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日本历史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应仁元年(1467年)爆发的“应仁之乱”被后世公认为日本战国时代的开始。不过引发“应仁之乱”的导火索却存在争议,现在学界一般认为畠山家的家督之争是引发“应仁之乱”的“导火索”。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自己的一家之言。
畠山家在血缘上是室町幕府将军足利家的同族,是世代担任幕府管领的“三管”之一。畠山家的家督畠山持国没有嫡子,只得立庶长子畠山义就为储君。但畠山持国不喜欢畠山义就,转而支持自己的异母弟弟兼养子畠山持富继位。这样一来,畠山家就分成了义就派和持富派。
挑拨强力大名内斗是室町幕府将军维持统治的惯用手段,八代将军足利义政自然不例外。结果就是畠山家的家督之争愈演愈烈,数次爆发内战。甚至连畠山持富及其子弥三郎死后,持富派依然拥立畠山持富的儿子畠山政长继续争夺家督。义就派与政长派已经是你死我活了。
更要命的是,因为畠山家是地位重要的“三管之一,所以室町幕府最有权势的两个大佬细川胜元和山名宗全也介入了畠山家家督之争。细川胜元支持畠山政长,山名宗全支持畠山义就。由于山名宗全当时支持足利义政的儿子足利义尚继承将军,足利义政也转而支持畠山义就。
应仁元年(1467年)正月,足利义政正式确立畠山义就为畠山家家督(一门总领)。而失去家督之位的畠山政长不得不辞去管领,由山名派的斯波义廉接任。这样一来,山名派拿下了畠山家督,还拿下了幕府管领。于是山名宗全在京都部署了重兵,要求将军驱逐细川胜元。
足利义政拒绝驱逐细川胜元,但他却允许畠山义就出兵进攻畠山政长。正月十八日,畠山政长与畠山义就在京都上御灵神社开战,史称“御灵之战”。凭借斯波义廉、山名政丰、朝仓孝景三个山名派大将的支援,畠山义就打败了畠山政长。总体形势看起来对山名派一片大好。
然而细川胜元不是吃素的。面对不利的局势,细川胜元一边与山名宗全周旋(细川胜元是山名宗全的养女婿),一边暗中下令各地细川派军队在京都集结。五月,十几万细川派大军在京都集结完毕。与此同时,几个细川派的守护大名也做好了进攻山名宗全核心领地的准备。
五月,细川派与山名派在京都北部全面开战,史称“洛北之战”。“洛北之战”标志着细川派与山名派的矛盾全面爆发,“应仁之乱”正式开始。因为“洛北之战”是畠山义就与畠山政长的“御灵之战”引发的,所以后世一般认为畠山家的家督之争是“应仁之乱”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