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医生,是链接一线临床需求和新技术转化应用的枢纽。中国医生有着非常优良的传统,大医精诚的内涵也在时间浪潮中历久弥新。他们不应是困在论文、晋升等事务中的模糊面孔,而是修医术致精微、修医德怀仁心的时代英雄,也是医疗这一囊括了科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复杂体系的中枢环节,更是围绕提升医疗质量和普惠性目标所构建的创新链条上的核心主体。经济观察报作为中国健康事业的观察者、记录者和推动者,将持续为读者呈现致力于医疗创新的大医生和他们的故事。
这是本专栏的第十八篇,主角是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骨科医学中心主任杜启峻。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铃 “我既是香港医生,也是深圳医生。”
操着一口“港普”,治疗成骨不全的香港专家杜启峻向经济观察报讲起他的工作日常:
凌晨5点多起床,到离家不远的香港大学玛丽医院门口等专车。一个多小时车程里,他搭乘跨境巴士经过青马大桥、屯门公路、深圳湾大桥、腾讯总部大楼等标志性建筑,抵达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港大深圳医院”)。
早上8点,正式开启一天的工作。查房、出门诊、做手术、参与医院重大会议和讨论,下班后再搭车返港,晚上8点左右回到家人身边。
杜启峻是港大深圳医院骨科医学中心主任。2012年之后,他从香港来到深圳工作,在深港两地跑就成了常态。和许多来内地行医的医生一样,杜启峻的家在香港,病人在广阔的内地。
半夜赶回深圳手术
一天,杜启峻从深圳回到家不久,接到患者电话,那是个成骨不全的小女孩,摔倒致股骨颈骨折,必须在6小时内完成手术,否则可能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情况紧急,杜启峻立刻出门。夜里10点钟,常走的深圳湾关口即将关闭,他只好乘巴士去另一个较远的关口,过关后再打车去医院。
凌晨1点,杜启峻赶到手术室。为确保手术顺利,术前,他专门与国际知名专家交流了新的治疗方案。凌晨5点,手术顺利完成,杜启峻累极了,顺势躺在一旁的手术床上睡着了。
十一年前的杜启峻无法想象这种忙碌。
1999年,从香港大学毕业后,杜启峻供职于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这是香港最负盛名的医院之一。从家到医院车程就5分钟,杜启峻一周出两天门诊,看60位病人,手术量不超过10台,收入丰厚,生活稳定。
2012年,港大深圳医院开业,杜启峻应邀“北上”,希望把香港的医疗模式带来内地。在新医院,他负责儿童骨科,同时开拓成骨不全症的治疗工作,成立了中国南方最大的成骨不全治疗中心,将香港成骨不全医疗管理模式引入内地。
在深圳,杜启峻每天都有手术,团队一天的门诊量比过去一周还多。具体到成骨不全这种罕见骨病,过去他可能一年只能做一两例,在深圳,他每年都会做一百例以上,“这对一个医生的成长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
对于新医院、新医生来说,取得病人的信任是第一道关。
到深圳医院报到第一天,杜启峻在崭新、空旷的院区散步,他默默想,“我在这里做一辈子都可以”。
很快,杜启峻迎来了第一个小患者,那是个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婴儿,需要尽快手术治疗。他用蹩脚的普通话和家属反复沟通,好不容易说服了孩子父母,却遭到了孩子爷爷的反对。老人家问他,你今年几岁?这样的手术你做过多少例?
“40岁”“香港岛的这类婴儿都是我做的手术”,杜启峻的回答没能打消老人家的疑虑。虽有些受挫,他还是给团队同事鼓劲:“只要用专业去感动患者和家属,我们总会有第一例手术的。”
成骨不全手术难度高,能操作的医生属凤毛麟角。2014年前后,有些病友在患者群里讨论起杜启峻,“有个香港来的‘骗子’,自称可以做成骨不全手术。”
为了一探究竟,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特意派了4个人去香港“调查”杜启峻。见面的一个上午里,杜启峻带大家参观了玛丽医院,还被追着问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问题。这之后,他取得了内地患者组织的完全信任,新病人开始源源不断地被介绍过来。
让“瓷娃娃”站起来
许多孩子见到杜启峻的第一句话是:“医生,我能走路吗?”
