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路,158,万圣节狂欢夜。近日,上海又在年轻人中火了一把。(巨鹿路158号区是今年上海万圣节狂欢的核心区域。)有人说,她还能再爱上海一百年。有人说,在上海,全球化呈现出它该有的样子。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底色,说起上海,我们总会跟摩登、洋气产生关联,就连新新青年定义的“沪化”标准都是洋派的——“吃顿只有法文菜单的bistro(小酒馆),喝100多块的精品手冲,再去喝个高端下午茶。”一如大多数外国人最初来上海会做的事,就是去乌鲁木齐路的“牛油果阿姨”那儿买日用品,去流行的轻食店吃沙拉、喝奶昔,在富民路吃墨西哥卷饼,喝玛格丽塔。
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化精神的城市,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上海以自由和多元吸引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域的人,前来“冒险”。
美国作家沈恺伟(Christopher St. Cavish),就是在21世纪初,乘着这股热潮从迈阿密来到上海的。在这里生活18年后,他首次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书——《洋盘:迈阿密青年和上海小笼包》(Outsider)。这个引起很多人兴趣的中文书名,就是一个地道的上海词儿,用来指外来者不懂行,对事物缺乏经验(“洋盘”同时也是四川方言,指洋气)。与英文书名Outsider(局外人)互为对照,其中的自嘲味道不言而喻。从24岁到40多岁,一个在上海住了近20年的外国人,他过着怎样的生活?我们说起20年前的上海,蓄势待发而万物尚且淳朴,那会儿他在干什么?这么多年,这个城市这么多变化,他感受到的是什么?
11月12日(本周日)14:30-16:30,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第169场活动,我们联合新经典邀请《洋盘:迈阿密青年和上海小笼包》作者沈恺伟、文学翻译家于是、复旦大学教授马凌、“小鸟文学”主编杨樱,将齐聚“上生新所茑屋书店”,与大家一起谈谈这二十年来的上海,那些蓬勃多元的文化碰撞,外籍人士的泡泡圈,以及一个始终对生活抱有好奇心的“洋盘”老外一路跌跌撞撞的成长。
嘉宾
沈恺伟
一个“最懂上海小笼包”的外国人,一个曾经计划做世界公民却在上海停留了十八年的人。一个沉迷食物与写作的人。一个愿意花十年时间寻找一位手工铁锅匠的人。一个特别的人。不“卷”。不常常高兴。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地域没有限制他。金钱也没有。一个我们的同类。一个和中国有着深入连接的人。一个爱上海的人。
于是
作家、文学翻译。著有《有且仅有》《查无此人》等小说和散文。译作有《证言》《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云游》《黑暗塔》等。
马凌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评人。著有《多年爱书已成精》。
杨樱
记者、作者。第一份工作是《第一财经周刊》记者/编辑,联合创办“好奇心日报”,现在是“小鸟文学”创始人和主编。《张医生与王医生》联合作者。
活动时间
2023年11月12日(周日)
14:30—16:30
活动地点
上生新所 茑屋书店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262号7号楼)
线下报名
直播预约
相关图书
《洋盘:迈阿密青年和上海小笼包》
沈恺伟著
于是译
洋盘,四川方言中,有洋气、拉风的意思。
上海方言中,则指外来人不太了解本地习俗。作者用作书名带有一点自嘲。
本书是美国作家沈恺伟(Christopher St. Cavish)讲述他在中国经历的一本非虚构文学作品。
2005年,24岁的沈恺伟离开家乡——美国东南部城市迈阿密,以年轻厨师的身份游历至香港,又机缘巧合得到一份在浦东香格里拉酒店翡翠36餐厅的工作,由此开始了他在上海近20年的生活。
从最初跌跌撞撞闯入一座陌生城市,不知道自己能在这里待多久,到骑着挎斗摩托穿越5000公里寻路中国,从躲在外籍人士舒适的“泡泡圈”,到花10年寻访一位手工锅匠,以《上海小笼包指南》出圈……他穿越在两种文化间,一年又一年,学会了当一个成年人,学会了爱,学会了痛苦,也见证了改革大潮下中国的变迁。
冥冥中似乎有一个声音在召唤他,而直到来到中国,他才发现自己与这个国家的深刻渊源。
运营团队
联合主办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 新经典
本文编辑 吕婉婷
海报设计 新经典
本文校对 柳宝庆
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
隶属于新京报的文化领域垂直媒体,自2003年创刊以来,新京报书评周刊深耕于文化出版动态,向读者提供有关文学、社科、思想、历史、艺术、电影、教育、新知等多个领域的出版动态与学界动态,提供诸如专题报道、解释性报道、创作者深度访谈等深度文化内容。
2019年,新京报书评周刊基于现有内容资源,推出了“文化客厅”系列活动。文化客厅线下活动,旨在通过与读者的真实交流,建构立体的内容传播方式,与真实的个体共同理解并见证时代的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