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期财经讯,10月25日,穆迪确认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China Life Insurance (Overseas) Company Limited,简称“中国人寿海外”)的保险财务实力评级(IFSR)为“A1”,确认其基础信用评估(BCA)为a3。
与此同时,穆迪将中国人寿海外的评级展望由负面上调至稳定。
评级理据
展望由负面上调至稳定是由于中国人寿海外的资本缓冲和资产质量得到改善,以及受到管理层为即将实施的香港特区风险为本资本制度(HK RBC)而优化产品组合和资产负债管理的行动的影响。
中国人寿海外8月份通过发行20亿美元次级债券以及4月份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China Life Insurance (Group) Company,简称“中国人寿”)的注资加强了其资本基础,以应对可能于2024年实施的HK RBC更高的资本要求。该保险公司的资本补充有助于抵消自2022年以来利率上升和市场波动带来的未实现投资损失。截至2023年6月底,根据偿付能力第一代(Solvency I),其偿付能力比率持续高于300%。穆迪预计中国人寿海外在新资本制度下将保持充足的资本缓冲。
此外,该保险公司近年来一直在降低股票和投资级以下债券的风险资产敞口,但与股东权益相比,这一水平仍相对较高,但截至2022年底,这一比率已从2020年底的487%降至300%以下。在高利率环境下,通过增加对长期投资级债券的投资,该保险公司的资产质量可能会进一步加以改善。
确认中国人寿海外“A1” IFSR和“a3” BCA也反映了(1)强大的市场地位,(2)自2020年以来因资产负债期限错配而降低的利率风险,以及(3)可能得到中国政府(A1稳定)及其股东的支持。
中国人寿海外公司“A1” IFSR包含(1)“a3”的BCA;(2)两个子级的上调反映了该公司由政府完全持有并隶属于中国人寿,因此将获得中国政府(A1/稳定)的大力支持;以及由于对中国政府和国有企业的重大敞口,其依赖程度中等。
抵消上述优势的是中国海外人寿高度依赖银行保险渠道、有限的产品多样化和对利差作为其主要利润来源的依赖。
2022年,中国人寿海外的保费销售在因防控中断而显著下滑后于2023年上半年有所回升。其在香港特区市场的首年年化保费收入(APE)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0%以上。该期间的增长主要是由银行保险和经纪渠道以及短期储蓄型保单推动。
尽管中国人寿海外一直在丰富其产品组合的多样性并从低利润率产品中撤出,但短期储蓄型产品仍占其保费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高利率环境可能会使保险公司面临更高的流动性和利率风险,因为它的账面价值以利差为导向且期限较短。
穆迪预计,该保险公司高度依赖投资收益,且新业务利润率低于国内领先机构同行,因此其盈利能力仍将继续波动。债务发行后,其独立的财务灵活性有所减弱,其财务杠杆从2022年底的0.1%增加到2023年6月底的37%。尽管如此,穆迪预计该保险公司将在需要时将持续从其股东获得强大的资本支持。
可引起评级上调或下调的因素
鉴于中国人寿海外评级已与为其提供支持的中国政府的高级无抵押评级处于同一水平,因此上调IFSR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穆迪可能上调中国人寿海外的BCA:1)在现行法定偿付能力制度及即将施行的风险为本资本制度下,大幅改善其资本缓冲能力;(2)显著降低其高风险资产/调整后股东权益之比至200%以下;(3)改善其产品组合从而带来更长的保单期限和更高的新业务利润率;及/或(4)通过降低对利差收入的依赖和新业务利润率的持续增长,提高其潜在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如果出现以下情况,穆迪可能下调其评级:1)穆迪下调关于中国政府对中国人寿海外提供支持意愿;和/或2)下调中国人寿海外的BCA。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穆迪可能下调中国人寿海外的BCA:(1)相对于同业和评级水平,在现行资本制度和即将施行的风险为本资本制度下,其资本缓冲减弱;(2)盈利能力显著下降;(3)其该公司的高风险资产/调整后股东权益之比保持在300%以上;(4)财务灵活性恶化,其独立财务杠杆率超过40%,盈利覆盖率持续低于2倍;和/或(5)其主要分销渠道的严重中断,削弱其市场份额和地位。
中国人寿海外为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的客户提供人寿保险产品和信托服务。该公司在深圳市注册成立,在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也有业务,是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截至2022年底,其总资产和股东权益分别为4,630亿港元和231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