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疚是情绪困扰的一种常见形式,当我们评价自己的行为导致了失败或伤害了他人时,我们就会体验到它。

虽然内疚让人内心不安和痛苦,但是它也有积极作用。

为了避免或降低这种不安的感觉,人们会为自己的错误行为道歉、表达同情等等弥补行为。因此,内疚感通常与个体的补偿行为相联系

查阅文献发现,关于内疚结果变量的研究,目前只涉及内疚后的补偿行为及亲社会行为,而关于内疚后的认知、情绪这两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

按照情绪认知理论,情绪和认知相互影响,那么内疚状态下个体的注意偏向特点是怎么样的呢?另外根据情绪效价理论,积极的情绪会易化积极信息,消极的情绪易化消极的信息。

一、内疚及相关概念的辨析

内疚的概念

不同于其他负性情绪,内疚情绪是一种极具有道德感的自我意识情绪。这种情绪与认识到自己违反了个人相关的道德或社会标准有关。

原则上,内疚可分为适度和过度两种结果。

一方面,适度水平的内疚感被描述为在抑制变态行为方面起到积极的社会作用,刺激做出补偿和寻求宽恕的冲动。

另一方面,过度或不适当的内疚感也被认为会导致功能失调和破坏性体验,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导致临床障碍。

因此,内疚与各种日常经验有关,它对道德、人格和调整的理论陈述很重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内疚一直被认为是有益的情绪,因为它被认为能激励人们对失败做出建设性的反应。

内疚的研究最初源于哲学和神学领域,现代对内疚感的研究起源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

弗洛伊德对内疚感的概念化源于他试图解释神经症的起源,他认为内疚感是一种焦虑状态,在婴幼儿时期被父母抛弃或者遭遇惩罚后的紧张感得不到释放就转化为内疚体验。

在许多心理动力理论的重要阐述中,内疚的概念仍然是核心。

例如,Erikson认为内疚的出现是缺乏主动性的结果,Klein认为内疚是爱和补偿问题的核心,而Lewis描述内疚的作用是恢复被破坏的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

相比之下,当代的情绪理论通常将内疚描述为几种先天情感之一,这种情感有助于个人准备和激励采取适当的行动。

例如,Izard描述了潜在的内疚感是随着自我和对社会行为的文化规则的责任感而出现的。

也有学者将内疚定性为一种由自我行为引起的消极情绪,但更强调其认知和意图方面。

其他情绪理论家则强调内疚在调节社会功能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在调节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方面。

国内学者们关于内疚的定义也都有自己的研究,早期学者认为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行为对别人造成伤害或者违背自我道德原则时,产生的一种后悔、自责的情绪。

临床心理学家们多从内疚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影响出发,普遍认为内疚是一种有害的负性情绪。

然而,随着内疚情绪研究的日益增多,内疚究竟是有益还是有害的情绪颇有争议。

内疚后的个体通常由于良心不安而对受损对象产生补偿行为,从这一方面来说,内疚也可以说是一种有益的负性情绪。

梳理国内外有关内疚的定义将内疚定义为:

个体认为自己的行为导致别人利益受损或违背了道德原则、或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对别人造成伤害,而产生的一种伴随着紧张不安、自责、惭愧等复杂的负性体验情绪。

一般来说,内疚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两种意思:“我现在很内疚”,通常指内疚情绪;而“我经常内疚”则指的是内疚情感。

二、内疚和羞耻的区别

羞耻和内疚是道德的、自我意识的、自我责备的情绪,在促进适应性社会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作为重要的社会调节者,在他人的需求和权利与自己的欲望之间保持平衡。

人们已经认识到,当定义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规则、规范或社会协议被打破时,这两种情绪都会发生,但是它们之间也有一些根本的区别。

大多数情感理论都将内疚和羞耻区分开来,认为前者是由于人们本质上私下承认自己违反了个人标准,而后者则被认为是由于他人对自己的过错或失败进行了公开观察。

例如,羞耻是一种深刻的负面情绪,与我们感知自己的方式和失败或不足的感觉有关。经历羞耻的人倾向于将他们的过失归因于稳定的特征,他们通常关心别人对他们的看法。

羞耻引发了无价值、自卑和无能的情绪,并经常导致想要逃避或退出。相反,内疚的体验集中在一个人的具体行为上,集中在“做”。

内疚可能源于对他人的不良行为,也可能源于对自己内心道德规范的违背。内疚感伴随着一种遗憾感和一种需要采取补救行动的感觉。

具体的区别如下:

羞耻和内疚至少在一个方面是概念上不同的:违法行为的私人和公共性质。内疚是比羞耻更私人的情绪,羞耻是比内疚更公开的情绪。

内疚是一种内化的感觉,产生于自我产生的良心痛苦,并导致自我惩罚,而羞耻是对公众暴露或不赞成违法行为的情感反应。

羞耻和内疚经历不同的决策和行为过程。

当有内疚感时,人们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但他们的自我保持不变,因为他们主要关心的是与自我分离的特定行为的细节。

然而,当感到羞耻时,人们可能会躲避公众的曝光,因为他们主要关心的是承担道德行为的自我,以及其他人如何看待他们。

从这个意义上说,内疚与拒绝行动和移情反应有关,而羞耻与自我.否定和个人痛苦有关。因此,与感到羞耻的人相比,感到内疚的人试图立即纠正错误行为。

另一方面,感到羞耻的人倾向于隐藏,不太可能承认自己做过的事。

Tangney利用大学生样本探讨了羞耻和内疚倾向与共情能力之间的关系。

并发现羞耻倾向与共情能力成反比,共情主要包括认知视角接受能力、感知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以及体验各种情绪的能力。

