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界和易变性的职业生涯背景以及持续上升的毕业生人数,使大学生的生涯发展充满挑战,对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提出更高要求,而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状况却不尽如人意。
高校创业教育,不仅能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其培养的企业家精神,更能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探索欲望,更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因此,探讨如何通过创业教育使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得以提升,面对复杂的生涯环境,提前做好生涯准备,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创业教育从广义上讲,是激发青年学子创新精神的教育;从狭义上讲仅指让学生顺利创业的教育,运用专业化、科学化的教学方法,教授参与者创立企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近年来,有学者就创业教育对适应力的发展进行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可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使其具有更好地适应力。
创业教育过程中可针对性解决大学生职业相关方面存在的认知偏差、能力不足等问题,使大学生从校园顺利过渡到社会,培养大学生选择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被视为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提升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依据生涯建构理论,所有生涯过程中的适应力统称为生涯适应力,“适应性”是生涯适应力的核心,生涯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个体应该通过不断调整自身来适应外部环境,从而达成个体与环境匹配。
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是指大学生对于生涯每个阶段中,可预见的的生涯任务、所参与的生涯角色,及面对难以预料的环境变化时的的准备及适应程度。
因此,创业教育与生涯适应力关系密切。研究发现,高校创业教育能通过培养学生主动性、并对学生进行生涯适应力训练,最终提高创业意向。
高校应将培养学生生涯适应力有关的内容融入到创业教育中,通过营造更好的创业氛围,鼓励学生提高信心和开展实践。
根据社会认知生涯理论,个体、行为、环境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个体的生涯发展和生涯结果表现。
个人、环境因素通过塑造生涯学习经验,从而对个体生涯发展产生影响。学习经验作为自我效能的主要信息来源,是环境因素与个体生涯发展产生作用的主要媒介。
基于本文情境,对于大学生,主要任务就是在校学习,创业教育既作为大学生成长所处的环境背景,也是其学习经验收获的来源,对大学生的生涯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校大学生还处于从校园进入社会的准备期,关于生涯的发展更多的是进行生涯准备工作,积极充分的生涯准备能够使大学生未来获得生涯成功。
而大学生生涯成功准备的核心就是其生涯适应力的发展。也就是说,创业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更好的完成生涯准备,提升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
在问卷设计阶段,主要采取了以下步骤: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初步确定研究所需要的控制变量。即通过对创业教育、生涯自我效能感、生涯探索和生涯适应力的文献整理和总结,选取本研究的控制变量。其次,选择合适的变量量表。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每个变量都存在多种测量方式,考虑到研究的科学严谨,根据研究内容中对相关变量概念的界定和被调查对象为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国内外成熟的量表。
然后,结合研究对象特点对个别题项的措辞适当修改,避免调查对象对问题产生歧义或困惑。最后,将变量的测量顺序合理排列,对问卷进行排版,最终形成本研究的测量工具。
调查问卷含两个部分:一是人口统计学相关的问题,包括性别、专业、学历、专业类别、兼职经历、家庭教养方式等;二是创业教育、生涯自我效能感、生涯探索和生涯适应力各变量量表的对应问卷,均采用 Likert 5 点法计分。创业教育的测量结合前文文献梳理和社会认知生涯理论,本研究选用马永霞编制的量表,对创业教育进行测量。
该量表包含认知性、模拟性、实践性和反馈性创业教育四个维度,共 12 个题项。生涯自我效能感的测量通过前文梳理发现,已有台湾学者田秀兰以社会认知生涯理论为基础对生涯门适用大学生的生涯自我效能量表,随后,闫师欧在这一基础又进行检验,剔除两个对因子贡献小的题项,形成一个新量表。
本研究虽采用李亚真的量表,共 15 个题项,但通过在正式测试前的预测分析中对探索性因子分析剔除掉2 个题项,沿用闫师欧的修订。
生涯探索的测量基于前文对生涯探索量表的梳理,选用由 Stumpf 等人(1983)编制,后经许存修订的《职业探索行为量表》(CES)中的分量表进行生涯探索测量,共生成 18 个题项,划分为环境探索(1-5 题)、自我探索(6、8-11 题)、目的-系统探索(简称目的探索)(7、12-14 题)、信息数量(15-18 题)四个维度。
