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各位小伙伴儿大家好呀。
好久不见,我是明天心理的主创“明天”。
随着这几年我的咨询经验的增加,讲座次数的增多,相比之前我感觉自己又成长了不少。
于是这一次我准备好好的和大家聊聊那些让家长们头疼的“沉迷网络、游戏”的话题。
本篇文章分为两个大部分:
一,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看待沉迷问题的思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依赖网络、游戏;网络、游戏导致人沉迷的生理、心理机制有哪些?)。
二、应对网络、游戏沉迷的解决办法(三个方向:情感、心理资源、认知广度)。
在聊这个话题前,我想给大家一些小小的嘱咐:
1、正如我们标题上写的那样,许许多多的孩子情况是沉迷,而非“成瘾”。
“瘾”字带有病字旁,所以它更多可能和疾病相关。
并且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便把“游戏成瘾”纳入了精神疾病的范畴。
精神疾病一般都会意味着,情况超出了当事人的自我控制范围,但沉迷则可能说明当事人的自制功能还在,只是没有被很好的调动而已。
因此我们用沉迷来替代成瘾可能会比较合适,尽量避免贴标签。
2、沉迷网络和游戏背后,一定会有原因作为驱动力。
因此我们不必将手机或者其他电子产品当做洪水猛兽,而是去探索背后的原因,这样我们干预的方向就不容易出现偏差。
不然我们只关注了表面的电子产品,而忽视了深层次的原因,那么很可能导致我们在处理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会困难重重,矛盾突发。
3、并不是只要孩子玩儿电子产品,打游戏都是沉迷行为。
同样的,父母应该要具备基本的自信,本质上父母不可能被一个没有温度的机器代替。
如果确实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需要思考,是不是我们没有将父母这个角色的特质和温度充分的发挥出来?
有了这三点小嘱咐,我们接下来就好好的聊聊“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1、什么原因导致的孩子开始依赖电子产品?
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呢,我们尽量尝试去追根溯源,建立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思考路径。
要弄明白“为什么一个孩子会沉迷于网络和游戏?”,我想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对啊,为什么他会沉迷在网络和游戏中呢?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人一生下是不会对网络和游戏沉迷的。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思考,到底是在什么阶段的时候,他会有可能沉迷网络和游戏呢,或者什么时候开始,他越来越依赖网络、游戏了。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回忆:“好像我们开始发现孩子沉迷网络和游戏的时候,是因为他开始出现一些状况了”。
比如:
孩子脾气越来越大,亲子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问题了。
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开始和父母发生各种矛盾了。
孩子学习开始出现明显的问题,学校老师开始叫家长了。
父母在孩子面前越来越没有权威感,开始喊不动孩子了。
孩子似乎越来越不需要父母了,父母的存在感越来越弱,开始产生明显的“丧失控制”的感觉了。
等等诸如此类的情况········
这么一看就会发现,很可能孩子是出现问题了,我们才发现他好像沉迷网络、游戏的。
而这个问题到底是不是网络或者游戏导致的呢,我们不得而知,还得继续的探索下去。
我们在继续探索的时候,每个孩子的差异性就体现出来了:
有的是因为更早的时候亲子关系中,情感的缺乏,导致家庭(亲子关系)、社会支持(人际关系)不足以满足内在精神需要,最后孩子通过游戏的方式建立自我满足的渠道。
比如,很多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关注、理解、重视和尊重,后来他发现网友们可以和自己更好的共情,可以理解、共情自己,于是这样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后,孩子会觉得,网络是比家庭更加有温度的。
有的呢,可能是因为长期的压力太大,在高压下没有更好的办法自我释放,或者没有时间去缓解,因此更加渴望获得轻松和快乐。
这时候游戏和网络就成为了非常好的选择(后面我们会解释为什么游戏和网络那么的吸引人)。
比如有的孩子,一开始被严格的控制接触电子产品,太过于关注学习,有可能会导致压力过载,产生报复性享乐行为。
比如一些青春期的孩子会在某一阶段,非常的依赖电子产品,并且在享乐和愧疚的矛盾状态下沉迷下去……
一些刚刚上大学的小伙伴儿经过高中高强度的学习和严格控制后到大学的自由环境,开启的摆烂模式;
比如工作繁忙累、作息紧张的时候大人们也会天天想着放假,或者开始摸鱼,寻找轻松·········
再者,或许一开始家里就会有一个“榜样作用”,一个爱打游戏的爸爸,一个常常抱着手机的妈妈等等。
在这样的榜样中,孩子最开始学会了使用电子产品(包括电视、平板),最后发现可以通过电子产品来获得快乐和陪伴,因此电子产品就成为了一个替代的“爸爸妈妈”。
当然,除了以上的原因之外,还有诸多的因素,比如一些突发事件和挫折导致的回避型行为,可以通过电子产品来缓解自己的痛苦;
一些创伤(学习挫败、关系破裂、校园欺凌、人际关系糟糕等等),导致的孩子需要通过电子产品来扩大关系圈,寻找更多的关系支持、理解(网友、游戏中的朋友、共同兴趣爱好等);
也有一开始,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就源自父母的“省事儿”。毕竟孩子在电子产品面前就不吵不闹。
或者有些是因为群体影响,大家都玩儿,自己不玩儿就和朋友没有话题和共同爱好;
再或者大一些的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就是为了给父母看的,只是最后没有把握住度········
比如,之前有为小伙伴儿给我说:“每次我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他们都不陪我玩儿,两个人都看手机,于是我就当着他们的面玩儿给他们看········”
等等原因我们就不一一的列举了。
你看,导致孩子一开始依赖电子产品的原因有很多很多,我们需要去探索出我们的孩子是因为什么导致的沉迷的?
