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自己心理有问题,想去看心理医生...”
当明明(化名)提出这一想法时,明明父母第一反应是感到不可思议,然后陷入深深的纠结与反思之中。
一个12岁还在上小学的孩子,怎么会认为自己心理有问题的?
是我们给了他太大压力?
是我们没能满足他的物质需求?
还是说这只是他想逃课所找的借口?
纠结再三,明明的父母最终还是决定带孩子到专科医院咨询一下。
(陈爱勤主任面诊现场)
好在经过一番沟通与测评发现明明并没有太大的心理问题。
只是对快要到来的初中生活产生了些许焦虑,导致近期睡眠质量受到了影响...

虽然明明并无大碍,但相信大家不难发现近些年像明明一样遭遇心理困惑的孩子似乎越来越多。
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有这么多心理问题,孩子提出看心理医生是不是就代表心理不正常呢?
为什么孩子变得脆弱敏感

许多家长都存在这样的疑惑:
实际上虽然现代生活条件相比过去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肩负的期望值更高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竞争的加剧,家长和社会对孩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从以前的健康长大养家糊口,到现在的“只争第一不做第二”。
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个方面都能优于他人,而这些压力很有可能会将孩子的心灵压垮。
更容易产生心理落差
现代社会信息越来越发达,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影响。
通过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孩子们能了解和见识到许多自己从来没有接触,甚至无法想象的生活。
这容易让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感到自卑和不满足,也更加容易陷入焦虑和抑郁的状态。
缺乏情绪支撑与宣泄
此外,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竞争压力可能使孩子缺乏情感支持和情绪宣泄口。
父母陪伴时间不足、教育重压和各种课外活动的负担,可能导致孩子缺乏倾诉的机会和情感的宣泄口,进而产生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在种种因素影响下,导致现在的孩子有着更敏锐的自我意识及心理感受,所以显得更为敏感、脆弱。
孩子想看心理医生正常吗

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提出想接受心理咨询或治疗的这种行为,是很正常的。
现代社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孩子也不例外。
学业压力、家庭变化、社交问题等都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当孩子主动向父母提出想看心理医生时,表明他/她可能已经陷入困境很久了,“看医生”便是孩子想自救的信号。
而现如今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早已不是个例。

01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青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多发,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

02

《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我国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28%。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03

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高中生抑郁检出率为40%,初中生抑郁检出率为30%,而小学生的抑郁检出率为10%。

△图源|《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蓝皮书》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发现,学生群体抑郁检出率偏高且还在不断上升,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堪忧,这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觉。
之前上海某中学一名14岁的女生跳楼自杀,留下的一篇千字遗书让人泪目。


△图源|新闻截图

字字句句皆是女儿对父母的控诉:

“你们爱的不是我,是冲进班级前十的我,是排名年级前二十的我,是考到满分的我;


我是带给你们荣誉的人,严格出孝子的代言人,在朋友面前攀比的工具。在人前彬彬有礼,在人后我承受了你们口中最肮脏的辱骂……”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千万不要下意识以为孩子想看心理医生是恶作剧是心血来潮,不要第一时间就否认甚至磨灭孩子的想法。
否则有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与刺激,加剧孩子的心理创伤,造成难以预估的后果。
孩子看了心理医生就好吗

答案是否定的,接受心理治疗并不意味着就能立刻解决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虽然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状况相对成年人更为简单,但要想走出心理困境依旧需要一个长效化、个体化的的治疗过程。
△儿童心理咨询室

△图源|医院内部素材
心理医生可以通过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和应对能力,但问题最终能否妥善解决还是需要看家庭整体。
并且在治疗结束后家长也需要继续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举报/反馈

广东六一儿童医院

752获赞 158粉丝
广东六一儿童医院,是国家关工委六一健康快车项目医院、CCTV央视报道的儿童专科品牌。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胡亚美创建,专注于儿童心脑健康领域,专业治疗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语言发育迟缓、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等儿童常见及疑难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