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共读|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我们仨》的人生哲学与情感叙事
作者 崔洪国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是寻觅归途。这是杨绛先生对于“我们家”的理解—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题记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是杨绛先生在她的散文集回忆录《我们仨》中改用的两句诗。原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简简吟》中的: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意思是说这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不坚韧牢固的,就好像多彩的云朵容易飘散,五彩的琉璃容易破碎。
在书的最后,杨绛先生是这样写的: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我一人了。
到2018年,三联书店再版的时候,《我们仨》已经印刷64次,印数也到了650万册,在散文纪实类文学作品中,想必是一骑绝尘了。这其中虽然有杨绛先生的声望和盛名,有对《我们仨》中这一家三人杨绛、钱锺书、钱瑗高山仰止的崇敬和膜拜的原因在里边,更重要的还是《我们仨》所提及的生命哲学和情感叙事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生命的终极归宿在哪里,生命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是名利?是死亡?是过程?其实每个人生来就面临这些问题的困扰,都需要对这些问题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尝试作答,但是大部分是穷其一生也没有标准答案,怎么来的就怎么回去了,就是常说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是大彻大悟,轻煮时光慢品茶,把生与死看得云淡风轻,还是为名利所羁绊,为情感所困扰,纵然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无法参透生命的奥妙,即令归去了,也是心中蒙尘,无法解脱。
这其实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两种人生,不过就是选择那一种,或者悟开看透哪一种的问题。《我们仨》中的这一家人因为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学问造诣,具有无法复制的辨识,同时又超越了所有的时空维度,真正站在了人生生死的至高境界,又能为所有人提供一种共通的生命哲学理解和终极归宿的选择,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徜徉其中,不管年龄大的,还是年轻的,都能从这本薄薄的散文集中找到自己对于生命终极意义和归宿的理解和思辨。
还有一点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许都会面对着我们仨的家庭结构和生活单元。特别是像我这样50岁左右年龄段的,经历过计划生育那个时代的,很多家庭成员就是我们仨的构成。当然了,父母,兄弟姊妹,相互连襟的那些关系,就是家族传承的事了。作为单一的家庭构成和家庭成员,多数就是我们仨的简单结构。孩子大了就成婚成家了,又成了另一个具有独立性、私密性,兼具社会性的生活单元,原有的我们仨又成了两个人的相依为命,在岁月的漫漶和时光的流逝中相濡以沫,守望相助。与《我们仨》不同的是,很多家庭的阿瑗是作为另外家庭我们仨的成员参与重构和叙事的,而不是像《我们仨》中的一家人一样,最终又归结到一个生活单元的独立叙事。
对比《我们仨》,想必无数人也会对各自生活中的我们仨生活和生命过程中的聚散离合、喜怒哀乐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思考。这也是很多人对《我们仨》爱不释手,读了一遍又一遍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仨》中的一家人最后是以那样一种方式团圆了,而我们生活的我们仨呢?生命的归宿无论不管你是否等待,都会如约如期而至。我们仨,或者我们俩是否也会像《我们仨》的一家人那样—经历过起起伏伏,没有大喜大悲,而是大彻大悟,凤凰涅槃,最终清净如一泓清泉,清明如一轮当空皓月,和来时一样,从“有”又归宿到“无”。这个过程,我们不是一直在不停寻觅吗?