为什么他们就会沉迷手机呢?
大部分外部行为的背后,都会有确切的原因作为驱动力,而这个原因在这个行为上是有合理性的。
也就是说,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这个行为有具体原因。
有理有据的行为一般我们就认为就是“合理”的行为,也就是可控的行为,只是并不见得合适而已。
找到合理性的原因,我们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摆脱沉迷网络和游戏。
而一个行为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一定是因为在这个行为的背后当事人可以持续的获得心理满足。
为了方便我们探索他行为背后的“合理性”原因,我们可以问自己两个这样的问题:
他们到底能够长期从网络和游戏中获得什么。
如果没有网络和游戏,他的世界会是怎么样的?
这样问下来我们可能会得到这样的一些答案:
他们好像经常和网友打电话、发信息,好像他们真的能够从网络上获得情感支持,获得关系满足。是不是父母真的有些忽略他的感受和需要了,所以他需要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关系和关注?
他们好像一直在刷视频,还不停的咯咯咯笑,是不是现在的生存环境有些压力,他需要放松一下?
他们好像一直在打游戏,并且不停地充值,好像游戏的进阶对他而言很重要。是不是现实中他感受到的存在感、价值感有些低,因此他需要在游戏中建立自信和找到存在感和价值感?
再或者,他的学校关系、同伴关系有些糟糕?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们好像有了电子产品后,不但不和父母沟通,还把房门关上,看起来和外界隔绝了联系。是不是现实的世界对他而言是非常难以面对和糟糕的?因此他需要找个封闭的地方把自己藏起来,然后在这个安全的空间里寻找快乐?
他们好像一在家就需要拿着手机,只是不和父母有过多的沟通,但是朋友关系还不错,和其他人的关系也还可以,在外也挺有礼貌的。是不是我们的亲子关系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我们在家里没办法提供更多的情绪和情感价值?
也许我们还能发现更多的原因,并且开始产生思考,这会便于我们更好的剖析孩子沉迷背后的原因和问题产生的路径。
接下来我们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他们没有了电子产品,他们的世界会是怎么样呢?
爸爸妈妈好像都去上班了,他们好像又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好像朋友也不多,好像除了学习,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好像没有电子产品后,他和他的朋友就没有了话题,好像他的世界一下子就会变得非常的空白······
好吧,那我们分析了以上的原因后,我们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会不会觉得,好像他会依赖网络、游戏是有那么一点道理的?
这只是第一阶段,我们需要探索的内容,这个内容呢不是为了让大家去认可孩子的沉迷行为,或者放纵这个行为的存在。
而是为了让大家更加的清晰明了的看见,这个行为背后的合理性。
要解决一个已经存在的问题,那么我们了解这个问题产生的合理性原因是非常关键的。
举个例子,一个孩子成绩很差,于是老师和家长各种监督,各种督促,最后效果都不理想,搞了半天,是因为孩子近视,看不清黑板,所以只需要配一副眼镜就好了。
所以,你看探索合理性有多么的重要,对吧。
因此,很多时候面对孩子身上的原因,我们可以尝试这么想:“如果他这个行为是合理的,那么可能会因为什么原因导致呢?”
然后,我们在想想,如果我出现这个问题,我可能会因为什么原因?
如果我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网络、游戏上,那可能是什么原因?
