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察概述
地质勘察是在水利工程施工前的必要工作,地质勘察工作需要对施工地点的土质、水文地质、人文因素,以及天气变化开展详细的分析,以判断工程是否能够在这里进行施工,以及在这里施工需要选择哪种施工方式,提前对施工地可能会发生的突发问题如:地面坍塌、地质滑坡等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部署相应的对策,确保工程平稳进行,切实保障工程的质量与使用寿命。
针对不同的勘察对象、勘察条件,选择不同的地质勘察技术和勘察方式。
山地勘察方式,利用简单机械或人工挖掘深井或者深槽实现对不同的地质层的勘察。这种勘察方法能够有效的采取水利工程施工地点的地质样本,让研究人员更直观的观察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更加好的研究地址土壤。
工程勘察,工程勘察又称为工程物探,工程勘察主要通过使用专业的观测仪器与方法,对地质的内容与变化进行分析,快速高效的完成地质勘察。
钻挖勘探的地质勘察方法,钻探是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一个重要方法,有很强的技术性。钻挖勘探通过钻机从地表向下钻出一个圆柱形的钻孔,利用钻孔的土壤样本进行鉴别与划分地层,判断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与指标。
▲地质环境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1)地下水水质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水质对水利工程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中含有多种有害的化学成分。地下水水质主要对水利工程地基中的钢材和混凝土进行腐蚀,是水利工程的地基变形,软化,对水利工程的质量构成威胁。且水位的波动越大,对于水利工程的损伤越大。
(2)地下水与岩体之间的作用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与岩体之间发生作用,可使岩体受地下水的影响,随着时间的积累和地下水长时间的冲击,岩石受到严重侵蚀,岩石质量下降。为水利工程的施工埋下祸患,可能会引起渗水、滑坡等情况的发生。
▲水利工程地质勘察要点
(1)地质构造勘察
只有扎实的基础,才会有高质量的水利工程。针对水利工程大坝的选址工作,要着重考虑周围的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的好坏直接影响大坝的稳定性,同样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水利工程进行前要详细的勘察周围的地质构造。充分搜集当地的地质构造资料,检测是否处于断裂带附近,对有可能存在风险的地区进行预测,以及作出解决预案。若是大坝建设在断裂带上,会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质量,甚至会引发大坝崩塌,带来的后果难以估量。因此在进行大坝的选址工作时,应选择岩体比较完整的区域,必须要原理断裂带。
(2)区域稳定性勘察
区域稳定性的勘察对水利工程的后期运行起着深远的影响,是水利工程建设里的一项基础内容。在开展大坝的选址工作时,勘测人员需要仔细勘察施工区域与周围的环境,对区域的稳定性进行科学的分析,以确保大坝选址的科学性、合理性。勘察人员不但需要进行野外勘探,还要结合相关资料对于这些区域的稳定性进行研究,还要结合地震监测部门的意见和资料,保证该区域的安全性,保证日后水利工程后期能稳定运行。
(3)岩土体勘察
岩土体的性质对于大坝的寻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和岩土体的性质紧密关联。高坝在进行修建的时候,特别是混凝土材质的大坝,必须选择坚硬、透水性差、抗水性好而且完整的岩石,这样能够更好的确保水利工程后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我国建设的大坝大部分就是建设在这样的麻岩和砂岩之上。因为最近今年我国水利工程的不断扩建,还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岩土体,例如片麻岩、石英岩、喷出岩等等。
不同的岩体有不同的性质,需要按照岩体的性质选择修建不同的大坝。喷出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东北以及东南沿海地区,这种岩石就有很高的强度和防水性,故此是一种不错的坝基岩体。块状结晶岩也有很强的硬度和防水性,而且质地比较均匀,也非常适合修建混凝土大坝。片麻岩是一种混合岩,也是修建大坝的不错选择,不过这种岩体一般有一些异层和软弱的夹层,必须要仔细地进行勘察,判断。而喷出岩就不适合修建大坝了,喷出岩比较脆弱,而且有很多松散的砂石。
▲影响地质勘察工作的因素
(1)制度因素
我国的水利工程尽管在不断地发展,水利工程在不断地建设,然而对于地质勘察的相应政策却一直没有颁布,致勘察体系存在漏洞及缺陷。水利工程的招标过程通常是价低者中标,不考虑所进行的勘察是否符合规定,甚至是为了节省成本而省略这关键的一步,这亦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质量。
(2)人为因素
水利工程的地质勘察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而且十分复杂,对勘察者的技术要求更是严格。勘察工作者不但需要进行野外勘察,还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理论知识,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分析,工作量之大,难度之高,责任之重使得符合的少之又少。
(3)设备因素
我国现阶段进行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相关设备,不管是软件或者是硬件都相当匮乏。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若想质量不断地加强,精度不断提升,对高科技的设备需求也会不断的增大。一直使用传统的勘察方法,必然无法达到高超的精度范围,勘察质量提高不上去,水利工程的质量也就难以提高。只有设备不断更新,不断加强,勘察质量才可以更为细致,水利工程质量才可以不断地加强。
▲降水处理措施
(1)挖垄沟降水法
这种方法对于水文地质与基坑的大小要求不高,并且施工顺序能够随时调整、施工方便、经济便宜。所以非常适合降水量大,地下埋藏深的水利工程的基坑降水。挖垄沟的降水方法是通过将地下水与地表水结合,进而实现降水的效果,做到降水的目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大多是在偏远的山区,交通极为不便,施工材料不易运输,合理的利用天然建筑材料,不仅能降低成本,又能避免施工速度的降低。
(2)井排降水技术
井排降水的方法降水效果比较显著而且井距可调,还能实现集中排水,施工方便快捷。此种方法比较适合宽度小于一百五十米的中小型基坑。但这种方法对地质结构的要求相当高,土壤的渗透系数需要在1×10-4-1×10-3-cm/s之间,而且井深和井的间距需要经过力学的计算,得出最好的效果。
(3)轻型井点降水技术
轻型井点降水对土质的要求不高,且封闭性也不错。这种降水技术大多数应用在地质复杂,地下水位高的基坑中。这种降水的方法成本比较高,而且施工工序比较复杂,通常基坑的关键部位会使用这种降水方法。轻型井点降水的工作原理为在兴建的水利工程的周围基坑中布设可以渗水井点管,之后通过抽水设备,在确保土体的整体结构不变,不断地抽出渗水,以满足基坑的开挖条件。
这篇文章通过分析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要点以及降水处理方法,发现水利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而且是水利工程在哪建设,怎样更好建设的一项重要依据。特别是对施工区域的地质构造、土质特性等多方面要进行充分细致的勘察,以确保水利工程选址的科学合理。并且科学合理的进行降水处理也尤为重要,既能够减少高水位对施工的影响,又能够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率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