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行走在生命一线,随时准备和死神硬碰硬。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他们带着“中国医生”的名字与世界交手,扶助友邦,不辱使命。
2014年在埃博拉病毒蔓延之际,他们不顾生死远赴重洋,一段传奇故事就此展开。本次被中宣部授与时代楷模称号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之一王振常,也是埃博拉病毒拉锯战中的援非队长,在这场看似平凡的坚守下,他带领的援非团队成为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名字。同样一批又一批援外医疗队在救死扶伤的使命中,他们用实际行动向世界打出了“中国医生”的金字名片。
临危受命,一场和埃博拉的面对面交手
一方是肆虐西非海岸的埃博拉病毒,一方是耄耋之年的老母亲,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王振常在这场特殊的任务中舍小家为大家,带领医疗队踏上了援非之路。打胜仗,零感染,一个都不能少,也是作为他队长对队员保护的使命任务。到达非洲之后,王振常等人迅速确认了医疗队的帮扶方向: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超声引导穿刺治疗、腹部手术微创、并且帮当地医院把模拟胶片升级为数字胶片,这对于几内亚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那段极端的日子里,也免不了发生一些让人惊心动魄的事。在一个中几友好医院的来诊病人中,因为潜伏期未查出病毒,去世后确诊为埃博拉,这让王振常很揪心。毫不例外自己的队员成为了密接医生,他组织所有相关人员进行研判,对密接隔离监测症状,这种生死考验,是所有人心中最难熬的时刻。
在几内亚的一年半里,第24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始终工作在第一线,王振常带领的医疗队不仅帮助中几友好医院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并以医疗队小院为据点,给留守在几内亚的中资机构、华人华侨看病,宣传埃博拉知识,成为中国援非历史上第一支得到由几内亚总统颁发共和国勋章的医疗队。
作为第24批到非洲援助几内亚医疗队长的王振常,在回顾这段经历时,难忘、平淡、温馨成为他记忆中的主色调。同时这段别样的经历也让王振常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第一要珍惜友情亲情,第二要从容面对困难。
经历了生死一线的挣扎时刻,也更坚定了王振常作为医生的信心和决心。
从青丝到白发,只为信仰的生根发芽
王振常受到医学世家的影响,从小在心里就埋下了一颗成为优秀医生的种子,在他心里学医是唯一的选择。五个学医志愿的决绝,让他敲开了医学的大门,但意料之外的是他没有被报考的外科录取,而是被分配到了放射科。乐观主义的王振常认为这是专攻方向选择了自己,那就干一行爱一行,一心一意从放射科医学角度学习提升自己。
王振常给自己的定位是有医学背景的信息工作者,他认为这份工作的本质是围绕人体复杂信息进行获取、感知和解读。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在这一信念的趋势下,他带领团队研发出“世界首台微米级超高分辨力CT”,设备的分辨率能达到50微米,能够将耳部的骨小梁结构清晰显示出来。这一技术通过对骨小梁骨微结构的诊断视角,帮助医生做诊断前移,这意味着对患者能够提前做干预措施。大大提高了影像设备在耳科诊断上的准确度,解决了传统设备看不清看不准的问题,填补了国际空白,这台设备目前正在北京友谊医院免费为患者使用。
即便荣誉加身,他始终初心不变
不断创新,不断开拓的精神让王振常在影像学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2011年和2020年王振常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科学技术人才”、“北京市劳模”等荣誉称号,并入选北京学者、“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等等。
即使在荣誉的光环下,王振常的生活还是一如往常。他每天早上6点出门上班,从家到单位,王振常要坐一段公交,换乘两班地铁。正是乐观天性使然,这并没有让他觉得枯燥,反而乐在其中。
工作科研一把抓成为他的日常,即便工作再忙碌,他每天都会利用上班前一个小时,了解学生们的科研进度,帮他们答疑解惑。王振常认为培养人才是学科进步的关键,在科研中,他一直引导学生们要保持批判思维,因为这才是创新的基础。王振常对工作和学科的激情,同样感染到了他的学生们,这也成为学生们前进的动力和信仰。
温文儒雅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强大的内心,倾尽心血,只求医学事业上的进步。或许这就是王振常给自己的生命课题。
10月25日,敬请锁定北京卫视《为你喝彩》,让我们一起跟随王振常感受一代医学领军人物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