不管我们得出什么答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这样尝试换位思考的思维本身就一个解决问题的思维了。
而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来教育和职责的思维。这样一来,我们解决问题的概率会大很多很多。
否则,面对一昧的“有罪论”,大部分孩子更可能是对抗、反抗、攻击性行为。
其实不仅是孩子,大人们也会有这样的反应的,想象一下有个人一上来就指责你、批评你,就算你确实觉得自己有些问题,也不会那么容易就服了吧。
如果你这个问题,还和这个说你的人有关,你不和他吵起来,我都算你是脾气好的。
好了,我们话说回来,我们去尝试理顺了一些处理网络、游戏沉迷的思路后,我们接下来还要来探索,为什么,网络和游戏那么吸引人?这里面有些什么生理、心理机制·······
2、网络、游戏吸引人的原因可能是无法抗拒的。
一个事物之所以会让很多人沉浸在里面一定有着它独特的原因。
那么网络、游戏对人的吸引有着什么独特的原因呢?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对于我们大人来说,网络和游戏在我们的生活中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为什么我们大人仍旧也会熬夜看手机,刷视频?
似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接触外界的方式在逐步的增多,接触到的信息在不断地增大,网络可以帮助我们满足自己对外界的好奇心,让联系越来越简单和便捷,可以将我们空闲的时间填充满,甚至很多时候让我们忘记时间,沉浸在其中。
而游戏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竞争环境,让我们在其中肆意的挥洒自己的期待和满足需要,也能够缓解我们的压力。
而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的游戏过程,可以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里“重新来过”,随时的获得快乐,输了再来一把就是了。
在这样充满竞争和价值感体现的场景下,又可以短时间“重新来过”,这是很符合我们的大脑运行机制:用更加轻松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期待。
那么接下来,我们再尝试来从生理基础的方向来探索一下为什么网络、游戏容易让人依赖的原因。
2.1,注意力形式对电子产品吸引力的加持!
人的注意力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就像我们在河里逆水划船一样,需要刻意调动力量来挥动双桨,这是一种需要我们刻意调动能量来进行的一种注意力方式,比如学习、工作、写文件、做作业等等·····
无意注意:就像我们在河里顺流而下,不需要花什么力气就可以乘船而下,这是一种不需要刻意调动太多能量的注意力方式。比如,看电视、刷视频、听音乐、打游戏等·····
所以你看,一般一个小孩儿看电视、看动画片能够安静的看一下午都不觉得累,但是你让他写作业,十分钟他可能就扛不住了。
这就是因为两者运用的注意力形式不一样,看动画片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和注意力跟着画面、声音就进行下去了,不需要花费太多力气维持。
而做作业的时候,就需要我们刻意的调动自己的能量,需要持续的维持,消耗的能量也就越来越多。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更加容易沉浸在电子产品中,时间飞快而逝,不会觉得太累,而工作时却觉得消耗巨大的原因之一。
所以,很多时候孩子沉浸网络和游戏,还是非常情有可原的,比竟能够用最少的能量消耗来获得最大的快乐,这简直太吸引人了。
我想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把网络和游戏成瘾比作精神鸦片的原因吧。
我想经常打游戏的爸爸或者追剧的妈妈们也是会有体会的,即便你不断地提醒自己,就玩儿一局就睡,再看一集就睡,但是一上头时间就已经深夜或者凌晨了。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刻意的训练和注意的时候,网络和游戏的吸引力真的是非常容易突破一个人的自制能力。
尤其是当你没有其他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的时候,比如在晚上、假期、午休的两个小时等等·······
而孩子如果过早的接触电子产品,在自制力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的时候或者因为情绪需求缺乏沉迷在网络游戏中时,时间一长,便进一步导致孩子习惯性的使用“无意注意”。
一方面会导致孩子的注意力出现问题,另一方面,无意注意的习惯性使用会导致网络和游戏的优势进一步放大,其他需要花费更多精力获得快乐的兴趣爱好就会开始变得更加的艰难和繁琐,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应对这样的生理机制导致的被动获取快乐的方式,我们或许可以尝试从小帮助孩子发现更多这个世界有趣的东西,让他能够具备自我探索和主动寻求成就的能力,这样获得快乐一方面会更加持久,一方面也很难被替代。
2.2,信息茧房让网络更加的符合心理需求。
互联网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是随处可见的存在,随之而来的也是各种互联网产品的衍生。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互联网公司的老板,你会想着制造什么样的产品投放给用户?
