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心理学里面,曾经详细研究过“婴儿的社会性依恋”方面的问题。所谓依恋,是指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标志。
研究者安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确定了婴儿的三种依恋类型,分别是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其中安全型依恋属于婴儿比较合理的行为应对模式,表现出对母亲以及陌生情境中的探索感,不会存在强烈的不安全反应,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不过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就不同了,这两个都会反映婴儿的某些心理问题。回避型依恋会比较冷漠,母亲在不在场对她来讲都无所谓,会自己玩自己的,不需要太多的感情联结;
反抗型依恋则比较焦虑,缺乏安全感,显示出矛盾的特征。既希望母亲在身边,但母亲在身边长了又会反抗嫌弃,表示出抗拒的态度。
早期的婴儿社会性依恋,对人有什么重要意义呢?一般会有两个层面。
一是影响后续人格的成长。依恋模式是否健康,会影响婴儿以及个体长大以后的行为模式,认知、情绪方面是否能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往往成人以后会有较好的情商和人际关系,社会支持系统也比较完善。
而回避型、反抗型依恋的孩子,这方面的能力会比较弱,严重的不排除会有人格缺陷或者障碍的情况发生。
二是影响个体对他人的态度形成模式。依恋的属性,会反映个体内心对外界的反应。安全感比较好的孩子,长大以后能够更信任对方,保持良好的情感特点;反之,要是依恋类型是消极的,存在回避或者反抗的焦虑特点,那么以后亲密关系就会很糟,可能会存在无法进入亲密关系的状态。
讲这么多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对回避型依恋进行描述,主要是想表达一个意思,就是回避型依恋其实是个体人格没有得到良好发展的过程。这个特点,也许从婴幼儿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有的人受遗传、生理方面的影响,在心理上是会存在诸多不安全的因素。
回避型依恋,他们身上就会存在这样的模式。比如对人不信任,不愿意和别人接触,以及缺乏同理心,很难感同身受等方面的行为,这个是个体从小就会产生的过程。
换句话说,回避型依恋会有点像“爱无能”的表现,他们不太懂得爱,也不明白亲密关系里面彼此双方需要什么,要做什么样的行为才能促进彼此的好感。
严重的回避型依恋,假如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就有可能形成回避型依恋人格,甚至会导致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极端情况。
在DSM-5里面,对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症状是非常独特的,这个症状的特点表现出来的是极端的社交抑制和内向,社会关系模式极其有限,不愿意参与社会互动。他们对批评、否定的声音特别敏感,对人际关系会感到非常恐惧。
由于缺乏人际关系的互动性,他们也会时常也会感到孤独和无聊。认知上,他们会经常有消极的负面认识,比如认为自己很差,社交方面笨拙,总是低人一等,会看轻自己,在关系里面表现会很拘谨。
回避型人格的人,相处起来你会感觉特别“累”,与他们相处你不会感觉到自然快乐,只会有无穷的拒绝和回避。哪怕是想要亲密接触,他们都会否定你,拒人于千里之外,让你感到无法亲近。
为什么回避型依恋会是这样的状态?其根本核心实际上是在于对人际关系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是天生的,就像一个人吃东西一样,如果你讨厌吃苹果,那么一辈子你就不会碰他。回避型人格的人,它也是类似这样的状态。
打从一开始,在他们的内心就缺少“信任别人”的特点。宁愿自己一个人过,也不太想与别人过多接触,宁愿自己一个人玩都很舒服。
然而回避型依恋的人,也会有矛盾的心理发生,就是他们还是会渴望亲密关系,有亲密关系的追求他们也不会拒绝。这种既要又不想要的心态,会导致他们亲密关系相处会经常发生冲突,有时候伴侣也很难感受到他们的存在。
总之,普通人与回避型人格的人进行相处,是需要有极强的包容心的,那种被拒绝之后仍会在一旁的状态。相比一般的相处模式,与回避型的人在一起则需要更多耐心,去打通对方的“信任感”。
信任感打通了,回避型人格的人才会靠近你,从而进入亲密关系。要是没打通,还是会有不信任感,关系就会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