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理解和归因,并据此进行行为预测的能力,通常包括愿望、信念、意图、情绪等多重成分。

3-6岁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关键期,在幼儿社会交往中起到帮助个体知晓他人目的及行为意图,理解他人情感等过程的作用。

其发展水平会对其成年后的社会交往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3-6岁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然而,大多研究仅将“错误信念理解”作为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

并仅通过询问幼儿与心理状态理解相关的问题来考察心理理论的水平,缺乏对幼儿在生活情境中以心理理论为基础的高级社会认知能力的考察。

而在心理理论的研究范式中,大多采用故事情境的方式进行,以往研究证实,语言能力发展越好的儿童其心理理论发展也越好。

尤其是指向信念、愿望、意图、情绪等心理状态的认知术语的使用对错误信念的理解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以往对于心理状态词汇与心理理论发展关系的研究较少,仅有的研究视角也主要集中在心理状态术语与错误信念理解之间的关系。

且对于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和心理理论的发展顺序也尚无一致定论。

因此,研究将系统考察3-6岁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特点,从单一的信念研究扩展到对多种心理理论成分如愿望、信念、意图、情绪的研究。

研究还将通过考察3-6岁幼儿对于心理状态词汇的使用情况以及心理状态词汇的使用与心理理论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探究心理状态词汇的使用对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一、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

语言

在心理理论的研究范式中,大多采用故事情境的方式进行,因此言语能力是心理理论测验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Jenkins等人研究发现,幼儿一定要有与理解错误信念相适应的语言能力为前提才能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测验。

Rohani等人通过对儿童的语言能力与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儿童语言能力发展越好,心理理论发展水平就越高。

有研究者对104项语言与错误信念理解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元分析,证实了语言在儿童逐渐具有理解他人能力的发展进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但目前还不清楚到底语言的哪个方面预测心理理论的发展。

有些学者提出错误信念理解与语言的关系可能在心理状态术语上,Milligan等人的元分析中指出:

心理状态术语是表征人们心理活动情况,指向信念、愿望、意图、情绪和知觉等心理状态的认知术语。

心理状态术语是幼儿外显其对心理内容认识的一种媒介,幼儿通过使用心理状态术语来表达自己对心理理论的理解,并与他人沟通关于情感,愿望,信念的信息。

在一项纵向研究中发现幼儿在2岁左右对于心理状态交流的主动程度以及谈论与情绪相关话题的次数可以预测其在3-4时对错误信念和情绪的理解程度。

Sabbagh等人研究发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会更多地使用与心理状态有关的术语。

一些研究也指出心理状态术语是儿童学习社会理解的基础,它会促使儿童关注从未留意的想法和信念。

国内关于儿童心理状态术语的研究主要关注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与养育者和同伴的交流方面,或是儿童在假装游戏等情景下引发儿童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

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心理状态术语出现在幼儿2岁以后,月龄30个月左右的儿童开始学会正确运用心理状态术语,心理状态术语在幼儿4~6岁时进入关键发展期。

心理状态的出现和发展,表明儿童能够借助于语言这一形式来描述自己或者别人的心理活动,它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对于儿童的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和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解之间的先后发展顺序,即是儿童是使用心理状态术语还是先拥有对心理理论的理解仍然存在不同的看法。

关于儿童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与心理理论发展的一般有以下三种观点:

观点一:儿童心理状态概念比语言更早形成,并为语言发展提供了条件。

对于心理状态这一概念的认识,是日趋成熟的认知能力与人际交往的社会认知能力这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观点二:语言对社会认知与心理理论有推动作用。心理状态是一个由多个概念组成的系统,每个概念都有自己独特的表征属性。

幼儿习得与心理状态相关的语言,比仅通过观察社会交往,更易使幼儿了解心理状态。

幼儿在运用心理状态术语时,首先要弄清心理状态术语表征属性,而这一认识是建立在其元表征思维能力基础之上的。

观点三:虽然心理理论任务暗藏着对语言的复杂要求,但幼儿在完成心理理论测验时首先要了解心理状态概念。

语言只是通过影响儿童心理理论任务表现而间接影响心理理论测验成绩,但不是心理理论产生的依据,也不是它的产物。

如前面所述,心理理论与心理状态术语的研究还存在局限与不足。

大部分研究的视角集中于幼儿对于错误信念的理解方面,而较少地考察心理理论其他心理状态与心理理论术语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目前已有的相关文献也多是英语背景下的研究,其研究范式和研究假设普遍性还有待在其他文化背景中进行检验。

在以往的研究中,心理理论与心理状态术语之间的关系也因心理状态术语的测量方法不同而导致不一致的结论。

因此,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家庭

儿童早期的生活经验主要是在家庭中获得,特别在婴幼儿期,家庭的作用尤为重要。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程度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关系,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影响作用也有所不同。

