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自《 中国婚姻家庭报告2023版》,资料来源:民政部、《中国统计年鉴2021》、育娲人口

从 2000 年至 2021 年,我国结婚率和离婚率的数据表显示,结婚率从 2000 年的 6.7‰上升到 2013 年的 9.9‰然后逐年下降,到 2021 年下降至 5.4‰。

表1:中国2000-2021年结婚率与离婚率(‰)

离婚率则从 2000 年的 0.96‰上升到 2010 年的 2‰,2016 年上升至 3‰,2019 年达到峰值 3.4‰。2020 年离婚率有所下降,可能与疫情有关,而 2021 年离婚率大幅下降,可能与离婚冷静期的实施有关。

图 1:中国2000-2021年结婚率与离婚率(‰)

2020 年,我国各省份的结婚率和离婚率数据表显示,结婚率最高的地区是西藏,最低的是上海;离婚率最高的地区是天津市,达到 4.93‰,最低的是西藏,只有 1.75‰。

表 2:2020年中国各省份结婚率和离婚率

在结婚登记数据中,与出生人口更密切相关的数据是初婚人数,因为结婚登记人数中还包括部分再婚的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已过了生育期,对出生人口没有什么影响。从上表可以看出,自 1985 年以来,我国的婚姻登记情况显示,初婚人数在 2013 年达到 2386 万人的峰值后持续下降,2021 年下降到 1158 万人,比 2013 年下降了 51.5%。

表 3:中国1985年以来婚姻登记情况

2013 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为 1347 万对,2022 年下降至 683 万对,连续九年下降。其中,2022 年的结婚登记对数创下了 1980 年以来新低。

图2:中国1985年以来结婚登记情况


在各年龄段中,25-29 岁的结婚人数最多,其次是 30-34 岁年龄段。

图 3:2020年结婚登记人口年龄分布情况

结婚人数下降的原因?

2022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为683.3万对,连续九年下降。这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大关后,2021年跌破800万对大关,2022年跌破700万对大关。

我国结婚登记人数近年来为何不断下降?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是年轻人数量下降:

根据七普数据,我国80后(1980-1989年出生人口,依此类推)、90后、00后在2020年的存活人口分别为2.14亿、1.78亿和1.55亿,整体呈不断下降趋势。

第二是适婚人口男多女少: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40岁男性人口比女性多1752万人。

第三是初婚年龄推迟:

根据七普数据,2010年我国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为25.75岁,女性为24岁;2020年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上升到29.38岁,女性上升到27.95岁。

第四是城市高房价和农村高彩礼:

房子是结婚的首要条件,虽然有一部年轻人可以接受租房结婚,但在大城市房租价格也高企,况且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希望买房结婚。当前,我国部分大城市的房价早已超出普通工薪阶层的经济承受能力,许多年轻人由于买不起房,只能选择推迟结婚。在部分农村地区,天价彩礼导致很多年轻男青年结不起婚。并且,越是偏远、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彩礼要得越高,让很多农村贫困家庭不堪重负。

第五是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大学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如果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结婚生育意愿自然会降低。

第六婚姻观念的改变:

与父母辈相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单身视为一种正常的生活选择。“30多岁了还没结婚”在年轻人中已经见怪不怪。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女性的教育水平和经济独立程度的大幅提高,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的结婚意愿比男性更低。

2021年10月,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课题组发表调查报告《青年婚恋意愿调查:面对婚姻,年轻人在忧虑什么?》,列出了年轻人在婚姻殿堂前徘徊的几大原因:

一是基于个体主义价值观,部分青年过于重视对个人价值感的追求;

二是基于互联网碎片化认知,部分青年对婚恋产生灾难化思维;

三是源于现代生活时空挤压,部分青年对寻找合意伴侣产生无力感;

四是基于“宁缺毋滥”的择偶观,部分青年对婚姻匹配存在过高期待;

五是囿于婚育高成本,部分青年对婚姻风险采取理性规避的态度;

六是基于“母职惩罚”,部分女性对婚姻产生抗拒与犹疑。

#玩转AI摘要#

举报/反馈

爱本草的金蟾

2.8万获赞 1.4万粉丝
更爱这朝朝暮暮的尘世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