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工作者、译者,书评人,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博士,曾担任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讲授者泰勒·本 - 沙哈尔博士在中国授课的助手。为数本知名杂志心理栏目担任撰稿人,译作有《列奥纳多·达·芬奇传》《奥本海默传》等。
第一次见到汪冰,他以《奥本海默传》译者的身份出现在观影会现场,向观众讲述着他看到的奥本海默,清晰流畅的表述向我们呈现了历史上一个立体可感的人。实际上,汪冰不仅仅是一位翻译者,更是一位积极心理学推广者,还是一位专栏作者,在电台担任过多年嘉宾主持。他的身份很符合“斜杠”的概念。于是,我们有了第二次碰面,这次的场所在一间充满阳光的书店。
一个上午的时间,汪冰从《奥本海默传》开始,向我们讲述了他的翻译经历、自我思考,还有根植于内心的生活态度。与汪冰的交谈总是能够感受到他平静的讲述下,缓缓存在着一股强大的正向力量,这种力量仿佛能引领着周遭人去寻找自由,在激流中获得内心的稳定。以下是他的自述。
我翻译这本书(《奥本海默传》)的初衷很简单:好的书应该是富矿,看完后,要从里面得到你要的“真金”。这本传记就是如此。它让人感觉在不同的时空中,透过一个生命,照见了自己。 像奥本海默或是达·芬奇这类史上罕有的人物,我们固然难望其项背,但是,他们身上所呈现的纯真美好、人生理想,还有对时代的关照,以及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却是我们可以参照的。这些美好的东西让人特别的感动。 在翻译这本书的整个过程当中,挑战无处不在。一方面,我要获取更多的信息来填补我的知识库。因为我对他(奥本海默)所处的时代并不熟悉,只能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去补课。另一方面,我在查阅资料的时候,会看到不同人的叙述。要如何摘选保存?这就是翻译这件事情让人头疼却又有意思的地方。因为译者一定是不可避免地带着价值判断和情感滤镜(去进行翻译的)。翻译肯定是有创作成分的,但是又不可能肆意地创作,这样极不尊重原著,也是非常不专业的表现。我还是希望尽量忠实于奥本海默这个人,同时,忠实于作者的文字。
说句实话,我大概翻译到一半的时候,特别后悔。因为我自己是一个偏理性的人,长于分析。但是,这本传记恰巧需要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作者讲述的故事,他的行文风格和我日常的风格是很不同的,这对我的中文表达就是个挑战。 当我在用我不擅长的方式去翻译本书的时候,我就陷入了一种恐慌和自我怀疑。而且,这种情绪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反复出现。但是,人总要给自己鼓劲儿,我的这种自我怀疑也是证明我正在逆流而上。我每天跟别人说,你要走出舒适圈,那自己为什么不走出去?况且,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我们更不需要成为完美的人,而是要认识自我,在接纳的同时获得成长。所以,近一年的时间,我坚持把这本书翻译完成了。
后来我发现,在翻译的过程当中,我就在校正自己思考和表达的风格。当我想要输出自己的想法时,我忽略了别人提取和蒸馏的权利。但是,今天这个时代,恰恰是一个需要反思觉醒的时代。因此,我应该用文字去催化反思,而不是频繁地输出。 记得小时候,我一度很反感父母教育我的一些思想。比如说,对欲望的节制、别总抱怨、知足常乐等等,像极了思想品德课上老师的“念经”。但是,我现在觉得,这些道理却更接近(生命的)真相。 父母处于“知足”时代,我们处于“满足”时代。在一个快消的时代,不论是看电影,还是看书、看展览,我们都不会重复看第二遍,人们用刺激的数量代替刺激的深度,用一个“满足”的结束来开启另一个“满足”。但我们经历疫情之后,很多人开始转向自我审视。他们会想:我是要花生命去换取更多还是要抓住我已经有的部分呢?实际上,当你忙着去追求明天的时候,是顾不上体会今天的。但是,也许今天才是真正重要的,因为我们能体验到的,才是真正拥有的。 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我感觉,人们操纵外在的物理世界,其实是为了操纵内心世界。如果内心永远是不安的,你操纵物理世界有用吗?所以,人还是要向内探寻,保持觉察和觉醒。 这本《奥本海默传》的作者就是一位擅长“体验”的人。