成骨不全症是一种遗传性骨疾病,病人的骨头像玻璃一样脆弱,一生中骨折次数少则几次,多则上百次。因为身体不禁摔、不禁碰,甚至打个喷嚏都会骨折,病人被称为“瓷娃娃”。因为骨密度低下或骨折,多数“瓷娃娃”下肢骨骼会畸形,他们走不了路,需要终身坐轮椅。
因为病症罕见,很多患儿家长经常跑遍全国都找不到合适的医生。很多年里,中国南方没有任何一家能开展成骨不全治疗的中心,直到杜启峻团队出现。
到内地之前,杜启峻也从没见过那么多的“瓷娃娃”。
怡怡就是一位“瓷娃娃”,出生时,护士拍了拍她的屁股,没想到这轻轻一拍,她的骨头就断了。到8岁时,怡怡全身骨折已近40次,有时在睡梦中也会因骨折哭醒。妈妈想,女儿可能走不了路了,只能一辈子瘫痪在床上。
绝望之际,怡怡被送到港大深圳医院。2017年,经过两次下肢矫正手术治疗后,怡怡不仅能站起来,还能在支具的帮助下行走。
成骨不全有很高的脊柱侧弯发生率,医生必须持续关注患者的脊柱发育情况。一次,杜启峻发现怡怡的脊柱出现了侧弯加重的情况,脊柱从90度变为了120度,这会导致心、肺功能下降,甚至可能影响生命,“不能再等了,必须进行脊柱矫正手术”。
成骨不全合并脊柱侧弯,手术复杂且危险。相比骨质正常的患者矫正手术,要把怡怡变弯的脆弱骨头掰直,难度会高数个量级。为确保手术顺利,杜启峻和医院成骨不全多学科团队一起,经过两个多月的讨论和研究,为怡怡打造了一套专属手术方案。最终,怡怡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当一个不能走路的患者重新站起来,走在路上朝杜启峻打招呼时,这就是他最开心的时刻。
杜启峻记得一对从张家界来的母子,母亲拄着拐杖,身高仅一米左右,孩子才5岁,已不能行走。母亲带着孩子走路到村口,一路换乘大巴、火车、公交车,耗时两天两夜才到深圳,她只希望孩子能重新站起来。
从千里之外找来的病人太多了,2015年之后,杜启峻每年都会去西藏、云南、广西等省份的偏远地区义诊。
十一年里,杜启峻联合医院多个学科提升技术、改进治疗方案。过去,内地多以钢板来治疗成骨不全骨折,但“瓷娃娃”体内的钢板末端容易断掉,这时若再加长钢板,会是恶性循环。杜启峻把港大医学院的微创矫形技术引入内地,通过直接把“髓内钉”穿入骨骼,减少切骨并保持供血技能,帮助骨骼恢复强壮。
(杜启峻运用微创矫形技术改善治疗 受访者供图)
“瓷娃娃”们想要站起来,也需要更有尊严地活下去。
28岁的小金在港大深圳医院做过3次双下肢矫正手术,目前状况良好。她希望能像正常人一样当妈妈,但因担心遗传和身体问题,一直不敢备孕。
杜启峻和多学科团队的骨科、产前诊断科、生殖医学科、妇产科医生一起为小金做了全面评估,确认她的身体条件可以承受怀孕的过程。2022年9月,小金在多学科团队支持下开始备孕,2023年3月,在辅助生殖治疗下,小金获得健康胚胎并成功移植着床。医生们全程跟进着孕育过程,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早上是深圳人,晚上是香港人
到深圳工作,总在路上奔波,陪伴家人的时间就被压缩了。起初几年,陆续有医生选择离开。
“坦白说,我也打过退堂鼓。”杜启峻对经济观察报记者打趣说,自己一度有被“骗”的感觉——“来之前老板就说,‘很快的,只需要从玛丽医院到铜锣湾的功夫,你就已经到了深圳了’。”
近几年,变化在慢慢发生,杜启峻看到,从香港岛驶向深圳湾畔的跨境巴士、列车上,医生乘客越来越多了。
在杜启峻赴深行医之初,粤港澳间的跨境医疗合作才刚刚开始。2010年底,原卫生部发布《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在内地短期执业管理暂行规定》。两年后,原卫生部又联合商务部印发《关于香港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医疗机构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以独资或合资合作形式设置医疗机构。
2019年之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从这之后,广东省与香港、澳门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合作更深、更多了。
截至2021年底,港澳在粤开办的医疗机构有34家,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全国医师资格考试获得内地医师执业资格证的有432人,港澳医师通过短期行医方式在内地执业的有273人。
2021年8月,37人成为内地首批获得“正高”职称的港籍医生,杜启峻是其中之一。
和其他“双城”医生一样,杜启峻一面了解内地的医疗环境,和经验丰富的医生交流学习,一面把香港的医疗技术和理念、自己在国外学习到的技术带到内地。
(工作中的杜启峻 受访者供图)
14亿人口,给杜启峻带来丰富的病例。对于一些罕见骨科疾病,在香港可能一年才看到一两个,在深圳的十年里,他每年主刀的手术从数十台上升到上百台,光是成骨不全,他就治疗了上千人,港大深圳医院成骨不全治疗中心也成了中国南部收治“瓷娃娃”数量最多的机构。
杜启峻也是2021年以来实施的“港澳药械通”政策的见证者,这项政策将香港、澳门长时间使用的临床急需药品及医疗器械不断带到大湾区内指定医院。作为这项政策的全国首个试点医疗机构,截至2023年9月,港大深圳医院已获批20种药品和11种器械,惠及2096人次。
“我是第一个申请到这个‘港澳药械通’的医生”,杜启峻介绍,团队曾将一款在玛丽医院已应用十年的遥控生长棍带到了深圳,它可以大大减低早发性脊柱侧弯患儿的手术次数,令患儿可轻松地做骨延长和矫正的手术。
杜启峻每周在深圳工作的时间,慢慢从一两天延长到三四天,2016年之后,他几乎所有工作日都在深圳。新冠疫情期间,他长居深圳,每年只回家两三次。
2018年,因为在成骨不全症治疗方面的贡献,杜启峻被授予香港人道年奖。2022年,港大深圳医院成骨不全多学科治疗中心被评为“感动香江团体”。2023年,杜启峻团队又拿到了由蔻德罕见病中心颁发的中国在罕见病领域设置的第一个奖项“金蜗牛奖”。
眼下,杜启峻又有件开心的事:他牵头拿到了2025年国际成骨不全大会主办权,这是大会设立30余年来首次在亚洲举办。
“如果不是来到内地工作,我不会有机会遇到那么多患者,也根本没机会把经验分享给国际专家们。”杜启峻告诉经济观察报。
(文中怡怡、小金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