其中,环境探索代表的是个体在近期对生涯环境的探索程度;自我探索代表被试近期对自身的觉察度。目的一系统探索代表个体是否有针对性的进行探索。信息数量是指个体获得的信息量。
生涯适应力的测量本研究采用侯志瑾等人(2012)修订的中文版生涯适应力量表(简称 CAAS)。该量表的以往研究的运用中均呈现良好的信效度。量表共 24 个题项,划分为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生涯自信四个维度。
基于前文实证分析结果可得,创业教育与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之间的直接效应值为 0.219,说明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也就是说创业教育可提升大学生生涯适应力。
高校通过开展丰富的创业教育,使大学生从认知上对创业有了更多的了解,产生生涯好奇和生涯关注,而从模拟和实践上使得大学生提高生涯自信和生涯控制,反馈性创业教育过程中得以得到专业的指导,从而使大学生更好的控制生涯。
总之,通过创业教育的过程,使大学生在认知和实践中潜移默化的改变和调整自我去适应变化,从而使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基于前文实证分析结果可得,创业教育-生涯自我效能感-生涯适应力这条中介路径的效果量为 35.4%,标准化中介效应值为 0.233,说明生涯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教育与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之间的具有中介作用。也就是说通过高校创业教育,能使大学生获得更高的生涯自我效能感,进而提升其生涯适应力。
这一结论与社会认知生涯理论的观点相符,学习经验作为生涯自我效能的主要信息来源,是环境因素与个体生涯发展产生作用的主要媒介。
高校通过创业教育,使大学生在创业认知和创业模拟中,提升其信心程度和难度知觉等,产生生涯自信,增加对生涯的关注,通过实践性创业教育的学习,在增加自信的同时也提高大学生克服阻碍的效能,让大学生增强生涯控制力,并引发对自己的未来生涯的好奇心。
而在反馈性的创业教育中,大学生得到各种专业导师的建议和指导,克服前进中的阻碍,就会更加自信和对结果预期的判断,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更好的提高生涯控制。
根据党和国家一直提出的“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政策,很多高校期望通过创业教育,鼓励和帮助学生去成功创业和就业。但由于受到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影响,例如在资本、经验、人脉、市场等相关要素都缺乏的情况下,收效甚微。
如果仅仅把创业教育的意义局限在促进大学生创业上,就忽略了创业教育的深层价值。笔者通过前文研究发现,高校创业教育具有很深的价值意义。创业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创业的教育,更是培养企业家精神的教育。
首先,在大学开展创业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能使其更加积极竞争和科学择业,更好的就业;其次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和成功创业,并同时创造出更多岗位,从而由待业者摇身一变成为职业岗位创造者,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
最后,通过创业教育过程培养的企业家精神,以及一系列的实践探索,都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得以了解,职业能力得以提升,从而扬长避短,更加精准的做好职业规划,提高其适应社会和未来生涯发展的能力。
因此,创业教育不仅能促进大学生更好就业,开展创业,更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欧盟也认为创业教育并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企业家,而是培养了一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面对未来挑战的必备能力,这与生涯适应力的概念不谋而合。
并且本研究结论也证实了创业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提高,因此各高校应充分认识并重视创业教育。
通过创业教育让学生知道创业是如何有效发生的,如何把自己的知识技术与市场要素结合,培养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使其认清自我,积极探索和创新,通过创业教育为其生涯成功做好准备,在未来毕业以后不论是在自主创业、岗位创新、再创业、继续深造中,乃至其他生涯发展中都能够游刃有余,获得生涯成功。
高校的创业教育切莫陷入“流于形式”的陷阱,而应该从根本上重视创业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价值和作用,结合自身特色,不断探索创业教育的深度,加强创业教育课程的深度,和导师深度参与的创业模式。加强创业教育中对于学生的心理关怀,利用榜样的力量以及对待失败的正确应对,培养大学生在创业和生涯过程中的生涯自我效能感。
更要多渠道、多举措的整合相关资源,不论是在政策上、资源上都能够多方联动,给与大学生相关创业实践支持力度,鼓励大学生积极进行生涯探索,同时,在创业教育中获得对未来的信心,对阻碍的克服能力,都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进行生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