在对导致他人痛苦的负面事件做出反应时,羞耻倾向的人倾向于关注自己的痛苦,而不是他人的痛苦。

而内疚倾向与一般的同理心能力、换位思考能力以及体验他人导向的同情和关心的倾向呈正相关。

羞耻和内疚作为与道德相关的情绪,羞耻集中在害怕被他人负面评价上,而内疚集中在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责任上。

三、内疚的分类与表现

关于内疚的分类,至今为止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一般来说人际违规内疚是人们经常能够体验到的内疚类型。

对它的定义是:当人们的行为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后,其意识到自己是行为后果的主要承担者,继而体会到的一种惭愧不安的不良情绪。

结合前人研究中的分类,将内疚分为以下几类:

替代性内疚

首先是替代性内疚,它是指个体本人并没有做伤害别人或者违规的事,但是跟个体有亲密关系的其他人做了这些,个体倾向于把这些不良行为归因为自己,进而产生的一种内疚感。

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替代性内疚的研究鲜少涉及,陈佳芳通过让被试回忆自己的父母、朋友和仅认识的这三类人曾经做的一件不道德的事情,然后让其评价自己体验到的内疚感。

结果与被试关系越亲近的人,被试回忆其做的不道德的事情时,替代性内疚感也越高。

群体内疚

其次是群体内疚,同替代性内疚相似的是个体本人没有做伤害或者违规的事情。

但是当其所在群体对别的群体有这些行为时,其作为群体成员而感觉到的一种自责、不安、痛苦的负性情绪体验。

群体内疚的产生是基于群体认同感,比如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国政府在国际上的行为会让我们产生一种自身做过的情绪,群体认同越强烈,群体内疚会越强烈。

虚拟内疚

再次是虚拟内疚,它是指虽然个体实际上并没有违规行为或者损害到他人的利益,但是个体在主观上却错误地认为自己违反了某种行为规范或者损害到了他人的利益。

由此所感受到的内疚。

造成虚拟内疚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个体主观上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与其本身所遵守的道德准则不相一致。

西方道德情感主义国家又把这种内疚分为:关系内疚、责任型内疚、幸存者内疚等。

四、内疚的诱发范式

目前,内疚实验范式比较常见的分类是Wang的三类:个体回忆、文本阅读和情景图像以及人际互动游戏。

研究结合其他学者的分类,针对内疚情绪的诱发梳理为以下几类:

自我报告法

自我报告法是让被试自己回忆或者报告之前让他感觉内疚的事件,让被试再次体验和感受内疚情绪,并给自己当下的情绪感受程度进行评价的方法。

事件的采集方式一般来说是半结构式访谈或者纸笔的形式。

自我报告又分为临床访谈式与回忆式。个体回忆或自我记忆是指通过特定的方式激起被试的个人经历来体验内疚。

Ullrich等人曾采用这一范式研究内疚情绪。

他们首先以问卷的形式获得被试相关的内疚感经历,然后将被试选择触发内疚感情绪的关键词展示出来,诱导被试回忆和激发内疚感经历。

最后,测试人员要求他们详细描述这些体验。Keltner使用该范式研究羞耻、尴尬、内疚这三种情绪对面部情绪识别的差异。

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描述你能回忆起的让你感觉羞耻、尴尬和内疚的不同事件,用一两句话尽可能详细地描述每一个事件。

参与者被要求在两个随机分配的顺序中回忆三种目标情绪,然后填写相应的量表测试情绪诱发情况。

在过去的十年中,一些脑科学家已经开展关于内疚加工背后的神经机制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使用想象或回忆范式来诱发内疚。

情景模拟范式

早期关于内疚的研究多采用量表进行,而量表的测量主要是根据情景模拟范式实现内疚情绪的测量自评。

它设置一些日常场景,以简短的行为描述的形式呈现,如“你今天对你的朋友说了谎”、“你把朋友的自行车弄丢了,而这辆车是他爸爸刚送他的礼物”等等,让受试者产生内疚的体验。

该范式的量表包括“内疚感感知量表”、“内疚感量表”和日本学者发明的“青少年内疚感评估问卷”。最近几年,很多研究者常采用这种范式研究内疚的神经机制。

五、内疚的三种功能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内疚在人际关系中有三个主要功能,也就是说,内疚通过三种方式加强社会联系和依恋。

首先,内疚有助于增强关系。

内疚感会让个体良心不安,可能会驱使人们更加关注伴侣,并向他们表达积极的感情,进而起到增强关系的作用。

其次,内疚情绪可能是一种人际影响技巧。

如果A想让B做某事,A可能会通过传达因为B未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而让自己受到伤害,从而让B感到内疚。B为了逃避内疚,遵从了A的意愿。

这显然是一种适合于公共关系的影响模式。

因为A并没有提供互惠利益来达到他或她的目的,而是利用这种关系纽带来创造一种情绪状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态,促使B去做A想做的事。

内疚的第三个功能是重新分配情感痛苦。

当个体伤害了伙伴后,伙伴可能会感到痛苦,而个体却从中受益。然而,如果个体感到内疚,他的快乐就会减少,这种情况下可能会让伙伴感觉更好。

举报/反馈

心灵博学社

1.5万获赞 2756粉丝
没有所谓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