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田

  “会呼吸”、实用性强、拥有古朴之美……土陶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在历史的文化长河中留下了并不朴素的一笔。平度市凤台街道何家楼村作为我国目前稀有的制陶专业村,在璀璨技艺得以延续的同时也保留了极为丰富的民间陶器。在这里,你不仅可以见证历史文化的光辉与千百年来民族精神的精粹,也可以感受土陶手艺人用十指捏制出的大千世界。近日,记者走进何家楼村陶艺博物馆,感受土陶文化在这片土地的成长与“变迁”。

张茂林正在制作陶坯

前世

  据了解,何家楼村的土陶工艺已走过600余年,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该村祖先张文忠迁徙至平度县(原胶水县),以制陶为生。谈起“何家楼村”的村名,张茂林表示该村庄主姓为“张”,从未有人姓“何”。“早年有一进士名叫何复,在这个村建了一栋二层小楼,很多外地客商到这个村趸货卖柴,问路的时候村民都会以这个楼为标志物指引,说去何家楼之类的,慢慢的这个村就起名为“何家楼”了,后来张文忠迁到这里,村名也没做过变更。

  而何家楼村为何会成为“中国土陶第一村”,张茂林称其中原因颇多。据了解,何家楼的土陶有红陶和青陶两种,分为生活、建筑、工艺品三大类别,共计1000多个品种。这个村庄制出的陶器不仅做工细腻,造型别致,而且村里的制陶人擅长运用透雕、浮雕、镂雕、深雕、浅雕等多种技法。“加上窑烧、窑闷这些传统工艺,出窑后的陶器典雅深沉,字迹虽然古朴但很清晰,图案灵动颜色鲜明大气,堪称‘中国一绝’。”张茂林说道。

  “其实何家楼村的土陶工艺最值得说还是‘会呼吸’这个特点,我们做出的花盆种花养花从来不会出现烂根的情况,透气性很好。鱼缸也是,不管小型还是大型的鱼缸,养鱼也非常有优势。”

  张茂林表示,得益于村庄的土陶技艺,早些年的何家楼村将制陶业发展为村集体副业,每家每户靠制陶吃饭。“何家楼村地少,没办法靠种地填饱肚子,后来制陶成了集体经济,不光村民吃饭洗脸用的都是陶器,也能靠这个赚点收入,直到2013年何家楼村实行旧村改造,这一项集体产业才停办。”

今生

  2013年何家楼村旧村改造,为保留各家各户制造的陶器,传承祖业。该村建造了陶艺博物馆,村民们将带不走的陶器统一送至村委会,然后成了博物馆中的藏品,为来往参观的游客提供了宝贵的时代“素材”。

收集起来的村民的家用陶器

  何家楼村陶艺博物馆修建在一座篮球运动场的旁边,占面并不大,除去天井,展厅不多。副馆长/陶艺师张茂林在没有特别安排时喜欢做做陶器,从碗到盆,有的刻字有的印花,对张茂林来说,这做了五十多年的手工艺依然充满乐趣。“这辈子做的陶器数不胜数,现在一年也能做上五六百件呢!”张茂林笑着说起。

  记者走进博物馆的天井,左手边共有两个“操作间”,其中一间设置了一块古老的木制转盘(轮),轮盘嵌进地面,上方垂挂了一根绳子,绳子打了一个扣,手刚好可以伸入。“以前做陶器的时候并不是用脚踩式的转盘(轮),而是需要两个人相互搭把手一起操作这种老式设备,一个人扶着绳子,右脚不停地蹬转轮盘,另一人(制陶工匠)坐在轮盘旁制作陶坯,过程较为繁琐。现在这种设备已经淘汰了,更新成了电动式的轮盘,自己可以控制速度,非常方便。”说罢,张茂林将右手搭进绳扣,右脚摩擦轮盘开始演示。“你看,这也是需要技巧的,腿伸直慢慢向后摩擦,不费劲……”

老式轮盘上方的扣手

  走向隔壁,另外一间操作室陈列了大小陶罐,有很多是张茂林闲暇时所作,屋子里头落了一方矮矮的窑炉,门口处堆放了大块泥巴和一台电动脚踏式转轮。

  打开天井右侧房间的大门,房间内一条长方形的展台,摆放了陶艺工艺制品,锅、缸、炉、瓶、罐、盆等等……“你看这些盆我刻了字,这些罐上我画了画,这边还有鱼缸,透气性很好……”张茂林逐个向记者介绍。

