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放在一起的疾病预防控制,实际上分为疾病预防和疾病控制,二者存在很大不同。

1、针对病因的一级预防是真正的疾病预防,但防止一种疾病在群体发生的一级预防,既是疾病预防,又是疾病控制,这种疾病控制是对病因的控制,姑且称为未病阶段病因控制。

2、疾病已经发生,无论是传染病还是慢性病,一级预防都是针对疾病产生的原因继续对疾病的影响而采取的控制措施,属于疾病控制,姑且称为已病阶段病因控制,与未病阶段病因控制的控制对象、手段、方法、目的完全不同。对于传染病,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也是处于发病阶段,实际上也是已病阶段的病因控制。

3、二级预防主要是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目的是把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控制小病长成大病、控制疾病复发或引发新的疾病;三级预防与临床医疗同时开展,主要目的是控制疾病引起的身体残疾或功能障碍。因此,二级预防、三级预防在实质上本来就是疾病控制,只是被假以预防之名。

4、针对疾病发生后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按照实际发挥的作用应该是对疾病的一级控制、二级控制、三级控制,疾病的一、二、三级控制的主体是家庭医生、临床医生及临床护士。疾病的一级控制、二级控制、三级控制采用的是预防性方法,是临床医学所有技术方法的一种,是临床医生和家庭医生应该掌握和运用的基本方法。

5、当把原来不分对象的二级预防改为疾病阶段的二级控制,当所谓的三级预防改为对疾病的三级控制,原来在未病阶段针对病因的一级预防,以及未病阶段病因控制,应该界定在病因干预范围之内,或者姑且改为病因干预,从而消除原来一二三级预防因名不副实带来的认知、思路、举措的混乱。

6、重新认定疾病预防和疾病控制意义重大,最本质的是把未病阶段和已病阶段在操作层面分开,把未病阶段的预防医学与已病阶段的预防性方法分开,把已病阶段由家庭医生、临床医生共同使用的对疾病进行控制的预防性方法,与疾病人群健康管理和临床医学并轨运行,建立完整的融合疾病控制(原来在疾病阶段的一二三级预防)和疾病医疗的健康管理链条。预防性方法谁都可以使用,但使用预防性方法并不意味着就是预防医学。干什么事都需要“预防为主”,临床医生和家庭医生采取预防性方法控制疾病,就是健康管理和临床医疗的“预防为主”。

7、厘清疾病预防和疾病控制的区别 ,对于疾控机构继续发挥预防医学的优势,更加明确自己的功能定位,具有指向性意义。同时,对于慢病发病阶段的控制,转移到以家庭医生和临床医生分工合作的整合型服务体系,在健康管理统筹下实现慢病控制与临床医疗深度融合,把慢病管理推向体系时代。

举报/反馈

群医学工作室

3487获赞 1509粉丝
中国健康管理思想与实践研究。
健康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