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存在感,是需要借助一些外部事物来反映的,可以是物品,也可以是一些事件,一些人,一杯茶,一壶酒,一道温暖的声音,一种动人的气味......

一、主体需要客体来反映

——孤独的意识基础

当我拿起一瓶矿泉水时,意识通过手掌的神经末梢所感觉到的,除了沉甸甸的水、冰凉的塑料瓶,还有手掌的肌肉、皮肤,这是“我”。

因此我想,我们意识中的“存在感”,应该是通过客体的反映而获得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道德经》

如果客体是不断变化的,相信主体也会动荡不安吧。然而社会却在爆发式地演进,五彩缤纷的事物流光般闪过眼前,你刚刚抓牢它,瞬间又过时了。因此人们会怀旧,怀念那些曾经安放过他们心灵的事物。就像站在摇晃不定的公交车上,抓住头上那根横杠。

父母的催婚,或许是一种无意识的焦虑性怀旧,因为那种被称为“过时”的生活模式,却寄放着他们的安全感。

孤独的最底层——主体,需要客体来反映,这孤独的意识基础。

二、视觉依赖
——孤独的知觉基础

客观的视觉

人类是一种视觉动物,据资料显示,在现代人接收的信息中,视觉信息占到70%。从人类走出森林的那一天起,便逐渐习惯于依赖于视觉来认知这个世界。然而,视觉,是有距离的。
看,是“客观的”,就像俗语所说,眼见为实;而我们往往不太相信听见的东西,即所谓耳听为虚。看并不包含深刻的情感体验。当我们从空调大巴的窗户向外望去,看到贫民窟肮脏丑陋、令人厌恶;但其令人厌恶的程度,只有当我们打开窗户,闻见下水道散发的恶臭时才能深刻体会到。去“看”的人只是旁观者、目击者,与当时的场景并无瓜葛。

可是,柠檬的味道、皮肤上的暖意,还有树叶的沙沙响声,给予我们的却是感觉本身。——段义孚《恋地情结》


而且,从眼中看到的世界,比用其他感官感知到的世界更容易受到文化的影响——那些具有文化意义的目标、焦点和视角,被一双社会化的眼睛挑选出来,加以重视

因此,我们在对着镜子时,便会无意识地代入某种社会评价——“我不矮但有点瘦,脸虽然很白,啊啊雀斑难看死了......”主体外延被扩大,需更多客体反映。。

直观的触觉

虽然视觉提供了大部分信息,然而,人类对世界和自我,最直接的感知却是触觉。触觉帮助人们感觉和控制物质,反馈阻力,指挥身体进行重要的生存活动——站立,移动,坐在椅子上,点击鼠标,咀嚼食物,喝水……

而且,在与物质的接触中,人们能够清晰而直接地感知到自己

因此,对自体心理的认知方式,除了外部的视觉和知识,还有内在的触觉。在古印度的八支瑜伽中有一种理念,以“微张”的方式去“静”,然后从中感知自我。不妨放下书,尝试自内而外地感觉自己的身体,例如手掌合十,把内心安顿下来,然后单腿站立,一点点地感觉自己的体重,绷紧的肌肉,舒张的韧带,皮肤,眼皮,呼吸……大地,流动的空气,意识的往来。
三、人格的完整度

——孤独的人格基础

人格有形状吗?这个应该还没有定论。不过,我们可以把人格,看作一枚“菱形的晶体”。我曾经和一位心理咨询师作过讨论。

这枚“菱晶”有几个棱面?什么形状?取决于人们在阶段性的人生中,解决了几个主要冲突。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艾瑞克.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分为八个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会出现一个主要冲突。个体需要在特定阶段解决这个冲突。例如:信任/不信任,自主/自我怀疑,主动/内疚,勤奋/自卑,……

我想,每解决一个主要冲突,便相当于生成了这枚菱晶的一块“棱面”。有人完成了四块,有人完成了五块......闪耀的菱晶逐渐成形。
相信能完全解决所有冲突的人极少。大部分人都会在这颗菱晶上留下一两个“”,这便需要一些外在的弥补,可以是一些人:父母、子女、配偶、朋友;也可以是一些事情:事业、爱好;或者一些心理需求:挣钱、玩乐、消费......
四、认知框架

——孤独的认知基础

人必须生活在一个可理解的世界中,否则内心便会动荡不安,无法平静地生活。因此,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诠释世界的认知框架

我们习惯于以视觉来认知世界,以“客观”为荣耀。

西方理性主义所强调的客观,是一种“外部的”观察者视角。但另一方面,西方的环境氛围,却是“内部的”——崇尚个人主义。这便形成了一个平衡的“点线面”结构。这大概便是荣格所说:
自身的原型(archetype),是“曼陀罗”(mandala),或不可思议的圆圈,它象征着自身对完整和统一的渴望(Jung,1973)。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却有点不同。东方世界是通过学习西方思想走入现代的。然而,环境的氛围依旧非常传统,这就变成了两层的外在构建。当个体的心理资源完全分配到外部时,便形成了“外实内虚”的状态.......空心

为了避免内心存在感的”塌陷“,便需要往里填充一些东西——人际互动、爱好、金钱、知识、娱乐、消费、刺激......

我想,这是孤独在认知层面的基础。

最后,

不要害怕孤独。孤独能提供一种驱力,如果因此感觉到不舒服,尝试将这股“不舒服”作为一种心理动力,去挖掘自我的真正内在,探究适合自己的生活状态。

“孤独”是一种来自社会的定义,一种“他者”的视角。然而,内心世界是人的真正王国,人,要做内心世界的王。
参考资料:
1、《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2、《恋地情结》,段义孚
3、《文化人类学(第10版)》,威廉.A.哈维兰
举报/反馈

寻迷之旅

80获赞 15粉丝
无法被定义者。擅长以入微的视角切入这个世界。旅居十一个省,从多种人居环境(城市、乡村、草原、沙漠、高原)中阅读空间,在两百个博物馆里阅读时间,在精神空间里埋下一坛新酒。现在开始读一点书,写一点感悟,揭开坛子……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