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望-价值理论

(1)理论观点:阿特金森认为个体趋向成就的动机由成就需要、期望水平和诱因价值三者共同决定,即“动机强度=需要*期望*诱因”。

成就需要是个体稳定追求成就的倾向。(M)

期望是个体在某一任务上获得成功的可能性。(P)

诱因是个体完成某项任务所带来的价值和满足感。(大写i)诱因包括成功诱因和失败诱因。

(2)两种动机分类:追求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根据这两个动机可以将个体分为追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追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避免失败者倾向选择非常容易或者非常难的任务。

2.成败归因理论

(1)前人研究: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

(2)维纳的理论内容。

①人们将成败归因于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②六因素又可以归结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归因和非稳定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③根据三个维度,他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原因。

(3)学生最终将成败归因为何种因素,受以下几种变量影响:

①他人操作的有关信息:根据他人的行为结果来解释自己的行为结果,例如老师批卷松。

②先前的观念:个体以往的经验或行为结果的历史,归因为能力或运气等。

③自我知觉:个体对自己的看法。

④此外,还有教师或权威人物对学生行为的期待、奖惩,学生的性格类型、教育训练等都可以作为学生的归因。

(4)归因动机:一个人解释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会反过来刺激他的动机,影响他的行为、期望和情感反应。

3.自我效能理论

(1)班杜拉最早提出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感是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2)主要观点: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天因素的影响,行为结果因素就是强化,班杜拉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

班杜拉认为行为的出现是因为想要得到下一步强化的期望,这种期望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

结果期望:指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

效能期望:人对自己能力的推测,意味着人是否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结果的行为。

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行为的决定因素。

(3)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①直接经验;②替代性经验;③言语说服;④情绪唤醒。

(4)评价:克服了传统心理学重行轻欲、重知轻情的倾向;把人的需要、认知、情感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动机,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但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理论框架。

4.自我价值理论

(1)代表人物:科温顿。该理论立足于学生自尊,从实际角度解释学生的动机问题。

(2)对成就动机、成功的不同界定

人天生就有维护自尊和自我价值的需要。

人类将自我接受作为最优先的追求。

学习成功就是保持积极的、有能力的自我形象。

(3)对动机类型的分类及其原因分析

①高驱低避型。这类学生有好奇心,通过努力发展自我,表现地自信机智。被称为“乐观主义者”“成功定向者”等。

②低趋高避型。这类学生认为逃避失败比成功的期望更重要,对课程的兴趣不高,被称为“逃避失败者”。

③高驱高避型。这类学生同时感觉到成功的诱惑和失败的恐惧,对学习任务既有追求又有排斥,被称为“过度努力者”。

④低趋低避型。这类学生不追求成功也对失败没有恐惧,被称为“失败接受者”。

(4)自我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①自我价值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

②个人把成功看做能力的展现,而不是努力的结果。

③成功难以追求,则以逃避失败来维持自我价值。

④学生对能力与努力的归因随年龄而改变。

(5)自我价值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自我价值论的意义在于把指导学生认识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学习动机视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

自我价值论对教育过程中的很多现象具有独特的解释能力。

这种理论把人的学习动机视为对成功的追求和个人能力的炫耀,现实中不是所有人都这样,因此该理论的普遍性代表性不强。

5.目标定向理论

(1)目标定向理论的全称是“成就目标定向理论”,其有两种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目标定向和成绩目标定向。

(2)学习目标定向(也称掌握目标定向、任务卷入目标定向):

学习目标定向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①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和工作的内在价值;②对努力可以使人成功深信不疑;③倾向于做出更多富有挑战性的工作;④在行为中会运用较多的社会认知策略;⑤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有较高的满意感和兴趣。

(3)成绩目标定向:

成绩目标定向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①完成较容易的任务后有积极地感觉;②在行为中较少地利用高效率的社会认知策略;③倾向于做挑战性低的工作;④行为过程容易被无关因素所干扰。

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策略的关系:二者关系密切,目标定向是导致学习策略变化的因素之一。

6.自我决定理论

(1)自我决定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动机过程理论。

(2)理论假设:自我决定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行动做出的自由的选择,促使个体与环境相适应。

(3)个体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胜任感、自主性、归属感。

①胜任感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感到自己是能动的,有机会锻炼和表现自己。

②自主性指个体的行为是自愿的,且能够自我控制。

③归属感指个体感觉到关心他人,并被他人关心,能与别人建立起安全和愉快的人际关系。

(4)相关实验

①德西实验,得出结论,进行一项对于被试感兴趣、有自发性的活动,如果同时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参与者的吸引力。

②莱伯尔实验,得出结论,外在奖励会降低其内在动机。

③实验结论:任务本身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不管任务完成水平如何,都预先提供物质化奖励,那对于内部动机的影响是致命的。

(5)主要观点

自我决定理论将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内化动机三种。

内化动机是指由外在因素激发个体对学习活动意义的认同和追求,并成为学习的主导动机。

该理论强调学习动机激发的重点在于外部动机的内化。

从外部动机到内部动机经历了外部动机-內摄性动机-认同性动机-内在动机。

(6)教学应用

①研究内在动机,同时关注外在动机是如何影响内在动机的。

②外在动机的使用不当会导致内在动机的降低。

③学习主体对任务本身充满探索兴趣时,不要轻易提供物质化奖励。

④在教学中,老师要促进外部动机的内化过程,将学习与个体的自我加以整合,形成将学习作为人生信仰的终极目标。

举报/反馈

云水虹

610获赞 2526粉丝
缓步轻游红尘里,不见弱冠何处就。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