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九派新闻综合】

10月18日下午,曹林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刊文《写了20年评论,我回母校教书了!》透露:“是的,当了20年媒体评论员后,我回母校教书了。离开中国青年报这个亲爱的母报,回到我亲爱的母校母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当一名教授,将后半生献给新闻教育和评论研究。”

文章中曹林表示“我可能已经完成了作为一个媒体评论员的职业训练和写作使命,这时候回大学任教,将自己的实践和所学传授给更多学生,会比在媒体写出一两篇评论,更有价值。”

公开资料显示,曹林,1978年生于江苏江都,2003年开始时事评论写作,2004年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加盟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版,在国内数家媒体开有时评专栏,在国内十数家媒体开有评论专栏,多家电视台特邀嘉宾,多次获中国新闻奖,著有《时评写作十讲》、《拒绝伪正义》、《不与流行为伍》。曾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数十所高校作过讲座。

全文如下:

是的,当了20年媒体评论员后,我回母校教书了。离开中国青年报这个亲爱的母报,回到我亲爱的母校母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当一名教授,将后半生献给新闻教育和评论研究。其实我的工作调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写下这个标题时,仍有一种“回家”的欣喜,这就是母校对一个学子的感召力。

在一个单位、一个岗位、一件事上干了20年,对一个传统老报人来说,不算什么,他们很多人把一生都献给了一家单位,从毕业干到退休,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但对当下的一些年轻人来说,可能无法理喻,一家单位一份工作能做20年?海运仓2号,就有这样的吸引力,让人以在这个地方工作为荣,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属。工作调动有一段时间,可现在讲课提到中青报的报道,仍习惯性地称“本报”。向别人介绍时,无意识中报社名字仍会脱口而出。

那是发自内心的认同,一种报格已经在耳濡目染中融入个人心灵和人格,才会产生的精神故乡眷念感。这20年,我的名字已经跟这家令人尊敬的媒体深嵌在一起,密不可分,我的成长,我的代名作,我的声名,外人对我的认识,都贴了媒体生命的标签。我仍记得20年前,毕业面临选择时,在众多不错的工作中坚定地选择了这里,李方老师把我领进门时的场景历历在目。我仍记得我写的第一篇头版评论《我们看着日本,世界看着我们》,报社敢于给年轻人机会,让年轻人在大事件和关键事务上去锻炼自己的评论智识。我仍记得,当我的评论在舆论场上引发讨论,川总和坤总是怎样小心翼翼地鼓励和保护我。好大一棵树,这里的文化就是这样,给年轻人机会,让他们闯自己的江湖和职业地位,让他们自由伸展,领导的职责不是“当官”,而是用力给年轻人、给好内容撑开一片天空。

其实这些年,我一直在几所中国顶尖的大学兼职教授新闻评论的写作,写评论之余,教评论,研究评论,这几种工作毫无违和、互相成就。当我看到学生的课堂写作评论得以发表,引发不小的影响,获得某个大奖时,那种成就感,真比自己的文章发表和获奖大多了!每当受到这种成就感滋养,沉浸在这种快乐中时,就觉得,自己越来越适合当一个老师了。我可能已经完成了作为一个媒体评论员的职业训练和写作使命,这时候回大学任教,将自己的实践和所学传授给更多学生,会比在媒体写出一两篇评论,更有价值。新闻学界和业界是一个密不可分的专业共同体,我从事这个职业20年所积累的经验,应该反哺给培养我的学院,用新闻实践滋养新闻教育。

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母校母院的邀请,回到常让我魂牵梦萦的森林大学。我热爱这里,这是中国最好的新闻学院之一,这里有我敬爱的师长和兄长,这里有最好的一群新闻传播学老师,这里有无数个喊我“学长”“师兄”的年轻人。我爱我的母校,不只是她是母校,更重要的是那种精神契合与认同。我在多本书的致谢和多个演讲中提到至今仍让人深受触动的事,我也常常跟学生们讲,让他们感受可敬的大学精神:

想起上世纪90年代末办校园报刊,尖锐的评论引发争议,甚至带来一些麻烦。何锡章教授、吴廷俊教授顶着压力保护着生,把可能被“大帽子”吓得战战兢兢的学生紧紧地护在身后。我还记得吴老师在学院大会上力挺学生时说,我们教授们应该反思,是不是学生所批评的那种水货教授?学生有这样的批评精神,是我们学院的光荣。这种包容和鼓励,需要多么宽广的胸怀。

10年前,学院30周年院庆时,我有幸作为校友代表发言,我说,我从业这些年,批评过不少公共部门和大学,但一直不忍心对母校下口,没批评过母校。当时的校长李培根院士后来讲话时呼应了我这段话,说,曹林校友说,不忍心批评母校,对母校下不了口,我想说的是,如果母校有问题,也应该去批评,我们以培养出能够帮母校挑问题、客观公正地批评母校的毕业生为荣。前段时间回母校与李院士聚会时,还聊起这段对话,李院士笑得很开心。20年的时间,我离开大学后,认识了很多人,走了很多路,历尽千帆,足够忘记很多事,但这些,会永远留在我们脑海里,成为知识和精神生命的一部分。如今,这种精神又感召着我回到母校,作为一个游子,有幸回到和融入这个共同体,延续这种精神。

有篇常被翻出来转发的经典的文章,盘点改革开放后6位令人尊敬的大学校长,一共6位,武汉就有三位:武大的刘道玉校长,华工的朱九思校长,华师的章开沅校长。一个地方出3个名校长、大师校长,不是没有理由的!包容创新的教育氛围,重才惜才的城市精神,不拘一格降人才,总能开风气之先。

我总觉得我一直没有“离开”媒体,没有离开新闻,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写评论、教评论、研究评论,评论是我呼吸的方式,是我“跟中国以及世界的时政、思想、文化现实发生有机联系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新闻理论和研究离不开实践,我仍将保持评论写作习惯,为改革鼓与呼,为推动社会进步努力,为学生作一个写作实践的示范。

(来源:九派新闻综合自当事人账号)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举报/反馈

武汉大小事儿

10.5万获赞 1.7万粉丝
武汉本地水电气、交通天气,一号全知道。
武汉本地资讯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