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古岁月,是远古时候,哈珈生哈泽,哈泽生哈翟,哈翟生迦甾……”当古朴沧桑的《亚鲁王》在麻山深处响起,一个生命远去了。但这片土地上的生者虔诚地相信,在神秘的唱诵中,消逝的生命可以循着祖先的足迹长途跋涉,走向天宇、高山、平湖、草原,最终抵达祖先生活的天地。
2012年2月,当《亚鲁王》这个世代深藏于贵州麻山苗族地区,仅仅依靠口头流传的苗族英雄史诗,得以用文本形式走出大山,走进中国文学史,向人们揭开了“史诗里”的传奇贵州。由中国民间艺术协会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亚鲁王》(第一部)面世,被认为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一项重大成果。
东郎(右三为杨正江)。
作为有史以来第一部苗族长篇英雄史诗,《亚鲁王》讲述了苗族西部支系在首领亚鲁王的带领下创世与迁徙的历史。著名文化学者、《亚鲁王》总策划冯骥才这样描述它:“在它舒缓沉雄、铿锵有力的诗律中,清晰地呈现出苗族——这个古老民族的由来与变迁的全过程,活生生见证了中华民族在上古时代相互融合的曲折进程。这部口述的诗化的民族史,还是苗民族精神与生活的历史经典,是其民族文化所达到的历史高峰的令人叹为观止的见证,其意义远远超出文学本身。”
在《亚鲁王》的序言里,冯骥才提到:“能在第一线进行搜集和调查工作的只有一位年轻的苗族大学毕业生……直至今天,能够通晓西部苗语、又能以拼音式苗文笔录并译成汉文的人,只有这位出色的苗族青年。他最早发现麻山地区的《亚鲁王》,最先认识到它非凡的价值,并一直在田野里千辛万苦、甚至形影相吊地默默工作着。”
这位苗族青年,便是《亚鲁王》的主要收集与翻译者,现任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原紫云自治县亚鲁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正江。
20世纪80年代出生于紫云麻山的杨正江,从小在祖辈关于家乡的各种奇异故事里对魔幻诡谲的山中世界充满好奇。在成长的过程中,家乡“东郎”(苗语音译,意为“歌师”)苍凉的史诗吟诵的声音似乎一直回荡在耳边,萦绕在心头。带着对家乡复杂而深沉的感情,杨正江大学时期毅然踏上了回麻山追寻亚鲁王史诗的旅程。于是麻山遍地长满巴茅花的山野里,常见杨正江孤独前行的身影。
身着苗族服饰的杨正江。
从跑遍葬礼收集东郎的唱诵,到拜师亲自学唱,杨正江一点点拾起史诗的碎片,一点点与苗族千年的历史共鸣。
随着杨正江的奔走呼吁,《亚鲁王》开始进入文学界和苗学界的视野并得到广泛关注。著名文化学者,也是后来《亚鲁王》的执行主编余未人曾形容:“它仿佛横空出世,震撼了民间文学界和苗学界的学者们。”2009年,《亚鲁王》被文化部列为当年“中国十大文化发现”之一,其整理与出版被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随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当时抢救保护工作小组中唯一会西部苗语的人,杨正江承担起了大量的一手工作。
《亚鲁王》
翻遍麻山的每一处山头,访过当地的每一位东郎,漫长的收集、整理与翻译工作,于杨正江而言是一种寂寞和艰苦到极致的磨炼。但当看到东郎在自己的吟诵中流下泪水,他们看到了《亚鲁王》史诗延续的希望,杨正江看到了传承的意义。
《亚鲁王》史诗不仅传唱着苗族的历史,还吟诵个体生命的前世今生。在每一个仪式上,每一个个体历史就会加入到整个苗族的历史。只要还有东郎吟唱,这部活态史诗便能被再次续写和生长。杨正江说,待《亚鲁王》的全部收集整理翻译出版圆满完成后,他和他的团队将成为英雄史诗年轻一代的传承人。届时,他们将重返大山,继续吟唱《亚鲁王》,做亚鲁王文化的守望者和传承者。
杨正江与东郎合影。
记者:《亚鲁王》史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作为苗族文学史上发现的第一部英雄史诗,它有着哪些特点?
