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传承航天系列精神,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工作部署,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将陆续推出航天精神教育基地巡礼报道。
在该系列报道中,融媒体中心派出多路记者奔赴全国多地的航天精神教育基地进行实地探访,在一件件展品、一个个历史现场中回溯过往云烟,寻访感人故事,深入挖掘航天系列精神产生孕育过程。
本期走进航天科技集团一院15所吴运铎事迹展厅。
基地简介
2007年,吴运铎事迹展厅建成,位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15所“把一切献给党”主题党建室内,是航天科技集团首批航天精神教育基地和国防军工文化教育基地。“把一切献给党”主题党建室约190平方米,共分为序厅、吴运铎事迹展厅、党建工作室三大功能区,10个主题。
吴运铎同志是我国著名兵工专家、我国军工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是我国航天发射技术的奠基人、15所首任所长,也是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1951年被授予特邀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吴运铎事迹展厅讲述了吴运铎从童年苦难生活的磨炼,到烽火岁月为创建新四军革命根据地兵工事业的无私奉献;从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到离休后为青少年教育和残疾人事业忙碌奔波等感人事迹。
“把一切献给党”是15所首任所长吴运铎提出的,这6个大字也作为15所党建工作的精神之源,成为一代代15所干部职工接续奋斗的不竭动力。弘扬航天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吴运铎事迹展厅得到了前来参观学习的广大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
实地探访
追忆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告别了风雨飘摇、欺侮痛苦,人们满怀对新生活的期待。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才能兴邦。于是,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项重大任务,就是建立巩固的现代化国防,保卫人民革命和国家建设的成果。
1960年11月5日,中国人用双手打造的第一型导弹——“1059”发射成功。举世为之震撼!这枚“争气弹”是万众一心、全国大协作的产物,但其中鲜有人知的是,导弹的地面装备,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英雄人物吴运铎带领下研制完成的,研制单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15所的前身——第一机械工业部一所。
缘起:为“中华第一弹”造地面装备
新中国成立初期,帝国主义扬言要将新中国“掐死在摇篮里”。1950年美国悍然侵略朝鲜,直接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对此,毛泽东主席说:“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
然而,旧中国和国民党政府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全国72个军工企业只能生产一些轻型武器和处理简单的军械修理,且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要想短时间内生产出当时世界上最为高精尖的武器产品——导弹,谈何容易。但,历史再一次证明,困难压不垮中国人民。
1956年10月,新中国专门的导弹研究机构即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其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仿制苏联援助的P-2导弹学习设计本领,任务代号“1059”。中国航天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承载着国家的使命、民族的尊严。
一场全国范围的大协作开始了。
国防部五院和第一机械工业部共同制定了P-2导弹仿制计划,并颁发了任务分配表。全国直接间接参加的单位有1400多个。发动机、电子设备、地面机械设备,分别安排在航空工业部门、电子工业部门、兵器工业部门仿制;原材料则由冶金、化工、建材、轻工、纺织、商业等部门试制生产。其中,一机部一所负责导弹地面机械设备的研制。该所于1957年6月1日在北京西郊冷泉村建立(当时属二机部)。
1958年3月,一名瘦削的中年人来到了这里,成为一机部一所首任主任、所长。他就是吴运铎。
那时候,吴运铎是全国家喻户晓的英雄,战争年代他3次负伤,手脚炸断、左眼炸瞎,但仍坚持研制枪弹装备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他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1953年,吴运铎撰写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出版,轰动一时。
吴运铎说:“我要下决心为党的事业去奋斗、去吃苦、去流血、去牺牲。”怀着这份信仰,他投身到了国防建设工作中。
那三年:老兵工把一切奉献航天
吴运铎的到来,让初建的一所,增加了一份来自革命年代的军工传统,也让“把一切献给党”的精神融入了航天精神的底色中。
1958年4月,吴运铎在中层领导干部会上传达中央关于发展导弹的决定时,表示衷心拥护,坚决执行。他提高嗓音,激动地说:“我们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勤俭建所’方针,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新任务!”与会干部也十分兴奋,在吴运铎的带领下,一群人满怀为国铸剑的信仰,高声吟诵诗歌,抒发心中的革命情怀。
41岁的吴运铎不会知道,再过41年,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两弹一星”精神的官宣表述中有两个词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建所初期,条件非常艰苦,吴运铎虽然身体伤残,但是坚持亲自和同事们一起施工建库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老兵工人的精神。