我想,你会绞尽脑汁思考,怎么让你的产品更加的符合用户的期待,更加轻松的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让用户越来越依赖你的产品·········
在这样的思维基础上,我们想象一下,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你所看到的,所享受的都是互联网人绞尽脑汁希望你看到的,希望你享受的。”
这并不是产品一定就有问题,因为商业本就是这样,用产品满足需求,用产品特性让人依赖,增加黏性,从而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创造更大的利益。
再者,比如一些浏览器或者视频软件,本身就会通过你的互联网行为产生的数据来推断你的喜好,让网站和软件使用更加顺手。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当你刷视频的时候,总是会刷到自己喜欢的视频,但是如果你拿另一个人的手机来看,你就会发现,你可能会发现对方会刷到和你喜好完全不同的视频,这是你刷不到的。
再或者,你今天和朋友聊到想买辆车,然后你晚上回家刷短视频就会发现,它给你推荐了汽车广告。
当你逛购物网站的时候,你会发现首页有好多你喜欢的东西。
这些是怎么来的呢,本质上是各种手机软件在你使用的时候便会通过你的信息和浏览习惯来推断你喜欢和需要什么。
同样的在游戏上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开发者想尽办法来引导你花费时间和金钱在上面。你可以说自己能够抵挡住好几款游戏的诱惑。
但是有多大的把握能够抵挡住一群人在幕后绞尽脑汁为你设计的另一款游戏:它不但符合的你消费习惯,也能够满足你的心理需求。
最后你会发现,虽然你和朋友玩同一款游戏,但是你们会在不同境界和段位的时候遇到同样的购买引导。
或者你们会发现在不同的境界或段位都有符合你习惯的购买引导,除非你卸载或者不玩儿,不然这个引导会持续在曝光在你的眼前,时间久了就会导致极强的心理暗示,最后会稀里糊涂的就买了。
多年前的电视广告不就是采取的这样的方式么,不断的重复出现,激发你的购买欲。
你可以在它第一次出现时嗤之以鼻,但很难在第一百次的时候不上头。
当然这还是你本身就有较大的抵抗氪金能力的情况下,如果本身这款游戏就能够满足你很多需求呢?
这就相当于被卡住了脖子,不买也得买。
就好像之前的某些打车软件一样,一开始赔钱让你习惯和需要,后面大部分人都会为以前占的便宜买单。
而这些都是常规的商业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开启,人工智能的出现,通过网络给人们打造一个信息茧房,让我们的精神世界一直在一个自己觉得舒服的网络环境中,让越来越多的人类欲望和需求被激发。
很多时候我们感觉看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但有可能都是根据你的兴趣和喜好特地为你打造的信息茧房,实际上我们仍旧是被“一叶障目”了的。
所以,面对互联网上的各种产品(聊天软件、视频软件、各类游戏)的诱惑,别说孩子,就是大人也很难抵制得住啊。
但如果我们把互联网当做罪魁祸首,那么很有可能我们的路径方向就会出问题。
首先我们几乎不可能改变网络发展,其次就算你搞定了一款游戏,还会有另一款游戏出现来代替它,这将是一场没有意义的抗争。
但是我们会发现,还是有许许多多的人在网络和现实中能够游刃有余,既享受了其带来的便利和愉悦,还能抽身而出,即便会消费,也会张弛有度,不会被限制在里面。
这些人一般都会有一些明显的特征:
1、与现实有足够的链接和联系,不必依靠虚拟世界获取主要的心理满足。(就好像,我在家里吃饱了,就不会在外面购买各种食物来吃)
2、有足够的生活乐趣,能够满足生活被充实。(就好像,我们喜欢做一件事,就不会在期间去寻找其他的乐子,反之则容易偷懒,或摆烂。)
3、有足够的认知广度,思维不容易被限制,能够有进阶的思维模式,可以自我成长和识别异常。(就好像,我们感受过都市的繁华和便利,就很难满足于生活在萧条和不便利的大山深处。)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以此为基础一起来探索一下,如何应对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行为。
1、有效果的干预和影响的基础是建立在足够的亲子关系上的
通过以上的内容,我想大家应该对孩子为什么会沉迷在网络、游戏中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但知道原因和去干预和影响还是有一些距离的。
不知道看这篇文章的小伙伴儿们有没有去学习过一些心理学课程或者家庭教育课程。
如果有学习过,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会在很多课程中学习到很多办法和策略,不管是从案例的角度还是学习过的人分享来看,这些办法好像都是非常有用的。
但当我们真的将这些办法使用在生活中、自己、孩子身上的时候,发现很多时候似乎并没有如期的那样好。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办法不但没有效果,反而还引起了更多的矛盾和冲突。
但是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从实际上,似乎这些办法和策略都是可行的,为什么会出现不理想的效果呢?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因为关心则乱,会忽略一些基本的问题:“任何事情、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步骤”;“任何办法的使用都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
如果这两者我们忽略了,那即便我们学习到很多办法那也不一定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比如,我们学习到一个非常好的干预游戏成瘾的办法,这个办法需要我们给孩子制定一些计划和规则。
但是如果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基础没有达到能够一起去遵守计划和规则的程度,那么这个办法或许并不一定会有用。
再比如,我们学到一个办法来增加孩子的学习动力,这个办法需要我们和孩子一起来制定一些未来的规划和期待。
但是如果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并没有达到能够一起前行的信任度,再或者孩子本身已经对未来非常失望了,那么这个办法即便是非常的好,我们也用不出来。
同样的,如果父母本身状态是比较糟糕的,那么我们在使用这些办法的时候也会产生很强的个人情绪和期待。
往往我们等不到办法发挥效果的时候就崩溃和爆发了,这样不仅会导致亲子关系更加的紧张,还会导致家长们的无力感,甚至后面会产生“放弃”的想法。
这样下来,原本的问题不但会解决,反而有可能会让问题更加的凸显,甚至衍生出其他的问题出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如果我们只是注重方法,没有很好的关注到方法使用的基础条件,那么或许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会更加的突出和频繁。
很多时候,方法的使用不像是我们买了一件衣服,看起来很好看,于是我们马上就可以换上。
而是,我们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在合适的时候去使用它。
就像之前,我在门诊的时候听到有位小伙伴儿这么跟我说:“我爸妈经常去一些群里和课堂上学习一些方法,然后用在我身上,他们去听那些人说我需要什么,应该怎么和我相处等等,但是我却越来越反感他们的行为。我在想,难道应该怎么和我相处,我需要什么,用什么办法来解决,不是应该来问我吗,为什么要听别人的?”