Ruffman等人研究发现,当儿童犯错误时,如果母亲以温和地反应方式对待儿童会促进其错误信念的发展。

Meins的研究表明,在幼儿早期与母亲的依恋模式为安全依恋的儿童比非安全依恋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要好。

有研究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家庭独裁式教育的比较发现,在母亲同样采用独裁式教育时,韩裔家庭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会更好,而英裔家庭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则更差。

国内研究者在研究心理理论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时也发现二者之间有显著相关,具体体现在惩罚式教育负向预测心理理论的发展,鼓励式教育则起到正向预测作用。

家庭中兄弟姐妹的数量对心理理论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研究证实,兄弟姐妹的数量与幼儿在心理理论测试任务中的得分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执行功能

所谓执行功能,就是参与控制思维意识与行动的心理过程,它可分为认知灵活性、抑制控制与工作记忆三个层面。

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相信,心理理论的产生和执行功能有关,执行功能也许是影响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因素。

执行功能有助于儿童集中注意于自己的心理状态,不被特定现实环境所干扰。

Müller等人的研究发现儿童在2~3岁执行功能方面的表现,能显著预测其3-4岁时的心理理论水平。

以往研究提出两种关于执行功能影响幼儿心理理论推理的理论:表达论和出现论。

表达论认为,尽管幼儿已经对心理理论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儿童对事物进行认知加工时容易受到干扰,他们无法抑制基于自我视角对于现实情境的认识,因此他们不能在心理理论任务上把观念正确地表达出来。

出现论认为,幼儿没有心理理论概念,执行功能对儿童早期概念建构与应用过程具有关键性影响。

换句话说,执行功能有助于幼儿能分辨自我与他人的观点,对优势反应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二、3-6岁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

幼儿在3岁时就能够理解他人的想法、愿望和情感,4岁是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时期,5-6岁的幼儿已经初步具备心理理论能力。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心理理论测试任务上的表现有很大的年龄差异,具有每个年龄段发展的特殊性,但是每个年龄段发展的总体发展趋势又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另外,在心理理论不同心理状态的发展顺序上,研究发现幼儿通过心理理论量表任务的顺序为:

“不同的期望”、“知与不知”、“不同的信念”、“意图性理解”、“内容错误信念”、“伪装的情绪”,随着任务难度的提高,幼儿通过任务的正确率逐渐降低。

研究结果与Wellman等人对中美两国3-5岁幼儿开展的涉及幼儿愿望、信念、基于信念的情绪任务测查结果一致,儿童最先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对同一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愿望。

然后再去对他人信念认知,最后是对他人内心体验与外部情绪不一致作出推断。

我国学者方富熹等人后续通过相同任务对3岁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追踪研究仍然支持这一发展进程。

研究对于幼儿愿望理解的考察发现,3-4岁的幼儿已基本掌握对于愿望的理解。

儿童之所以最先认识愿望和行为的关系,是因为人的愿望与外部客体是直接对应的。

如客体符合其愿望的就表现出趋向行为,不符合其愿望的则表现出回避行为,因此儿童理解愿望只需要思考一个领域的内容,即外部世界的内容。这对于3岁幼儿也能做到。

对于幼儿信念理解的考察发现,5-6岁的幼儿已经能基本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存在不同的信念,而对于内容错误信念任务而言即使是6-7岁的幼儿通过率也未达到50%。

王益文等人的研究表明4岁儿童在意外内容任务和意外地点任务上的通过率只有50%左右或未达到50%。

对此,有研究者认为,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是由复制式心理理论发展到解释性心理理论。

儿童在4岁左右获得错误信念理解后,在6、7岁左右获得的解释性心理理论,即儿童能够认识到认识过程的解释性和建构性。

具体地说,儿童能够认识到在知觉信息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人们也可能通过不同的建构、解释拥有不同信念。

在错误信念任务中,知觉经验的差异是人们信念差异的根源,人们拥有不同信念的原因在于所获信息不同,错误信念任务的一个基本假设是:

若人们所获信息不同,拥有的信念就不同;若所获信息相同,拥有的信念就相同。

因此,达到错误信念认识的儿童只认识到外部世界对心理的单向影响,信念是外部世界的客观的、直接的复制,而没有认识到心理对外部世界的影响。

也就是说,在3、4岁达到错误信念认识的儿童拥有的是复制式心理理论。

事实上,不仅外部世界影响着心理,而且心理也在解释外部世界中起着重大作用。

由于知识的获得或信念的形成本身是一个主动建构、解释知觉信息的过程,即使是在所获知觉信息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人们也可能通过不同的建构、解释从而拥有不同的信念。

由以上分析可知,人们拥有不同信念的原因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知觉信息或知觉经验不同,二是知觉经验相同,但主体对相同信息进行了不同的建构和解释。

因此,如果儿童认识到信念不同的原因在于知觉经验的不同,说明他们就拥有了复制式心理理论。

举报/反馈

极木育儿社

1792获赞 502粉丝
每天为大家更新精彩的内容!!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