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网络媒介传播思想道德教育等的普及,道德行为表现形式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易变性等特点。

社会道德建设仍然存在着很多见利忘义、欺骗欺诈等负面问题,因此,加强民众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且紧迫的任务。

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学校的德育工作机制仍为成熟和稳定,中小学生所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还不够丰富。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各中小学着力开展相应德育工作体系,注重培养与形成中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初中生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群体,该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是学习社会道德规范,树立法治意识和观念,养成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自尊自强等良好品质。

亲社会行为是道德教育的具体表现之一,能够帮助初中生发展许多关键能力,对其社会适应和社会交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研究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现状,能够为学校德育工作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也有助于培养其适应社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自尊的相关理论

多层次多维度结构模型

黄希庭提出自尊的多层次多维度结构模型,将自尊看作是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成分,该模型由总体自尊、一般自尊、特殊自尊三个方面构成。

总体自尊处在最高层次,其次是一般自尊,它包括社会取向以及个人取向两种范畴。

特殊自尊位于最低层次,是由自我价值感中的人际、心理、道德、生理以及家庭的五个部分构成,同时也能够反映出个人、社会取向两个分维度。

社会计量器理论

Leary提出了社会计量器理论,将自尊看作是反映个体之间的人际关系好坏程度的工具。

当个体在他人、群体中得到接纳以及喜爱时,其自尊水平会随之提升,从而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当个体在他人、群体中体会到排斥或拒绝时,自尊水平将会随之减低,进而获得消极的情绪体验。

自尊系统作为一种个体在社会中的人际计量器,当自身出现不良人际关系问题的情况时,计量器将会发出警告信号,促使个体尽快做出适合的举措,以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理论

动机论

Hoffman认为亲社会行为由两个不同层面的利他构成,一种是完全利他倾向,存于自我奉献的精神层面上,是个体无条件帮助他人且不追求任何利益的行为。

另一种具有道德规范的利他倾向,目的可能是自身能够从中获得好处,也可能是出自于服从自我或者社会的道德规则,但根本的动机是为自身争取最大的利益。

人类特有的移情能力是影响亲社会行为发生的关键因素,但Hoffman片面化将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归功于利他倾向。

在现实生活中,个体会面临着许多不同且复杂的情境,动机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动机表现具有多样性。

艾森伯格亲社会行为理论

艾森伯格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亲社会行为理论,他认为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和认知、意志、情感、人格等因素密切相关。

强调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过程由三个阶段构成:

首先是对他人需求注意的阶段,即个体是否能够察觉到他人需要帮助的状态。

其次是个体明确他人意图的阶段,个体在没有确定他人意图之前,首先需要对当前事件进行分类,分别是非紧急情境和紧急情境

个体处在非紧急情境的条件下,其的认知因素占主导作用。而处在紧急情境的条件下,个体的情感因素更容易起到主导的效果。

第三阶段为意图与行为建立联系的阶段,助人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出现在助人意图之后。

但两者并不存在完全的因果关系,两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个人能力、特定情境的变化、有效策略知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社会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社会学习理论。

他认为个体复杂行为的产生,是其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后天观察、模仿学习别人行为的结果,是人类在观察过程中所产生有关于行为的新图式,不需要进行直接强化。

该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形成过程,如何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习得符合社会规范的亲社会行为。

同时,社会学习理论还强调榜样的作用,个体可以通过社会媒体、学校德育、同伴影响等途径习得榜样的亲社会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对亲社会行为的认知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三、讨论分析

初中生自尊、同伴接纳、学校归属感与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

研究发现,自尊、同伴接纳、学校归属感对亲社会行为均能单独起到正向预测作用。将自尊、同伴接纳作为预测变量,能够显著预测学校归属感。

将亲社会行为作为结果变量,加入中介变量后,同伴接纳对亲社会行为不具有预测作用,学校归属感能够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

自尊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当个体对自身具有积极评价,能够体会到满足感等积极情感体验,更愿意主动融入班集体,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更多积极行为进一步获得同伴的认可和喜爱。

推动初中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进一步激发其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人际交往意愿较为强烈,不同自尊水平的初中生大多数都渴望获得同伴的喜欢,为了可以在同学内心留下良好的印象,他们更积极表现出较多的亲社会行为。

较高同伴接纳水平的初中生,他们在学校环境中更容易体会到积极情绪,愿意主动地参与到学校活动。

他们更容易感知到学校良好的氛围,进一步增加其在学校投入的时间和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生接受学校道德教育的情绪状态,从而促进他们发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初中生同伴接纳在自尊与亲社会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的自尊、同伴接纳和亲社会行为均呈两两正相关。