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门诊里面并不少见,甚至经常会发现类似的情况。
这便值得我们去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孩子的一些问题。
首先,我想作为父母来讲,如果我们和孩子没有血海深仇,那么我想父母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也是最有机会和孩子建立稳固亲密关系的人。
但是我们却常常将自己这样的优势和选择的权利交给其他人来定夺,从这一步开始,或许我们便已经开始逐渐的减弱孩子对我们的信任感了。
说了这么多,我们在回过头来看,很多办法的使用基础是什么?
我们想象一下,当我们面临问题的时候,什么样的人最容易和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是一个陌生人?
一个普通的朋友、老师、网友?
还是一个值得信任且拥有稳定关系的人?
首先一段稳定长久的关系,本身就是一种优势,其次如果这个关系能够带来信任感,安全感,那就完美了。在这样的关系下,我们将会拥有巨大的底气和勇气去面对问题和困难。
那么什么样的人最可能和我们建立稳定长久的关系呢?
首先是父母、然后是子女、然后是伴侣,前两者本身具备的优势是与生俱来的,后者基于我们的爱情需要和社会角色定义以及在法律保护的基础上产生了巨大的优势。
就好像,为什么我们更加容易将自己的坏脾气和糟糕的一面展现在最爱自己的人,最亲近的人面前一样。
因为我们潜意识里都明白,即便是我这样,对方仍旧会和拥有稳定的关系,我们犯错的成本在对方面前没有那么大。
我的父母不会因为我脾气差就不是我的父母了,我的孩子不会因为我比较糟糕就不是我的孩子了,我的伴侣不会因为我发脾气就不是我的伴侣。
但是一个朋友可能会因此就不是我的朋友了,一个工作也可能会因此就不属于我了,一个陌生人也会因此拒绝和我建立关系,一个群体也可能会因此将我排斥在外。
所以我们经常在门诊里看到的就是,即便是在“苦大仇深”的时候来治疗的孩子,很多都会带着一段重塑的、亲密的亲子关系回到正常生活。
所以,我们如果要干预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行为,首先我们需要去思考,我们和孩子的关系能否支持我们去和孩子一起面对这个问题。
在孩子心中,我们和游戏的影响现在那个更大?
我们是否能够和孩子说得上话,能够让对方和我们交流沟通?
如果以上都有些困难,那么我们在干预和影响孩子的沉迷行为的时候,就需要考虑,是不是现阶段,在干预沉迷网络、游戏行为之前,我们该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然后我们将网络、游戏放在一边,我们尝试去思考和追溯,为什么我们的关系会成为现在这样?
当然可能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无解的答案:“好像我和孩子的关系就是因为网络、游戏才变糟糕的。”
如果我们最终找到的答案是这样的,那我建议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前面,我们在分析孩子为什么会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的内容。
在追溯和回忆的过程中,我们去罗列这几个问题:“我们的关系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问题的?这段时间有没有发生什么,可能导致我们的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开始沉迷电子产品的,这时候的他有什么和之前不一样的地方吗?”
之后,我们在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对孩子的评价和认识是什么,我们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上面的几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去发现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可能因为什么出现问题的,下面的一个问题可以发现,我们对孩子的认识是客观的还是偏见的?
如果是偏见的,我们看到的都是他的问题,那么我想我们是需要再思考一下的,真的有人全身都是问题吗?还是只是在我们面前看起来都是问题?其他人怎么看待他,尤其是陌生人或者不熟悉的人?