杨正江:亚鲁王是一个真实但被神化的西部苗族的先祖,史诗以他为主角,叙述了他创造日、月、山、地,带领部族在平原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不料因拥有天赐宝物“龙心”,招致了两位兄长的嫉妒,导致双方兵戎相见。亚鲁王不敌两位兄长,被迫携着王妃、王子、族人迢迢迁徙,从富庶的平原逃亡至贫瘠的深山,艰难生存。但其兄长仍紧追不舍。最后,亚鲁王奋起抵抗、保卫疆土,重建了家园。
《亚鲁王》史诗,只要身临其境地聆听,入心地品读,便能从那些生动形象的描述中领悟其中英雄而悲怆的意蕴。亚鲁王残酷而英勇的征战让苗人的后代深感自豪。
作为在麻山苗族地区世代相传的史诗《亚鲁王》,它有以下特点:第一,它通常是在麻山苗族送灵仪式上由特殊装扮的东郎吟诵,意在通过引述英雄祖先亚鲁王的坎坷经历和历史足迹,指引亡灵一步步回到先祖的故地;第二,《亚鲁王》对于恪守传统的苗族民众而言,不是一个带有娱乐性、可有可无的艺术消费品,而是与这些民众的宇宙观、生活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或缺的人生重要内容,它对苗人心灵的征服力极其强悍;第三,《亚鲁王》传习的过程有诸多规则与禁忌,习艺者要通过虔敬的仪式拜老东郎为师,传授只能在每年农历正月和七月进行,充满浓郁的神秘色彩。
记者:收集、整理和翻译《亚鲁王》的过程主要遭遇了哪些困难?
杨正江:《亚鲁王》只在被称为“东郎”的歌师间世代口传,2009年系统的采录工作开始时,能较完整唱诵的“东郎”已经93岁了,许多“东郎”也都年过古稀,记忆力衰退。而数百位“东郎”口中的《亚鲁王》,内容、版本也并不完全一致。
另外,《亚鲁王》传唱的西部苗语非常晦涩难懂,在搜集过程中需要以拼音式苗语记录,再转译成汉语,当时具备这一能力的只有我一人。而且,翻译的过程也很艰难。《亚鲁王》中有一些苗语现在已经不用了,不仅是翻译成汉文,就是翻译成苗文都很难。一些东郎虽能唱诵史诗,但并不知道自己唱的是什么意思。有时候为了准确地翻译,要花费很多工夫去找一个最准确的汉语词汇来表达东郎们唱的内容,这个过程需要反复推敲,并且从多个东郎那里去印证。
除了这些技术上的难题,追寻亚鲁王的过程是辛酸而孤独的。在我们进入麻山寻觅这些声音的时候,我们遭到了同龄人对我们的不理解、不认同。但艰难的道路却成为我们坚强的理由,我们要拯救麻山,拯救历史的遗音,让大家知道我们的民族有着浑厚而壮美的历史。
目前,《亚鲁王》第二部的搜集整理与翻译正在艰难推进中。我们每天只能翻译50行左右,而整本书一共有3万多行。但无论如何,我们始终坚定传承和守望这份文化的决心。
记者: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整理出版《亚鲁王》的意义?
杨正江:麻山地处偏远,过去几乎与世隔绝,这种封闭阻绝了外界文化的入侵;同时,对于世居荒岭僻野的麻山人来说,史诗里这位顽强坚忍的亚鲁王成了他们最坚定的精神支柱,这些成为《亚鲁王》史诗得以数千年传唱不绝的原因。另一方面,麻山会说西部苗语的受教育者寥寥可数,因此千百年来《亚鲁王》只能囿于麻山地区口传而不为外界所知。《亚鲁王》的发现,填补了两千多年来贵州乃至西南地区苗族无长篇英雄史诗的历史空白,丰富了中国乃至世界英雄史诗的内容,成为贵州又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
然而,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麻山地区与外界渐渐相通,这部浩瀚的活态史诗及相关习俗与仪式必定难以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走向瓦解甚至消亡。因此它的抢救存录工作变得非常紧迫。将无形的、只依附于口头流传的文学转化为文本,才能保证它的存续。这也是《亚鲁王》的整理出版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亚鲁王》至今仍在麻山苗族地区的3000多名东郎中传唱,它完整地叙述了苗族创世、征战、迁徙等重大史实,展示了苗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图景,成为一部研究古代苗族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的原生资源和“活态”百科全书。冯骥才老师曾说:《亚鲁王》史诗的价值,无论在历史、民族、地域、文化还是文学方面,都是无可估量的。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曦
编辑/赵珊珊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举报/反馈

天眼新闻

1131万获赞 102.4万粉丝
国家一类新闻资质网站。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