且自尊对亲社会行为起到正向预测作用,但是自尊不能通过同伴接纳的中介作用间接地对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导致此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不同自尊水平的初中生处在校园环境里,与同学相处的时间占比最大。

以及初中生正处在同伴交往发展的最高时期,这个阶段的同伴关系具有年龄相仿、心理发展相似、平等互助的特点,对个体的社会化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绝大多数初中生希望自己可以和同伴群体建立良好关系,能够在其中获得同伴的接纳和认可,并在同伴群体中具有一定的地位。

所以大多数不同自尊水平的初中生都愿意表现出热情、主动、真诚等积极的交友态度,当看到同学有困难时,他们也愿意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人。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常常诚心的赞美别人,进一步表现出更多共享、助人、协作等亲社会行为。因此,自尊通过同伴接纳对亲社会行为影响不大。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在自尊与亲社会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初中生的自尊、学校归属感和亲社会行为均呈两两正相关,学校归属感在自尊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应显著。

说明自尊对亲社会行为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作用,也可以通过学校归属感这一路径来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

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归属与爱的需求作为人类的基本需要,是个体与他人建立一种情感联结的关系,获得情感的满足较低级的需要,是高级需要出现的前提条件。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初中生获得归属感、认同感的重要途径,学校归属感的获得有助于个体实现能力倾向、品质等高级需要。

自尊作为个体的一种人格特质,是行为动机的重要影响因素,当个体获得自我价值的满足、自我感觉良好时,有助于他们做出帮助他人的行为倾向。

高自尊水平的初中生对自身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他们面对生活带来的压力时,能够保持乐观心态且愿意积极去解决问题。

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积极去展现自身较好的方面,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更容易得到老师、同学的欣赏和尊重。

具有这样特质的初中生能够更好的融入校园生活,更愿意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活动当中,也更容易体验到学生主人翁的角色,促使初中生在校园体验到积极的情感。

初中生在校园里获得积极的体验并促使做出有效、适应发展的措施,进一步增强其的学校归属感。

积极的学校氛围能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积极亲社会行为,从而抑制学生不良的行为。

拥有较强学校归属感的初中生,可以满足其心理基本需求,他们在学校能够更好的感知文化建设、人际关系、教学纪律等方式传授的道德观念产生认同。

他们积极主动地将这些教导内容和自己内部价值体系进行整合,并倾向于在实践活动中展现出和其内化的道德观念相同步的道德行为,从而做出更多亲社会行为倾向。

初中生同伴接纳、学校归属感在自尊与亲社会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构建模型当中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即同伴接纳和学校归属感在自尊与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初中生的自尊、同伴接纳、学校归属感和亲社会行为都具有两两正相关的关系,研究发现自尊可以通过同伴接纳的影响后,在经过学校归属感的影响间接对亲社会行为产生作用。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指出随着个体的健康、能力、人格等不断发展,同时家庭、学校、同伴群体等微系统环境的影响着个体的行为、角色与人际关系的模式。

除家庭之外,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微系统逐渐转移到同伴、学校环境。

中系统由两个及以上相互关联的微系统环境所构成,如果中系统之间存在较多交互的积极作用,将有助于个体社会化的发展达成最优化。

自尊作为个体的一种重要心理资源,较高的自尊水平能够缓冲或调节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

高自尊水平的初中生对自我价值具有积极的主观认知,且具有较高的社交自我效能感。

高自尊的个体具有较强的缓冲功能,进一步增强个体的心理适应能力,促使个体表现出独立、自信的方面。

因此,初中生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能够持有一种更加从容淡然、自信等态度去解决人际交往上存在的问题。

他们更容易在同伴群体中获得喜爱和认可,以及在其中具有一定的地位。

高水平同伴接纳的初中生,能够促使其在同伴之间建立依恋关系,获得更多的同伴支持,进一步帮助他们克服成长中遇到的困难。

通过向同伴倾诉可以减轻压力,还可以习得到更多的社会技能,以及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化。

整个学校是由每一个班级构成,如果初中生在班级中获得良好认可、接纳,这样的条件影响下,他们会感知到自己真正成为了班级一份子。

如果他们所在班级的同学具有较强凝聚力以及集体荣誉感,能够促进他们对自己班级的产生认同感。

伴随着初中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学生开始寻找安全、尊重、归属与爱等心理需求满足,他们渴望与学校同学成为一体。

并且希望被他人认为是有价值的,能够进一步推动个体积极情感体验的产生。

举报/反馈

鹿羽说

7.5万获赞 1.1万粉丝
每天为大家更新精彩的内容!!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