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对疾病的病因病理进行理解和解释的时候,发现有一定的原理可以遵循。
对病因原理的理解思路不一样,就会出现不同维度的建构。
现象学思路把疾病视为是感知觉、思维、情绪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的紊乱,这一般是精神科专科医生的工作思路。每一个正常人都有一个稳定的心理状态,如果最近这段时间的表现跟以往稳定的状态不一样了,比如说话有点儿不靠谱了,情感不和谐了,花钱,办事,穿衣打扮有点儿不太着调儿了,那就把它们一一标定出来。所有的这些“不一样”标定完成后,发现它们都有类似的特点,于是将它们打包归类,如果它们都属于某种精神疾病的症状群,这就完成了症状学上的诊断。来访者是这样看问题的,周围的人是不是也是如此理解问题的呢?如果只有这样理解问题,那大概率就是偏离常态了,就出现问题了。所以,基于症状学的诊断从外显的形态和功能表现上入手,不会轻易主观性的去理解和体验,工作机制是非常严谨、客观的。
生物学思路把疾病视为生理结构、功能代谢的紊乱,出现紊乱的原因既可以是直接的外在因素入侵损害,也可以是内在的结构系统渐变。医生看完病以后会给患者用药,之所以用药,是因为药物是有效的,是基于科学家们神经递质学说的假设。所以医生用药不是随便用的,是在调整神经递质的代谢,会在心里盘算药物的机理:这个药物用下去,会干扰什么?会有什么效果?可能会有什么副作用?当疾病需要药物治疗时,我们运用的是药物的治疗作用,同时也会带来副作用。但是,如果这时候不用药的话,疾病本身对人体的危害是大于药物副作用带来的危害的。来访者和家属往往只关注药物的副作用,而忽视了疾病已经带来的危害。通常这样一讲,就有利于来访者和医生的衔接,后边的工作就容易多了。
心理动力学思路把疾病视为内心冲突或人格缺陷导致的整体功能的失调表现,注重作为人的内心体验的意义,这也就是我们各位动力学咨询师工作的主要思路。虽然现象学有助于保持清醒,保持客观评估,但是它也有局限:患者没有温暖感,感觉不到心理上的连接。心理动力学的思路,和上面两个思路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现象学和生物学是和来访者相对拉开距离的——你是我的工作对象,我是研究你、判断你的。而精神动力学则是和来访者逐渐靠近的过程——你是我的工作对象,我要接近你、融入你、体会你。我理解到原来你经历了这么多的事,这么多的情境,以至于到现在才表现出这个样子的。所以说现象学、生物学、动力学它们之间是非常互补的,动力学是贴近于一个人内心体验和感受的解读。对每个人的解读都具有独特性,我们无法套用一个万能公式。心理咨询具有个性化、独特化,每一个人都不一样,咨询会谈的每一段都不一样,换不同的咨询师也会不一样。(以上内容摘自张天布两年制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授课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