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踏黄金路李焕民
版画 54.4×48.8cm 1963年

文|王伯勋

《初踏黄金路》是版画家李焕民于1963年创作的一件套色木刻作品。

20世纪50年代末西藏实施民主改革后,20万户、80万农奴和奴隶翻身做了主人。这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文学、戏曲、电影、摄影、绘画等方面的优秀作品大量涌现,《初踏黄金路》就是其中之一。

画家李焕民1950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干部培训班,毕业后到重庆工作,有机会深入川西藏族地区体验生活,亲眼看到藏族劳动人民民主改革前后的生活对比,为创作《初踏黄金路》积累了素材。

作品的“画眼”在于“初踏”和“黄金路”。画面构图呈S形,这条S线启自画面的右上角,向左下行进至画面1/3处折向右下,这条路突然变宽占据了底边的全部。科学分析,路的透视有悖真实。显然,画家未固守焦点透视,而是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平远”“中远”“高远”运用在版画创作中,艺术地夸张了这条田间小路,使之成为藏族劳动人民沐浴着党的恩泽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的美好隐喻。这种处理方式,配合全幅统一的金黄色主调,紧扣画题中的“黄金路”。此外,画面这条呈S形的结构主线,又像飘扬的五线谱,藏族女青年与牦牛就是这条乐谱上的乐符,奏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高亢乐曲。

画面上由近及远安排了三位青春健美的藏族女青年。她们身着白色上衣和宽厚的藏袍,三人各自牵有一条头戴大红花的牦牛,牦牛背上荷载大捆刚刚收割的青稞,行进在八月收获季节的金色田野里。三位藏族女青年,代表广大翻身做主人的藏族劳动人民,她们嘴角挂满幸福的笑容,深情地望向远方,对社会主义新生活满怀憧憬。三位藏族女青年项间戴着鲜红的宝石饰品,与牦牛头上的大红花形成呼应,巧妙地表现出藏族劳动人民对牦牛这一基本生产资料的深厚感情。

李焕民艺术创作执着勤恳,专注于藏区题材,他形容自己的艺术道路为“一生只打一口‘井’”。他在60多年的艺术生 涯中创作出一大批表现藏族题材的优秀作品,成为用艺术记录藏区半个多世纪历史巨变的不朽史诗。

(本文节选自《中国美术馆人话馆藏》)
由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美术馆人话馆藏》于2023年5月23日正式首发。该书由94位中国美术馆工作人员和在站博士后共同创作,讲述了230件馆藏经典背后的故事。




2023年5月23日是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的日子。当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美术馆》特种邮票。同时,中国美术馆从馆藏13万余件藏品中,精选出10件代表作品定制了个性化邮票。

举报/反馈

中国美术馆

1.2万获赞 6.3万粉丝
中国美术馆官方百家号
中国美术馆,优质艺术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