罗列了以上的内容后,我们就会有一个思考和进行的方向,我们该如何去建立比较亲密的亲子关系。
这当中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改变,我们是否需要重新来看待我们的教养方式?
实际上,当我们在去逐步的重新建立和孩子的亲子关系的时候,他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就已经开始得到改善了。
当亲子关系开始变得亲密,那么孩子在父母那里获得情感就会增加,相应的对网络、游戏提供的情感需求就会减少,即便此时他仍旧经常玩儿手机游戏,但是相比之前,我们已经拥有能够剥离孩子和手机游戏的基础能力了。
因此,我们总结一下,干预和影响孩子的沉迷网络、游戏的第一个办法,也是第一步就是构建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增加孩子能够在父母这里获得情感支持。
当情感支持逐渐增加的时候,孩子脱离网络回归现实的可能就会越来越大,毕竟当心理需求能够被真实世界满足的时候,谁会沉迷在虚拟世界里呢。
当然这个过程不会很短,因此我们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这点上,不能着急,慢起来才是快起来,想象我们在做一件未来几十年都会持续获益的事儿,这样我们或许就会不那么急于求成了。
其实在构建亲密的亲子关系这件事上,我门诊里有很多父母真的做的非常的好,所以大家也可以向身边的朋友们取取经,或许可以获得一些启发。
当我们感觉停滞不前的时候,我其实更加建立父母去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如何构建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而非将孩子仍到医院或者心理咨询师那儿去就不管了。
当然,如果孩子已经成瘾了,不属于一般的问题,那还是要求助医疗机构,考虑药物治疗的。
而在我们有了更加亲密的关系的时候,我们学到的许多应对的办法也才会有更加的用处和价值了。
2、增加更多的心理资源,让孩子能更加依赖现实世界
前面我们谈到有的人能够在网络和现实中游刃有余,张弛有度。
这本身也是一种心理资源充足的体现。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有更多的兴趣爱好,有更多的期待和愿望要去实现,那么网络和游戏的需求排序就会逐级的靠后。
非常简单的道理,我们为什么不天天玩儿手机而要工作呢,是因为我们需要生存,需要养育孩子和家庭,需要实现自我追求和期待。
同样的,如果孩子有了更多的现实需要去满足,且能够去满足,那么就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去玩儿手机了。
就好像,我为什么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写这篇文章呢,一方面我需要让明天心理的公众号有更多有价值的内容,我也喜欢科普一些心理学内容。
另一方面也是我的一种自我需求的实现,这可以让我展示自己的专业和知识贮备,帮助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些都是我需要的心理需求并且自己能够满足的。
因此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也在一边期待着它的阅读量和评论留言,也在期待能够帮助更多人应对网络、游戏沉迷问题。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也许将来我录课程和讲座,这篇文章可能会成为一个框架内容,或者以后自己出书的时候,这篇文章也会成为其中的内容,这是一种未来的期待和愿望。
你看,有了这些原因,因此写这篇文章的这几天里,我就没有玩儿手机,因为写这篇文章比玩儿手机更加能够帮助我获得长久地快乐和心理需求的满足。
那么怎么去增加孩子的心理资源呢,如何让孩子在现实中的期待和愿望增加呢?
我们尝试去帮助孩子增加他的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会是一个很能够积累心理资源的途径,也是我们获得长久快乐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因为兴趣爱好的增加,一方面可以增加孩子获得快乐的途径,另一方面相比网络、游戏来讲,兴趣爱好带来的满足和价值更为持久和长期,更加容易让人依赖,也就更加容易替代网络、游戏了。
毕竟,喜欢更加的重要嘛!
接下来,我们会分两部分聊:首先我们会聊聊为什么兴趣爱好可以干预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其次我们再来谈如何帮助孩子寻找到更多的兴趣爱好。
首先为什么兴趣爱好可以替代网络游戏呢?
