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焦虑的父母。
这句话还真有数据支撑!
有关国民抑郁健康数据显示,国内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20%,在抑郁症患群体中占比达30%。
更为令人焦心的是,这些患病孩子中的50%是在校学生, 其中又有77%和69%的学生患者在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中易出现抑郁,63%的学生患者在家庭中感受到严苛/控制、忽视/缺乏关爱和冲突/家暴。
另据数据显示,抑郁症患者中的女性占比高达68%!
在调查中,分别有86%和68%的患者认为:引发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是情绪压力和家庭亲子关系。
另据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父亲或母亲患上焦虑症,那么孩子的焦虑症患病率是正常家庭的7倍。
这一组组数据告诉我们,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大多都有一个问题父母,甚至更多时候表现在抑郁或焦虑的妈妈身上。
由于女性的性别特征,决定了妈妈更容易在压力下产生焦虑情绪,比如为孩子的未来担忧,即使孩子聪明学习也不差,妈妈也会时刻感到危机和焦虑;为孩子的安全担心,给孩子过度保护;甚至更多时候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焦虑。
研究表明,压力会在某个特定人群中传播,影响和感染其交互网络中的每个人。同样,某个家庭成员也可以在家里传播焦虑,直到全家每个人都处于崩溃的边缘。
这种来自于他人传递过来的情绪、焦虑等压力,我们称之为“二手压力”,它比自身产生的压力还要持续得更久。因为这种并非来自自身的压力,更让你无法掌控,而失去控制感的压力会更大。
为什么孩子成了二手压力、二手焦虑的最大受害者?
这是由于压力传播的原理所决定的:
①杏仁核感受到了威胁:孩子在其他人身上发现了焦虑、恐惧、愤怒和沮丧。比如上班的妈妈压力很大,孩子会从妈妈的叹气声、沉默不语乃至锻炼的汗水中感受到恐惧和焦虑。
②前额皮质中镜像神经元让孩子观察并学习和复制了来自父母的焦虑。孩子看到什么,将会成为什么,这个过程其实从他的婴儿期就已经开始了。
③即使你想隐瞒你的焦虑,但孩子依然会感受到。
所以,虽然妈妈都不想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孩子,告诉孩子“我没事”,但孩子依然会感受到妈妈的焦虑和压力,并且会加以联想和反馈:妈妈又生气了,肯定又是生我的气!
这就是问题,孩子感受到了压力,而他不成熟的压力解释功能会更加混乱,认为都是自己造成了这一切。
脑科学知识告诉我们,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要到30岁左右才能发育成熟,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根本无法正确理解和掌控父母传递给他的压力,只会让他惊慌失措,压力巨大、脾气暴躁,无法走向自主成长。
所以,为了你和孩子的健康生活,请不要那么容易焦虑,更不要将你的而焦虑展现在孩子面前,转嫁给他。
那么,妈妈应该怎么做,才能不做一个家庭焦虑源,让自己甩开焦虑呢?
1、森田疗法:接纳自己和孩子
著名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提出的“森田疗法”强调:只有在真正完全地肯定并接受现实的基础上,人们才有可能对自身及其周围的环境进行客观评估,并正确地回应现实。
其实,妈妈焦虑的根源,往往是无法接受现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害怕孩子成为第二个自己,从而把焦虑传递给了孩子。
所以,使用接纳性信念,接受现实和真实,接受不完美,接受真实的孩子,才是一个妈妈应该做的。
当父母真正接纳了孩子的现状,充分认识到孩子的行为正是自己的不当教养所导致的时候,父母的焦虑才能有所缓解,孩子的改变也才能真正开始。
2、消除焦虑三步法
这里也给大家推荐一个消除焦虑的小技巧。
第一步:当你焦虑时,请拿出一张白纸,把你焦虑的问颗写在纸上,比如,"我总担心自己失业""我怕孩子不能适应社会""我莫名其妙地冒出一些讨厌的想法".....
第二步:全部写下后,再逐一分析这些焦虑有什么原因,思考它对事情的发展有没有好处,并写在纸上。一般你会总结到这一点一越是焦虑,事情反而越糟糕。
第三步:想更好的办法。
比如,既然焦虑失业会更糟,那么我安下心来工作才是最好的办法;既然越是为孩子的前途感到焦虑,越是让孩子有负担,不如把"不管"当作"最好的管"。(把你想到的这些也写在纸上。)
重复几次,你会发现你已经远远地把焦虑甩在身后了!
最后,提醒父母家长们,为了孩子,请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从接纳自己开始,真正地接纳孩子吧,别让自己成为家庭的“焦虑临在”了。
我是风起堂讲教育(在编教师14年、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10多年在编教师和家庭教育实操经验,多平台原创优质作者。专注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成长、内驱力养成,帮助您不打不骂、不吼不叫地提升孩子自主、自信、自律的学习和成长内驱力,形成自驱型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