设计决定着学校和教育改革的方向,而基层的创新恰恰是学校活力迸发的关键。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才能够破解教育面临的问题、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举报/反馈

卉姐带你谈教育

1.9万获赞 1045粉丝
专注教育方面知识的分享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