我们前面分析网络游戏带来的快乐,很多时候是短暂的,是因为它可以短期重启,所以这样的快乐才会如此的持续和吸引人。
如果一场游戏的一局需要几天或者几个月才能重启一局,那么它就不会那么吸引人了。
因为游戏带来的快乐,来得快去得也快,没有太长久的持续性。
而兴趣爱好是孩子的一种自我实现,在基于现实需要和未来需求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相比其虚拟世界的吸引力,由自身特质产生的兴趣爱好更加的具备依赖性。
举个例子来理解一下:
在我们没有遇到那个喜欢的人或者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人的时候,你觉得只要这个人好看、温柔、善良就好,这些都是一类人的特质。
但是当有一天,你见到一个人,一见钟情,你就会发现,其他人都会显得黯淡无光,这时候你知道了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也知道自己需要寻找谁了。
这样你更加的有方向,也更加的有动力,你开始选择不在网络上和别人聊骚,开始整理自己,开始提升自己,开始追求和关注他。
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出现,满足了基于你自身特质的喜好,符合你的个性化需求和要求,所以你更加容易依赖上这样的感觉。
你看,兴趣爱好就是这样的,它的出现会帮助孩子更加有动力的去自我实现,满足自身个性化的需求。
这是符合大众口味的网络、游戏无法比拟的。
也有一种可能,就是你的孩子在网络、游戏上本身就是有天赋,有自我个性化体现的,那我觉得它未尝不能成为孩子的兴趣爱好。
当然,兴趣爱好多几个是更好的,这样孩子获得快乐的途径越来越多,待在现实世界的时间也就越来越长了。
现在我们在来谈谈,如何帮助孩子寻找兴趣爱好。
有了第一步我们建立的相对比较信任的亲子关系后,我们就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去发现更多的兴趣爱好了,不然的话孩子根本不搭理父母,我们即便有办法,也用不上。
我们想象一下,我们的兴趣爱好是怎么开始的?
我想,很多兴趣爱好都会由“成就感”引发。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喜欢钓鱼,但是我媳妇儿不喜欢。于是我们休假的时候,常常因为去干什么而发生分歧。
于是我尝试去解决这个问题,我给了自己两个目标:要么加入她,要么让她加入我。
但我可能有些自私,我首先着手的是尝试让她加入我,于是我专门带她去很好上鱼的地方去钓。
也很凑巧,第一次去,她就钓得比我多,我再一夸,这让她有了很强的成就感。
于是之后,我又带她去钓了几次,一次比一次更加容易约出去钓鱼,于是后面钓鱼也成了她的兴趣爱好。
截至目前,她钓到的最大的鱼,比我钓了十多年的记录都要大。
这就是一个碰巧后期产生的兴趣爱好,它就源自于成就感。
因此,我们可以尝试观察孩子的性格特质和平常会展现出来的一些特长。
比如有些孩子比较擅长写作,有的擅长画画,有的喜欢摄影,有的喜欢研究电器,有的思维反应很快,有的记忆力很好········
我们尝试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然后真诚的夸奖夸奖,逐步的帮他放大。
基于自我实现的满足,他就会开始对这块上心,这时候我们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考虑要不要和他商量报班或者买些材料、设备。
帮助孩子增加兴趣爱好,我们要注意一些重要的步骤:
1、学会观察,有调查才有发言权。
2、学会夸奖和表达,鼓励和支持孩子尝试,多一些耐心,不要打压和激将法。
3、帮助孩子实现成就感。
4、学会将虚拟转化为现实,比如孩子就喜欢游戏、动漫,那我们就聊聊能不能做一些游戏视频,要不要去看看漫展,要不要尝试自己制作一些周边,要不要尝试学习制作动漫,那一定是很酷的事儿吧。然后再以此为基础扩张其他可能的兴趣爱好。
5、兴趣爱好是个人特制的表现,不是以父母的要求和期待为标准,所以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期待。
6、多给自己和孩子一些时间,慢起来才是快起来。
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如何通过扩大认知世界来影响孩子沉迷网络、游戏。
3、认知的扩容,会让网络、游戏在孩子世界的占比变小
同样的,这个办法也是有基础条件的,为什么我们会将关系放在第一位就是因为很多办法的实施都是需要关系作为基础的。
我们去解决孩子身上的一些问题,不是一个斗争的过程,是一个父母和孩子重新认识和建立关系的过程;为的也不是孩子的未来,而是这个家庭往后几十年的未来;需要的不是孩子一个人的改变和努力,而是一个家庭,最起码是父母和孩子三个人一起的努力和改变。
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如何增加孩子的认知世界。
我们前面有谈到过,网络和游戏构建的世界会给我们营造出一个“信息茧房”,这是一个被缩小和禁锢的思想世界。
在一个小世界里,我们对某一项东西的依赖性就会增加,所以沉迷和成瘾行为就出现并且延续下来了。
而要打破这样的局面,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大的认知世界,这样原本的这个小世界就会因为装不下庞大的认知而被扩张、填补、完善······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你只是被困在一个小地方,你会觉得眼前挡住你视线的那座小山本身就足够大了。
但如果你见过泰山的巍峨,你才会发现什么叫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所以我们站的高度,会决定着我们看到的世界大小。
有了更大的认知世界,我们的孩子才会看到更大的现实世界,网络世界本身就是依赖于现实世界建立的,因此当孩子看到更大的世界的时候,网络世界也就没有那么吸引人了。
