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天生就有博弈论的基因。
周易,在几千年前提出的阴阳平衡理论,其实就是博弈的结果。
只是外国人更专注于系统的研究,习惯于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才提出了博弈论的概念。
但是,博弈论其中的公式让人看得头痛,真正把它运用在现实中的机会太少。
其实,抛开博弈论逼仄难懂、佶屈聱牙的专业理论来说,博弈论的目的只是让我们能在这个变化万千的社会中,尽可能的学会应付自如,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当然,喜欢博弈论理论的人,可以通过今天的书单,多看点博弈论的模型和案例,了解其中解决问题的思路。
对于大部人来说,看到不懂的地方就直接略过即可,没必要为一些专业术语,把自己搞的身心俱疲。
事实上,我们活用在现实中,并付出行动,忽略繁琐的数学公式,找到思考问题的方法,这才是在博弈论中获得的财富。
本期书单下载关键词:博弈论书单,分享5部由浅入深的博弈论书籍。
1《博弈论》(弗登博格版著)
弗登博格的《博弈论》,是博弈论著作中的经典和专业书籍。
这本书博弈领域的两位领军人物的集大成之作,囊括了迄今为止除演化博弈之外的所有博弈论的理论和方法、代表了博弈论发展的最高水平。
可以说,涵盖了博弈论的方方面面。
非专业人士,只有戒除浮躁,认真体会其中要义,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精髓。
2《博弈论》(翟文明著)
翟文明著的《博弈论》虽然在豆瓣评分不高,但是在微信阅读却冲上了热搜榜第一名。
其实,对于大部分入门者来说,这一本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博弈案例和故事,给我们的启迪更优于专业著作。
只是书中融入了太多作者个人观点,不可偏听偏信。
3《博弈论》(逢泽明著)
人生本身就是一场博弈,而我们永远是博弈中的局中人。
日本博弈论大师逢泽明的《博弈论》,通过一些投资、企业并购等方面的博弈策略,让我们看清如何打破博弈规则让形势对自己有利。
4《博弈论与生活》
博弈论的核心观点是面对利益的相互制约,最佳的应对策略不是冲突,而是合作;不是竞争,而是互助。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就是如何利用博弈论,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特别是在职场、社交和生活之中。
《博弈论与生活》的作者兰·费雪结合自己的博士学术研究,用博弈论中的合作策略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了行动指南。
5《博弈论》(冯·诺依曼著)
《博弈论》是“博弈论之父”冯·诺依曼的代表作,囊括了迄今为止除演化博弈之外的所有博弈论的理论和方法。
在书中用丰富详实的案例,介绍了零和博弈、三人博弈、混合策略、囚徒困境等经典的博弈理论。
但是,由于翻译问题,这本书的篇章结构和逻辑比较混乱,影响了冯·诺依曼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