我手中的这本《我们仨》的封面简约、素朴、淡净,给人一种岁月清浅和静水流深的感觉,非常吻合文章的生活叙事和情感展开。其实《我们仨》中这一家人的一生就是视功名利禄如尘土,人格高尚,操守高洁,风骨凛然,与世无争的一种独立存在。书的封面这种大道至简的设计本身就是《我们仨》中杨绛、钱锺书和钱瑗“高山仰止,景行景止”的真实写照。可能会有人说,不就是一家做学问的嘛,学问登峰造极,无人企及,在生活中也是凡人,也会有平凡人所具有和遇见的烦恼和忧伤。这样说也没有什么大问题,问题是做学问和做学问不一样,很多做学问的并没有他们这样的人格操守,锺书先生的《管锥编》不管你看得懂看不懂,是真正的治学和学问,定会流芳百世。很多人的学问不过是镜花水月,钓名沽誉,在过往中留不下一点痕迹,这是学问与学问的不同。我看过不少怀念杨绛先生的文章,认真拜读了《我们仨》,她是真正参透了人生生死哲学,是对社会、对他人、对家人有着大慈悲、大情怀、大格局、大写意的人,所以那些文章对她更多是充满了敬意和敬畏—从文化的维度来说,他们一家人是真正的治学家庭,他们有着和东坡一家人一样的无穷魅力。
生命其实是一种美丽的绽放。在《我们仨》的所有叙事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杨绛先生对于这种美丽绽放的欣幸和欢喜。比如她写小时候的钱瑗:“我们的女儿已有名有号。祖父给她取名健汝。又因她生肖属牛,他起了一个卦,“牛丽于英”,所以号丽英。这个美丽的号,我们不能接受,而“钱健汝”叫来拗口,又叫不响,我们随时即兴,给她种种诨号,最顺口的是圆圆,圆圆成了她的小名。”“圆圆穿了长过半身的婴儿服,已是一个蛮漂亮的娃娃。”“她和爸爸一起玩笑,一起淘气,一起吵闹。从前,圆圆在辣斐德路乖的出奇。自从爸爸回来,圆圆不乖了,和爸爸没大没小地玩闹,简直变了样儿。”“圆圆去世,六十岁还欠两个月。去世前一二个月,她躺在病床上还在写《我们仨》。第一节就是《爸爸逗我玩》。”《我们仨》把圆圆从咿呀学语到病床上回忆童趣,都是以一种美丽的叙事点缀和串联起来,让人深悟人生的美丽其实很简单,有时就是蹒跚学步,有时就是咿呀学语,有时就是淘气嬉闹,有时就是在宁静中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畅想,这种怀念又充满了无限的美丽和感性。
生活是一种温情的陪伴。《我们仨》最感人的地方就是一家人相依相偎的温情陪伴。这种温情陪伴充满了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力量。这种温情的叙事没有悲天悯人的刻意渲染,也是自然的、朴素的、淡净的。正因为如此,这份温情也才更为无数人感动和向往。“锺书好像还在沉沉酣睡。云后一轮血红的太阳,还没照到床头。锺书忽然睁开眼睛,看着我们,安慰自己似的念着我们的名字:季康,圆圆。我们忙告诉他,太阳照进前舱,我们就得回客栈。”阿圆说:“我每星期会来看你。妈妈每天来陪你。这里很安静。”“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锺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后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这份快乐其实更多就是来自不离不弃的温情陪伴,我们每个人也许都有,但是如果不记录,就会选择性遗忘,再回想的时候就难了。
人生是在欣赏美丽风景和温情陪伴中的走走停停,是在人生悲喜交织的过程中对于生死理解的重构、解读、淬炼和涅槃。“一九三五年七月,锺书不足二十五岁,我二十四岁略欠几天,我们结了婚到英国牛津求学。我们离家远出,不复在父母庇荫之下,都有点战战兢兢,但有两人作伴,可相依为命。”“牛津是个安静的小地方,我们在大街、小巷、一个个学院门前以及公园、郊区、教堂、闹市,一处处走,也光顾店铺。我们看到各区不同类型的房子,能猜想住着什么样的人家;看着闹市人流中的各等人,能猜测各人的身份,并配合书上读到的人物”。这是他们美丽人生的起点,这种经历,在后来经历那些坎坷和波折的时候,经常会从时光的相册中翻拣出来做一些慰藉。所以在后来经历抗战、新中国建立、文革变革等一系列大事件时,他们更有了读破万卷书,行走万里路,看云涛怒卷,山雨欲来,亦能云淡风轻,从容淡定的与众不同。一种说法可以叫看破红尘,更高的境界是悟透人生。所以哪怕走到了人生的边上,他们心中早就没有了功名利禄,没有了与世求,与人争的念想,他们心中有的是大慈悲和大情怀,有的是对生命重构过程中的重新解构和自身的涅槃升华。
“我脚下是一条沙土路,旁边有林木,有潺潺流水,看不清楚溪流有多么宽广。向后看去,好像是连片的屋宇连舍,是有人烟的去处,但不见灯火,想必相离很远了。”“现在我们仨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是寻觅归途。这是杨绛先生对于“我们家”的理解—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其实,你,我,你我每个人身边的我们仨,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命的最终归宿有时会让我们感到无助和无奈,但《我们仨》的温情又让我们感到人生美丽的绽放无处不在。在人生过往中,倘若我们真得能够从杨绛先生我们仨身上学得一些云淡风轻,学会更加温柔以待,我们对《我们仨》中生命本原的解读就更深入了一步—原来真实的人生不过如此。
注:图片来自网络,为《我们仨》书中配图!
崔洪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
壹点号风过林梢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举报/反馈

齐鲁壹点

4162万获赞 237.5万粉丝
初心不忘,一纸风行齐鲁;智趋未来,用心连接用户
齐鲁晚报旗下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