给工地搬水泥,别人用双手,而他用仅有的一只手一趟一趟地跟别人抬。运钢材,别人是肩扛,他便用失去左手的胳肢窝挟住,右手紧紧握住钢材艰难地一步一步地拖拉。不论白天还是晚上,工地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不到一个月所里就建起了一座呈凸字形,高20多米、宽18米的特殊库房。
“当时那个场面太感人了,他眼睛受伤、手受伤、脚也受伤,还跟我们一样,连夜奋战。”一院15所原副总经济师程绍钦回忆吴运铎带领大家修建托架试验室的场景,“老所长到现场喊号子给我们加油,大家也干得非常欢。他真的是把一切献给了党,他什么都不顾,一定要完成。”
与此同时,所里加快人才队伍建设,请求上级从工厂抽调支援人员,并从其他科室抽调大批技术人员和新分配进所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充实导弹地面设备系统研制工作。到1960年年初,所里有6个室承担产品研究,另外还成立了一个专家工作办公室。
我国发展导弹事业是从仿制开始的,在仿制成功的基础上,逐步走自行设计的道路。复制和翻译苏联图纸资料的工作量很大,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而且要求严,在1959年四季度,全所技术人员昼夜奋战。
吴运铎总是陪大家一起加班,当大家的“开心果”,他走到哪里,哪里的同志们就欢声笑语。他还组织完成任务的班组科室敲锣打鼓、兴高采烈地向所党政领导报喜。
1960年夏天,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撤走,研制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吴运铎带领大家抛开资料,自己在技术上消化吃透后,继续进行研制。
在导弹地面设备产品制造加工阶段,吴运铎采用了“派出工作组”模式,所里派出地面装备系统代表、设计师等,到各地驻厂配合工厂仿制、试制,解决加工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成功地仿制了东风一号、红旗一号地面设备,自行设计研制东风二号地面设备,为开创我国的导弹事业作出了贡献。
1960年11月5日,“1059”导弹发射成功!聂荣臻元帅高度赞扬这是“我军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吴运铎在总结报告中说:“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向困难作斗争。一个真正的人,他对困难的回答是:坚决的战斗;他对战斗的回答是:坚持到胜利;他对胜利的回答是:永远是谦虚。”
1964年“两弹丰收”,中国自行设计的东风导弹和原子弹,均试验成功。11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改制为第七机械工业部,负责航天工业,统一管理导弹工业的发展。
吴运铎在这一时期离开一所,前往五机部机械研究院工作。1965年,一所从事导弹地面设备的449人划归七机部,另一部分组建五机部机械研究院。这449人再加上国防部五院一分院一部五室3个组36人,组成了地面设备研究所,代号七一〇所。1966年1月,改名为第十五研究所,只保留地地导弹地面设备研制任务,地空、海防导弹地面设备的研制任务分别移交给二、三院。1958年3月至1961年10月,吴运铎事实上在一所工作了仅仅3年,但却将奉献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永远地留在航天事业的初创史卷中。
传承:军工血脉在航天精神中庚续
2007年,吴运铎事迹展厅建成,位于一院15所“把一切献给党”主题党建室内,是航天科技集团首批航天精神教育基地和国防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展厅内有吴运铎生前撰写的书信、使用的工具等,许许多多的航天人、社会参观者前来瞻仰和缅怀。
在航天“三大精神”中,每一种精神的表述里,都有“奉献”二字。奉献,作为一种品质,已经深深地印在航天人的骨子里。
吴运铎提出的“把一切献给党”正是奉献精神的强烈体现。很多在一所工作过的老航天人还记得当时吴运铎对他们说过的话:“世界上总有这样一种人,为了别人的幸福,总是把自己的痛苦掩盖起来……为了别人的幸福,勇于做出牺牲。”“一个人为党为人民的事业立了功勋,这没有什么,因为工作本来就应该做好……”
“把一切献给党”是15所党建工作的精神之源,也是一代代15所干部职工接续奋斗的力量之源。2021年,15所政工人员重新构思展厅设计。他们梳理史实、查阅资料,反复校对力求展品信息准确。
翻新后的吴运铎事迹展厅和15所党建室、职工读书室等功能有机结合,新员工入职教育、党员学习活动等都在此开展。大家都说,每一次来到这里,都是回顾历史、积蓄力量的过程,也激励着自己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镇馆之宝
吴老的光辉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在他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人们为他建立了纪念馆、塑像,并组织开展了各类纪念活动,传承他的不朽精神,这是当时所里为吴老塑的胸像,他瘦削的脸庞透着“中国保尔”的果敢和坚毅。
1953年年初,吴运铎根据自己的成长、战斗经历撰写了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同年7月在北京首次出版,后来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广为流传。1954年,吴运铎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第一代作家。
展柜中有一组吴老使用过的铁质(仿制)工具,现在很难想象当年吴老就是用这些看起来很简陋的工具进行工作的。通过这些工具,人们可以感受到吴老当时工作的状态。
这是一组很有生活气息的老物件,是吴老亲手打造的一对木箱子。通过生活箱,我们也能感受到吴老在生活中也有非常细腻的一面。
镜头传真
吴运铎在修锉零件
吴运铎和青少年学生在一起
部分素材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15所提供
文/杨成
视频/林佳昕
编辑/刘淮宇 高一鸣
校对/任长胜
监制/黄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