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情节”,在有些时候也容易与“好为人师”所混淆,其相似点都是未经他人允许,便站在自己的主观立场去干预和指导他人的生活或人生。可能有的人会疑问,帮助别人不是从小就教育大家要做的事吗?为什么现在帮助别人还要三思?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些人“助人”的出发点,有的时候不单单是想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可能也有一种居高临下、彰显自身优越感的因素在作祟,当有这部分因素掺杂在里面,别人不愿意接受你的帮助也是合理的。另外还有一种助人,是你认为别人需要“帮助”,实际本人不太需要,这也会造成困扰。
所以,如果你也有“助人情节”,且帮助了别人却没收到感谢,觉得委屈不知如何处理?养正心理的此篇文章也许会给你启发。养正心理以寰宇养正(北京)科技发展公司为主体,是由李明教授指导的心理科技、教育和服务机构。寰宇养正公司以“养正心理学理论”体系为核心,养正心理培训机构、心理服务中心,从心理教育、心理陪伴、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四个方面开展心理服务工作,以养正心理培训、个人心理服务,为企业心理援助服务(EAP)三个板块为主要业务线。
前段时间“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火出圈了,原本我以为这句话只是在心理咨询圈子里短暂流行了一段时间,没想到在知乎、B站等各种社交平台的评论中都能看到大量引用。
那么这句话是谁说的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搜索后,我发现——它可能是一个互联网网友说的。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什么是情结?
“情结”是心理学术语,出自荣格的分析心理学。1904-1911年间,荣格通过其词语联想的研究,提出了他的情结心理学理论。在词语的联想测验中,荣格发现,当刺激词与病人心目中一些不愉快的事物联系时,回答的反应时间就会延长。这时若将病人延续做出反应的几个词选出来分析, 就会发现其潜藏在表面下的深层含义。换句话说, 就会发现一种充满着激情的情结。于是荣格认为, 人类无意识中一定有成组的彼此连接的情感、思想和记忆(情结) ,而任何接触到这一情结的词语, 都会引起病人的一种延迟性反应。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情结的特征主要表现于其潜意识的情感力量而非理性意识。举个极端的例子,云大学生马加爵杀人的原因是打牌的时候同伴对他的讥讽,严重伤害了他的自尊。从情结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定是因为同伴用的某些词语激活了马加爵的某个“情结”,使得他爆发了极强的愤怒。对这些情结的进一步研究表明:
它们就像完整人格中一个个彼此分离的小人格, 不仅是自主的,有自己的内驱力, 而且可以强有力到控制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因此,荣格认为:
“不是人占据了情结, 而是情结占据了人。”
情结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单单通过一篇文章是很难说清楚的。简而言之,情结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心结”。
一是要有
“心”和“情”
,是过往的一些情感体验。二是
“结”
,这个情感体验没有很好的疏解出来,而是一直处于冲突状态保留下来。久而久之,这个结里包含的心理能量和体验越来越多,结也被打得越来越“死”,有时候还会“结上加结”。
比如经典的“名校情结”,多是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让孩子认为自己应该是要上名校的。可是上名校本身是一场激烈的竞争,并不是想上就能上。如果不能认识到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不足以达到名校的水平时,可能就会出现“名校情结”。当面对一个名校生时,可能会激发这一情结,产生愤怒,自卑,愧疚等情绪。后来“别人家的孩子”以及社会对于名校的重视又会加强这一情结,使得即使个体取得了不错的社会经济地位,仍然会对名校耿耿于怀。近几年的考研潮也证明了这一点,2022报考人数排名前十的高校是清一色的985,211。复旦大学报考人数约3.5万,排名第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讲到这里,我们大概可以梳理出“情结”的轮廓了:因过往未解决的个体冲突性经验形成的,蕴含强大心理能量的,经由无意识来控制个体的行为和思想的人格碎片。现在我们再重新来看“助人情结”,是否理解会有不同?
至少我们现在可以确定一点,每个人的“助人情结”都是与其个人经验有关的,因此没有标准定义上的助人情结。
为什么要放下助人情结?
关于“放下助人情结”,网络上盛行两种观点:
(1)放下助人情结其实就是不要想着去影响别人,他人自己能解决问题。
应该放下。
(2)放下助人情结无异于叫人不多管闲事,冷漠待人。
不应该放下。
这两个不同的观点矛盾点在于要助人还是不要助人。但其实放下助人情结并不等于放弃助人,而是要我们放弃一种观念,即:
“只有我才能救他,只有我才能帮他”
禅宗里有一个公案:
讲的是一个军医,随军出征打仗,在战场上救治伤员。每当他的病人身体好转,就又前往战场,然后再次伤亡。这种情况循环往复多次后,他终于崩溃了。他自问:
“如果他命中注定要死,又何必我来将他救活,如果我的医疗是有意义的,那么他为何又去战死了呢?”
他不明白当军医有何意义,心乱得无法再继续行医。于是他上山寻禅师修行数月,终于领悟下山。别人问他悟到了什么?他说:
“因为我就是医生啊。”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墨子》中有云:
助人为乐,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但是关于自己的行为是否利乎人,我们可能很难做准确的判断。尤其是被“助人情结”控制的人,会认为自己的行为都是利于人的。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情况:一方觉得被另一方害了,另一方却很委屈,觉得我是在“为你好”。很多学心理学的人容易犯这样的毛病,明明人家只是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最多是诉诉苦。结果一跟你说,你就开始解析人家的心理。“是不是童年有什么创伤啊?”“你这是在重复过往的人际关系。”“你这是犯了助人情结的毛病,应该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这里的问题在于,即使你的工作是心理咨询师,此时你扮演的也不应该是心理咨询师,而是好朋友。
就像李明老师之前课上说过的:“心理咨询师上身的妈妈不是好妈妈。”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都知道要防止在咨询中变成来访者的父母、兄弟、上司。但往往会忘了也要防止自己在生活中变成咨询师。
每个人住处附近应该都会有这种小本经营的饭馆,饭店老板自己下厨,每天出餐量有限,顾客经常要排队。按照经济学的规律,如果小店老板担心招别的厨师影响质量和口碑,导致每天生产产品数量不变,那么理应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应对供不应求的情况,取得利益最大化。有的店会这么做,有的也不会。比如说我之前在B站上看到的一家饭店,十几年都不怎么涨价,因为这附近有很多独居老人,一旦涨价,对于这些老人的生活质量就会有很大影响。
这算是一种“助人情结”吗?我相信读者会有自己的看法。但从结果来看,饭店老板确实用自己的方式在帮助身边的人。或许有人会说,饭店老板如果把店做得更大,甚至开成连锁店,不是可以更好的帮助老人吗?不只是给他们提供便宜的餐食,还可以为他们捐款,全面的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我觉得这样的想法是很有道理的,但就像军医一样,老板也只能告诉你:
“因为我就是厨师啊。”
了解更多请搜索关注公众号养正心理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