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艺术素养是指对艺术的认识、理解、欣赏和创造的能力和水平,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精神的重要体现。
审美能力是指对美的感知、判断、表达和创造的能力和水平,它是人类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品质的重要体现。孩子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如何培养呢?家长和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本文将从科学的角度,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关孩子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知识,以及家长和教师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方法。
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形成
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天赋因素: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比如音感、色感、形感、节奏感等,这些天赋会影响孩子对艺术的敏感度和潜力。天赋因素是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基础,但不是决定性的,它需要通过后天的培养和发展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指的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场所、设备、气氛等,它们会影响孩子接触和感受艺术的机会和条件。社会环境指的是孩子周围的人际关系、社会风气、文化传统等,它们会影响孩子对艺术的态度和价值观。
3、教育因素:教育因素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接受艺术教育的地方,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支持、鼓励和引导等都会影响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和信心。
学校教育是孩子最系统接受艺术教育的地方,教师对孩子的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期望水平等都会影响孩子对艺术的知识和技能。社会教育是孩子最广泛接受艺术教育的地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展览、演出等都会影响孩子对艺术的体验和创造。
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将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分为不同的类型,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1、按照艺术门类:按照艺术门类,我们可以将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分为音乐素养、美术素养、舞蹈素养、戏剧素养、文学素养等类型。音乐素养指的是对音乐的认识、理解、欣赏和创造的能力和水平,它包括听音乐、唱歌、演奏、作曲等方面。
美术素养指的是对美术的认识、理解、欣赏和创造的能力和水平,它包括看画、画画、雕塑、设计等方面。
舞蹈素养指的是对舞蹈的认识、理解、欣赏和创造的能力和水平,它包括观看舞蹈、跳舞、编舞等方面。戏剧素养指的是对戏剧的认识、理解、欣赏和创造的能力和水平,它包括看戏、演戏、导演等方面。
文学素养指的是对文学的认识、理解、欣赏和创造的能力和水平,它包括阅读文学作品、写作文学作品、评论文学作品等方面。
2、按照艺术层次:按照艺术层次,我们可以将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分为感性层次、理性层次和创造层次三种类型。
感性层次指的是对艺术的直观感受和情感反应,它体现在孩子对艺术作品的喜恶、爱憎、赞美、批评等方面。
理性层次指的是对艺术的理解和分析,它体现在孩子对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技巧、意义等方面的认识和判断。创造层次指的是对艺术的表达和创新,它体现在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和风格来表现和创作艺术作品。
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评价
不同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不同的影响,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标准来评价孩子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是否符合年龄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对艺术的需求和能力也不同。
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比如幼儿阶段可以重点培养孩子的感性层次,让他们多接触和感受各种艺术形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阶段可以重点培养孩子的理性层次,让他们多了解和分析各种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力;中学阶段可以重点培养孩子的创造层次,让他们多表达和创新各种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表达力和创造力。
是否符合个性特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动机也不同。
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比如对于活泼开朗的孩子,可以重点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舞蹈素养,让他们通过音乐和舞蹈来释放自己的情感和活力;
对于内向沉稳的孩子,可以重点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和文学素养,让他们通过画画和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是否符合社会要求:不同的社会环境有不同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它们对艺术的要求和评价也不同。
我们应该根据社会要求,选择适合孩子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比如在一个多元化和开放化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培养孩子对各种艺术形式、风格、流派、文化背景等方面。
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家长、教师和孩子三方面共同努力。以下是一些具体而有效的方法:
1、家长方面:
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艺术环境,比如为孩子准备一些适合他们年龄和兴趣的艺术书籍、杂志、音像、玩具等,为孩子安排一些参观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等艺术场所的机会,为孩子报名一些学习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课程的机会。
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积极的艺术榜样,比如家长自己也要多接触和欣赏各种艺术形式,与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艺术体验和感受,向孩子介绍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鼓励孩子模仿和学习他们的艺术风格和技巧。
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支持的艺术氛围,比如家长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和选择,不要强制或干涉孩子的艺术学习和创作,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自己的艺术才能,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赞扬和奖励来激发他们的艺术热情和信心。
2、教师方面:
教师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艺术教育,比如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设计一个涵盖各种艺术门类、层次、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教学计划,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让孩子在听、说、读、写、画、唱、跳、演等多种方式中学习艺术知识和技能。
教师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活跃而开放的艺术课堂,比如教师要创设一个充满趣味和挑战的教学情境,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和探索各种艺术问题和现象,教师要营造一个鼓励交流和合作的教学氛围,促进孩子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分享各种艺术经验和感受。
教师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多样而个性化的艺术评价,比如教师要制定一个既有统一标准又有个别差异、既有客观指标又有主观评价、既有过程考核又有结果考核等特点 的评价体系,教师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工具,让孩子通过自评、同评、师评等多种角度来反馈自己的艺术表现和进步。
3、孩子方面:
孩子应该树立一个热爱而自信的艺术心态,比如孩子要对艺术保持一种好奇心、求知欲、探究心和创造心,对艺术表现出一种热情、投入、专注和享受,对自己的艺术能力和水平表现出一种自信、自尊、自强和自律。
孩子应该形成一个广泛而深入的艺术视野,比如孩子要多接触和欣赏各种艺术形式、风格、流派、文化背景等方面的艺术作品,从中学习和领悟艺术的本质和规律,孩子要多了解和分析各种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技巧、意义等方面的艺术特点和价值,从中提高和拓展自己的艺术知识和技能。
孩子应该养成一个表达而创新的艺术习惯,比如孩子要多利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音乐、舞蹈、戏剧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艺术表达力和创造力,孩子要多尝试和探索各种艺术形式、风格、流派、文化背景等方面的艺术创作,从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艺术创新力和创造力。
结语
孩子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是影响他们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家长和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帮助孩子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孩子也应该从自身出发,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能力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