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好心情心理医疗和心理健康数字服务平台、灵北中国、抑郁研究所,共同发布《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
蓝皮书通过用户调研、文献研究、专家评定分析等方法,汇聚分析大量数据,聚焦国民抑郁症现状、抑郁症患者现状、患者就医现状、患者用药现状、预防与干预5大方面,呼吁国民重视心理健康,探讨新兴诊疗模式。
5成抑郁患者为在校生,41%曾因抑郁休学
用户调研结果显示,62.36%的人经常感到抑郁,情绪压力和亲子关系是引发抑郁症的主要社会环境因素,其次为亲密关系和职业发展。而且,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蓝皮书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为15%-20%;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为在校学生,其中41%曾因抑郁休学。
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而言,家庭环境是使其陷入抑郁的首要因素。63%的学生患者在家庭中感受到严苛/控制、忽视/缺乏关爱和冲突/家暴。与此同时,学业压力也成为压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身上的一座大山。
蓝皮书还透露,有一半的抑郁症学生患者会通过朋友倾诉、父母沟通或其他渠道进行求助,但仍有46%的学生没有寻求任何帮助,近30%从未想过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相信大家都有注意到:近几年的《蓝皮书》、各大媒体报道、各学界研究等等,都频繁出现“青少年抑郁”相关的字眼;青少年因家庭压力、学业压力、校园欺凌等因素而自杀的新闻也并不少见——各界人士都在表达着“抑郁症应该被重视”、“我们应该正视抑郁症”。
但由于传统固化思想的影响,在我国还有很大一部分家长认为抑郁就是矫情病,在我们接到的很多来访案例当中,也有很多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家长评价孩子是“没有公主的命,得了公主的病”,“就是自己想不开,小小年纪哪有这么多破事儿”,“跟ta相比,我更应该得抑郁症”......
而无辜的孩子呢?他们不仅要受病痛的折磨,甚至连自己的至亲之人都不信任自己,甚至用语言、行为攻击自己。换作是一个成人,这也是一种从心理上比病痛更加难以忍受的“难以忍受”。
那么抑郁症有什么表现?为什么青少年会患上抑郁症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青少年抑郁的成因:
1、遗传因素
家族有抑郁症病史的青少年患上抑郁症的几率明显高于无家族病史的青少年,且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遗传因素的影响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2、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导致青少年抑郁症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家庭教育缺失、父母人格问题、家庭成员间相处问题、父母婚姻感情问题等等,都与青少年抑郁存在明显关系。此外,在我们的来访者当中,大部分青少年都反映其家庭对其进行过严厉惩罚、过度干涉、过度保护等等;对于一部分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过度溺爱也是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而幸福和睦的家庭,给予青少年更多的关注理解和情感上的温暖,能有效减轻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或减少抑郁的发生。
3、社会支持因素:
社会支持即由社会得到的直接帮助,社会网络、团体关秀的存在感与参与度;以及在社会当中被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如果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感受较差,不能发展有效的人际关系,常认为自己在人际社交方面无能、无助,体验着焦虑,被拒绝被排斥,会增加抑郁的发生。
4、学校因素
据统计,一半以上的青少年抑郁患者曾在学校中被孤立、排挤,且对此感到无力无助。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并因此而感到自己身处危险之中。很多青少年面对这些时,选择“自己忍着”“向网友倾诉”等,却刻意对家人隐瞒、不与家人沟通。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心理干预,则会逐渐加重患抑郁症的风险。
5、心理应激因素
健康状况的变化和生活环境的突然转变,会使青少年感到紧张焦虑、惶恐不安。
青少年抑郁症的症状: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大部分起病较缓慢,早期伴有失眠、疲乏、食欲下降、成绩下滑等症状。随后会出现典型症状,如情绪低落等;也可能出现思维及记忆力障碍(如记忆力下降、记忆力效果不佳等)、负性认知症状(比如悲观、厌世)、意志和行为障碍、头痛胃痛身体酸痛等躯体化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自残、自杀的等念头。
另外,部分青少年不能够准确地描述自身情绪和感受,往往通过行为来表达抑郁情绪,表现为厌烦、孤僻甚至愤怒、攻击等。
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通过心理咨询加以调节。主动向心理咨询师求助,客观地反映自己的病情,切忌持被动、消极的态度。要正视自己的疾病,多休息、适度减轻学业负担,相信自己一定会很快消除疾病。
如果有抑郁情绪,可向医生和咨询师详细描述,不要把烦恼、忧愁放在心上,不要太压抑自己。
家长应积极配合心理治疗方案,也需要在孩子的治疗积极性不足时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自我调整。 首先,对自己所面对的烦恼要有正确的认识。要善于捕捉生活和学习中令人快乐的因素,少去体验和强化不愉快的事情,学会自得其乐。
其次,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等要素;客观评价自我,给自己"减负";有效控制自我,走出抑郁心境,愉快地学习和生活。不要将自己的"期望值"定得过高,不要事事非得与别人争先后、比高低不可;避免个人主义思想在大脑中作祟。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逃避困难,而是要以乐观的态度来审视困难,从另一个角度来寻找克服困难的动力。
家长则需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尊重客观事实,并教育孩子如何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
在社交方面进行自我调整。根据调查,91.5%的同学内心都渴望与人交往,希望得到人际氛围的认同,然而,能如愿以偿的只有57.5%。相当一部分同学想与人交往,却怕与人交往,也不善于交往;渴望友情,却不知道如何与同学、朋友友好相处;渴求理解,却不懂得如何去理解他人。
首先,必须具备足够的勇气与自信,经常自我暗示,激励自己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并坦然接受可能遭遇的挫折。其次,要学习交往的艺术:正视自己、宽容他人、真诚主动、学会倾听、学会微笑、学会欣赏(别人)。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融合到群体之中。
每个人都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当然也包括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而且当你以为这个世界向你转过身去时,注意看……极有可能的是你向这个世界转过身去。
如果现在的窗外有阳光,那么恭喜你,去享受它的温暖吧;
如果没有,那么你也很幸运,因为马上你就能见证太阳升起的万丈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