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除担忧、害怕等负面情绪,生活就能自然顺利,资源、机会会自然而然地来到面前?
买东西不看价格,只选自己喜欢的,就能消除财富匮乏感?
身心灵社群中知名KOL“学霸猫”通过社群运营与卖课等方式宣传一种名为“零极限清理法”的心灵疗法。
在该社群中,“零极限清理法”被应用于财富、婚恋、健康三大问题上。报道标题中所说的“从裸辞到负债百万”,是指“学霸猫”课程宣传过度消费、“克服对金钱的恐惧”、用大量“金钱的流动”来获得“能量扩张”的做法。
接受了这一逻辑的部分学员开始践行“不看价格、只看心不心动”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有人一天之内刷了10万元,有人在“学霸猫”的劝说下开新的信用卡买下一只几十万元的手表,还有不少人跟着“学霸猫”去同一家店里买手镯……
美国社会学家芭芭拉·艾伦瑞克(Barbara Ehrenreich)在《与身体为敌》一书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后期,“正念”的概念在心理学家乔恩·卡巴特-津恩(Jon Kabat-Zinn)的两本畅销书中首次提出,他曾接受过禅宗训练。
艾伦瑞克发现,21世纪初开始,加州湾区的有钱人热衷于在山间的佛寺放松,花上几千美元过个周末,给僧人干干体力活,佛教(或改良过的佛教)成为了白人中产的某种阶层标志。而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正念真正作为一种“运动”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当挥汗劳动不如坐收利息时
正念成了人心不走向疯狂的救赎
日本记者斋藤茂男在《饱食穷民》中记录的,1980年代的日本年轻白领争相参加价格不菲的领袖、自我启迪等心灵类培训课程的状况。
斋藤茂男认为,当时正是日本“泡沫经济”如火如荼,整个社会陷入竞争狂热的时代。在竞争和生产效率至上主义的压榨下,许多职场人希望得到喘息和心灵宽慰、抒发心底无可名状的失落感,正是因为如此,那些苦恼于“不会珍爱自己的人们”参加上述课程,通过这种在外人看来有悖常理的感情体验来重新爱上自己,享受其中的快感。
在他看来,当人们被时代大潮追逐着向前奔跑,没有丝毫喘息,身心的疲劳就会不断积聚;而当土地与房产导致的“泡沫经济”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在这样一个挥汗劳动不如坐收利息的社会,人心没有不走向疯狂的道理。”
正念和冥想本来是不差钱的城市中产在用一种“把心灵当作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的态度来采用冥想/正念实践。但到今天,事情好像已经变味了——有一部分年轻人在生活中深陷某种困境,而一些人打着身心灵的旗号,拿捏住了他们的心理脆弱之处,对他们予取予求……
一切问题根源在于我们的头脑
人有太多欲望同时也很脆弱
哲学学者贾斯汀·E.H.史密斯(Justin E.H. Smith)的《理性的暗面》,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就是:非理性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一个特征。
书中写到了西奥多·阿多诺于1950年代研究过《洛杉矶时报》的星座运程专栏,根据阿多诺的观察,星座运程于20世纪中期在美国出现,于是某种新世纪文化雏形并表现出某种微妙的法西斯主义倾向。
“因为在试图回答生命的深层问题时,这种文化采取的是服从抽象的权威,而不是尽力用批判的方式理性地生活和进行选择。”
阿多诺注意到,星座运程的读者会自我辩解说,自己并不是真的相信这些东西,而是当作一种消遣和娱乐在阅读它。但在他看来这更糟糕,“因为这是明知道抽象的权威不存在,还要听信它。”
人因为有太多的要和求而不得,所以原本理性的头脑会因为这些想要和得不到造成的巨大的心理落差,而导致内心受挫,当内心极度不平衡、极度压抑的时候,就会想要找到一个快速释放压力的出口。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进行身心疗愈的人都是科技从业人士。且女性居多。因为相较来说,女性在社会生存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在面对生活、家庭、工作的多重关系的平衡中更能体会到什么叫做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写在最后
从短期来看,“零极限清理法”(心灵疗愈)给很多人带来了一些内心的平静。但现实生活中,大家真的因为“零极限清理”而生活得更好了吗?
非理性作为人类社会存在不可避免的特征之一将会长期与人类共存。金钱游戏,消费主义,长期不顾后果的自我满足真的是人生困顿的出口吗?
在“心总不会出错”的前提下,裸辞、负债、被骗的人越来越多,但“金钱流动,财富扩张”的理论,又创造了一种即便负债被骗,生命也尽在掌控中的幻觉……
当现实世界的人被赋予了“灵性主人格”以后,再也不能和跟现实中生活中的自己和解的时候,身心疗愈的意义又在哪儿?
委屈、郁闷、受伤害、求而不得、无可奈何……
负面情绪一如非理性一样,是所有人无法根除的存在。寻找出口、化解负面情绪同样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面对的课题,但更加行之有效的方式或许是与其共存的同时逐渐减弱,而不是完全割裂式的跳脱出现实生活,进入到另一个乌托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