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来源:摄图网

金融服务为何要向这些产业赛道倾斜?“金融五篇大文章”具体该怎样做?专家普遍认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是当前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而这些领域仍然存在企业“融资难”的结构性问题,需重点解决。

为什么是这些领域?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表示,现阶段,驱动实体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绿色发展和更具活力的中小微企业。向这些关键生产要素倾斜金融资源,能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促进经济增长。

“以科技创新产业为例,科技创新迭代速度快,资金投入大,创新风险高。资金是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命脉,科技型企业要通过项目申报、银行贷款、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持续加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项目投资。”赵刚称。

科技产业领域天使投资人郭涛认为,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部分地方已经出现科技企业融资难的案例。

一方面,科技型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和风险,导致投资者对其理解和认可程度有限。

另一方面,科技型企业投资回报周期相对较长,与一些传统行业相比,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较低。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加强科技金融支持对于推动创新创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郭涛说。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孙文凯表示,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更加需要有效的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具有“56789”的特征,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推动创新的基础力量,是构成市场经济主体中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

“在十年普惠金融工作的推动下,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显著改善,以前贷款比较难的中小微企业,通过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贷款可得性有很大提升,目前,我国人民币普惠金融贷款余额世界领先。与此同时,互联网数字金融等科技金融融资方式逐渐完善,信用贷款方式覆盖率大大提高,这也让小微企业贷款变得更容易,几百万元额度的信用贷款能帮助很多中小微企业维持日常周转。”孙文凯称。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2年年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32.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2%,比各项贷款高10.1个百分点。

孙文凯坦言,我国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工作仍然存有不足。“当前,中小微企业参与绿色金融不足。由于一些政府支持的绿色项目规模较大,单个中小微企业难以支撑,这就导致中小微企业享受不到其中一些补贴优惠贷款政策,也参与不进去。此外还有风险投资对中小微企业前期投资不足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各种金融主体一起发力。”孙文凯称。

金融主体共同发力

孙文凯表示,除传统银行之外,还需进一步加大金融市场资源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

一方面,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环境,加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关键制度性建设,继续引导国有银行在纾困中小微企业中发挥作用。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开发多层次产品,加大科技金融发展力度,让中小微企业能够组合获取和使用以前用不到融资产品,提高绿色金融等项目参与度。

另一方面,需要股权投资机构、债券机构等更多的金融主体参与,为中小微企业创造更多的直接融资机会,拓展企业融资渠道。

“对中小微企业来说,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朝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做好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让自身‘造血’盈利能力提升,才会吸引到更多融资。此外,要重视积累和运营规范经营产生的数据,数据是数字金融、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特别重视的要素资源,可以让企业更容易获取金融资源支持。”孙文凯称。

针对科技创新产业,赵刚认为,要从银行、证券、保险等多方面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

一是加大科技贷款,银行可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人才贷”“创新积分贷”“数据贷”等科技贷款产品。

二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全面支持企业创新融资,通过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等,更加精准地服务各类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

三是推出科技保险险种,助力提高科技企业的风险保障水平。

郭涛建议,要精准助力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加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风险评估和监测,建立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提供专业化的投资机构和投融资服务。

来源:中国证券报

审核:徐向阳

责编:霍悦

编辑:胡娜

举报/反馈

中国工业报

27.2万获赞 1.6万粉丝
《中国工业报》官方号
中国工业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