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畔
财政部近日公布的2023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6713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税收收入139105亿元,同比增长11.9%;非税收入27608亿元,同比下降4.1%。
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
“在经济运行复杂度持续升高、不确定性还在增加的局面之下,财政收入保持增长,这一局面得来不易。”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数据来看,1-9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9%,高于同期GDP增速。同时,税收收入保持在两位数的水平,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非税收入增速有所下降。总体来看,财政收入形势趋于平稳,尤其是税收收入恢复到一定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正增长。
还应注意到,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增速自6月份以来持续收窄,前三季度首次跌破两位数。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内增值税增速的大幅下降,其同比增速由1-6月份的96%缩减至1-9月份的60.3%。同时,虽然前三季度税收增速有所放缓,但依然保持两位数增速。
“对比二、三季度的主要税收收入项目情况可以看到,三季度经济总体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例如,国内消费税的同比增速由1-6月份的-13.4%缩窄至1-9月份的-4.9%,反映出国内消费复苏较快。出口退税的同比增速也由1-6月份的-9.2%缩窄至1-9月份的-4.6%,表明三季度出口形势良好,也处在恢复状态。”苏剑说。
何代欣认为,6月份以来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累计增速有所收窄,这是整个经济增长波动,消费、投资、进出口形势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即使在财政收入增速有所波动的情况下,教育支出和社会保障以及就业支出的增速仍保持向前,这两项支出前三季度都在3万亿元左右的规模,反映出保障基本民生的决心。
用好增发国债拉动经济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财政还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主要用于灾后恢复重建、骨干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等8个方向。
苏剑表示,增发1万亿元特别国债也是财政政策稳增长的一大举措,“这将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正面积极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晋斌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增发1万亿元国债用于灾后恢复重建和重点防洪治理工程等项目,这是着眼于长期的考量。“将资金用于提高城市或者国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这既是保障民生之举,同时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也将为地方经济的增长打下良好基础,进一步提高地方的抗风险能力。”王晋斌说。
何代欣表示,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用于支持地方政府的灾后重建,不仅对于受灾地区和受转移支付地区的经济重建有直接推动作用,同时,其带来的投资和消费效应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也值得期待。
“下一步要用好用足这笔新增的特别债务,一方面要抓紧债务的发行和运行,将资金按照要求输送到该送达的地区和领域,另一方面也要做好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让新增的债务资金发挥灾后重建的支撑作用。在此过程中,要按照相关的财经纪律和监督管理的要求,严格监管好宝贵的国债资金的使用,做到合理、合规、合法。”何代欣强调说。
举报/反馈

中国经济时报

26.7万获赞 18.7万粉丝
国研中心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性经济类日报
中国经济时报社官方账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