  张茂林告诉记者,一些珍贵的民间收藏以及旧时村民所用的陶器均收藏在二楼的展厅,从天井走向通往二层的楼梯,记者可以看到博物馆二层中央位置挂了一块“中国土陶第一村”的牌匾,匾额不大,字迹却非常醒目。在张茂林的带领下,记者在二楼的陶艺品展厅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水瓮、缸子、罐子、钵子、漏盆、炉盆、锅圈、泥碗……兼顾性观赏和实用性的花盆、鱼缸、金鱼挂盘、六方花盆、高脚花盆、椭圆花盆、万字花鱼缸底、香炉、香牌、蜡烛台、笔筒等。“这些全都是旧村改造时村民带不走又舍不得扔的陶器,还有馒头模具,上面雕刻的非常精细,这是一条大鱼,代表年年有余。”张茂林说道。

张茂林展示用土陶制作的模具

  在展厅参观时,一件名为“小孩座盆”的陶器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座盆约有20厘米高,形状似“怀抱”一般。“很多前来参观的游客都不知道这个座盆是干啥用的,以前妇女在家干活,孩子小没人照看,妇女可以把孩子放到这里,起到了固定和安全的作用,等手上的活都干完了,妇女过来再抱孩子哄孩子,不过现在已经没什么人用了,所以说很多陶器也是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和革新啊。”张茂林感慨道。

小孩座盆

  讲完座盆,张茂林又拿起一方陶枕,一边摩挲一边向记者介绍:“你看这个枕头非常精致吧,做这个全都是技巧,你要先把泥捏起来,然后用手这样压下去,旁边这都是雕出来的镂空……”一边说,张茂林的右手一边向记者演示。

精致的陶枕

工序

  谈起土陶的制作,张茂林颇有劲头,作为何家楼村为数不多的土陶手艺人,他对这门技艺有着最淳朴和最原始的热爱。“我是跟父亲学的,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接触土陶了,对我来说和吃饭喝水一样稀松平常。这些年我曾在济南当过兵,又在纸箱厂干过厂长,虽然中间有段日子没再碰过这些泥土,可这一门技术我是永远无法忘记的。”张茂林自豪地说道。

  从一块泥巴到一件土陶工艺品,张茂林称一道一道皆是心思。做一件土陶器,首先要从选泥开始,土陶用泥皆选用深度适宜的特殊泥巴,又称“黄河泥”。“泥土细腻,进窑后不容易开裂,采用地下50至80厘米的泥土,现在都是从济南买过来,一吨泥土的价格并不便宜。泥土运输过来以后还得放到太阳底下暴晒,让它自然干透才能用。”说罢,张茂林从博物馆门口处取了泥巴,用铁锹铲回天井开始晾晒。

  第二步,踩泥。张茂林将陶土堆成圆形,用水浇透,停放一段时间后,他拿起一根木棍进行搅拌(原来的工艺是用脚踩泥),搅拌结束后将泥土移入操作间,用搅拌机搅拌后堆成圆锥形,后用刮子反复“剥皮”将陶泥分离,去除杂质后搓成粗长条备用。

  第三步,制作坯子。张茂林将泥条放在转轮上,右脚踩到踏板上,几秒钟的时间,一块泥巴变得“有型”起来。“你看,提起泥做出‘脖子’,这就叫‘拿腔儿’,只要心里有,手上是什么都能来,学这个得手巧。”张茂林一边制坯一边说道。

正在逐渐成型的坯子

  制坯后,还需经过反复晾晒、雕刻、装窑、烧窑、闷窑、出窑等工序,一件陶器才可完成。“雕刻必须要等到陶坯晾凉变硬后,在没有干透前完成这一步。烧窑要注意的地方也比较多,首先是要把潮气除去才能关窑门,比如说这个小陶罐,烧到300多摄氏度的时候把窑门拧紧,关门后慢慢烧到860摄氏度左右差不多,差不多一共需要3个多小时。”张茂林介绍。

传承

  制作陶器时张茂林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心里有,手上随便来。”大意为,心里只要有陶器的形态,手随心动,手上自然而来就会捏制出相应的陶坯。采访过程中,张茂林也多次表露自己对土陶的热爱以及对这门技艺的珍惜。“要是能有更多年轻人来学该多好啊,希望能一直传承下去....”

烧窑

  张茂林告诉记者,当前何家楼村拥有制陶技艺的师傅已不足30人,年纪最小者也已是“知天命之年”,年轻人逐步流失,非遗技艺的传承成了张茂林这一代老手艺人最忧心的事。“我的儿女都不掌握土陶技艺,他们都去做别的事情了,我现在有个徒弟五十多岁吧,算是比较年轻的人了。我们现在还会走进学校给孩子们讲讲课,他们也会上手体验体验,但是和真正的传承还是不一样的,非遗需要年轻人去支持和珍惜。”

  将手艺传承下去,是“张茂林们”最大的心愿。

举报/反馈

半岛都市报

2917万获赞 49万粉丝
青岛市和山东半岛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半岛都市报官方百家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