那么,怎么增加孩子的认知世界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么一个词“见世面”,增加认知世界就需要我们带着孩子去“见世面”。
什么叫做“见世面”呢:是看见这个世界的每一面。
看见小树苗长成大树是这个世界的一面,看见平底起高楼是这个世界的一面,看见贫瘠的土地上种的庄稼是这个世界的一面,看见辽阔的大海是这个世界的一面,看见国外的人文地理是这个世界的一面········
如果有条件,那就带着孩子多出去走走看看。
如果没有条件,我们就带着孩子去看看公园的花花草草,山上去看看叶子的形状的纹路,摸摸大树的沟壑··········
如果没有时间,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网络是怎么发展的,游戏是怎么被做出来的,孩子是怎么从一个小婴儿慢慢成长到小朋友、大朋友、青少年的······
我们可以有很多办法,去看到这个世界的不同面。
这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去经历,一起去看见,看到更多的不同,这样一个人的认知世界就会不断的扩大。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帮助孩子拥有可以进阶的认知模式
什么叫做进阶的认知呢:就是可以不断提升和成长的认知,而不是固定的认识,难以接受变化的思维。
这个对于父母来说,可能会有一些难度,因为首先我们自己需要有一个可以进阶的认知才可以。
我们举个例子来理解一下:
之前我遇到这样一个情况,我在门诊的时候问到一个小伙伴儿以后长大后想做什么?
他说没有,我说以前呢?
他说以前想要当老师,后面父母告诉他,他太内向了当不了老师,所以他就放弃了。
我反问道,有规定说内向的人,就不能成为老师吗?还是学校规定只要外向的人做老师?
他沉默,我接着问到如果你现在是老师,你会怎么做一个好老师?
他和我说了一堆如何对待学生,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的观点。
我问他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他说喜欢,我说我也挺喜欢这样的老师的。为什么你不能成为这样的老师呢?
他抬头看着我,说可以吗?
我说,为什么不可以呢?
后面,我看到了他眼睛里的光一闪而过。
我不知道以后他会不会成为老师,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外向,但后面他很开心的和我讨论了一堆如何考大学,如何成为老师,去哪儿当老师,当什么年纪的老师的话题。
我想可以进阶的思维不是这个只能怎么样,而是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呢?
就像,我们都在希望我们的孩子外向,但是有没有想过,内向为什么不可以存在呢?内向就一定不会成功和幸福么?为什么不能既内向又成功呢?
我们都在想,一定要好好学习考第一名,难道最后一名就没有出路了么?就一定会平淡一生?
一个人的人生,一定要怎么样吗?
其实,也有很多不一定的,是吧。
他可以成为一个平凡的人,他也可以成为一个心怀抱负披荆斩棘的人,当然他也可以成为一个万众瞩目的人。
人生就像是一张白纸,我们可以慢慢的花几十年去花一幅自己满意的画,不需要很快的规划和决定好它,这个世界都在快速的变化,我们现在怎么能够预测未来呢。
所以,我们在孩子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引导让他看见多一些的可能。
如果你成绩不好,那我们有没有办法在成绩不好的情况下,不被请家长,不挨批评?
如果避免不了被批评,那我们有没有办法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旧有底气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我们和孩子一起去发现这个世界更多的可能,去尝试思考更多的方向和路径。
而不是把一颗正在茁壮成长的树苗禁锢在一个小空间里。
好了,我们整个的内容就到这里了。
关于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我想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个大概了,不管怎么样,我都希望我们的父母对自己和孩子都有些信心。
即便有一天我们会感觉到无力,也不要放弃,我们的无力并不代表它就无法解决。
相反或许这是我们生命中一个成长的机会,你或许会因此发现以往不曾发现的关系、人脉、资源、办法。
往往很多时候可怕的不是我们遇到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是我们放弃了去解决它。
毕竟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那是因为它一定会有解决办法。
现在没有解决并不代表以后不能解决,自己没有办法,并不代表我们就无法从其他途径找到办法。
文章最后
在长期的未成年心理门诊中,我发现很多问题我们是可以将之扼杀在摇篮中的,
都是第一次作为父母和孩子,我们很难要求自己和孩子一开始就很完美,因此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的父母也总归难免会遇到一些困扰和需要支持、帮助的时候。
于是在长期的工作中,我一直致力于探索家庭教育的“捷径”。
针对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我准备用巨量青少年案例作为基础,探索最底层的家庭教育逻辑,解决家庭教育中父母的焦虑,让亲子教育成为一件快乐且简单的事儿。
于是我带来了《爱的第一课》家庭教育系列课,欢迎大家报名一起来探索,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