他花了25年进行写作,从骑马走奥本海默走过的路开始,用身体去体验他的生活。上千页听证会的笔录都没有穿透奥本海默内心的铠甲,所以,他要走进一个人内心,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他想做到。 那他为什么能有如此耐心呢?因为他的目标不是写完这本传记,而是呈现一个完整的人。所以他不着急。我想,25 年,作者钻进了奥本海默的生活,这对他本身一定是有收获的。何况,25 年如果能诞生一部经典作品,也是非常值得的事情。所以,作者的行文里渗透着他对创作的态度,这是一种使命感。对我们来说,也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品味它才行,延长对美好事物的品味期本身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不然既不满足,同时又浪费自己的生命。 还有一个小故事。当下的年轻人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容易变得质疑一切。我曾经遇到一位零零后,他跟我说,当他处于困惑中的时候,主动去找了心理咨询师。但每次基本上看了一两次就会中断咨询。他对此十分苦恼,了解原委后,我才找到原因:他习惯挑战他的咨询师。所以,当咨询师想要跟他交谈时,他用一种对立的情绪去“迎战”。其实,还是因为他不愿意跟咨询师建立关系。 于是,我跟他说,你看,你知道了解很多事情,这很厉害。虽然你很痛苦,但你仍旧珍重生命,还和我们在一起。所以,你很了不起。虽然你现在没有找到你要的答案,但是找答案的过程是有意义的。有多少人在丧失信念之后还在找答案呢?而且,我还想告诉你,寻找本身就是意义。 他突然顿悟,不相信、去寻找,也是一种信仰。所以,质疑有一种积极的释义,那就是还没有找到值得相信的东西。 我之前研究精神卫生领域,也是精神病学,更多地聚焦于疾病与障碍,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后来,我涉足积极心理学,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过度地关注心理上的缺陷和问题。后来我发现,了解发现生命中的优势资源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而积极心理学中有一个思维模式就是让大家去探寻生命当中的“白”。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们经常会在无知无觉中伤害他人。这不是简单的一个人的缺陷和缺点,而是人类的困境。但一个自省的人就是对人、对自己有觉察的人,这总胜过没有觉察的人。奥本海默其实是接受了他生命当中的“黑”,但是他花更多的精力去发现生命当中的“白”。大家在抱怨生命当中的“黑”的时候,其实正在错过更多生命当中的“白”。 积极心理学的这种思维模式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改变了我看问题的视角。当生活逼着你做减法的时候,你要去寻找对你最重要的事物。 其实,我不太喜欢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二字。有时候,“积极”两个字对处在哀伤当中的人是非常不尊重的。他没有办法很快地看到积极面,积极面不真实,不是客观存在的,是需要力量建构的。所以,我更喜欢另一种翻译——“正向”心理学。 “正向”,顾名思义,就是朝正向看待或行动,比如,从负五分到负三分是正向,处在零分没有变成负分也是正向。所以,我更强调的是“正向”二字。当你能正向地看待事物时,你的情绪和行为都会发生变化。 如果你正处于自我迷失当中,我可以给出两个建议。第一,力量是内生的。我举一个《奥本海默传》书中的例子。奥本海默一开始学的是化学专业,当化学专业知识里出现任何一个物理名词的时候,他都禁不住想要把它弄明白。于是,他发现自己喜欢化学中的物理,但当他去做实验物理学时,他感觉非常挫败。用他老师的话说,他连电烙铁的两头都分不清。后来,当他接触了理论物理学后,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舞台。那找到力量的方法是什么呢?一个最内在的力量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 第二,做有生命力的事情。每个人每天都在和外界有能量、物质和信息等等的交换,不论是东方强调的“无我”,还是西方强调的“自我”,“我”一直是“系统之我”,与周围一切有关联的事物均有关系。当你有了这个理念之后,应该对生命产生一丝敬畏之心。所以,“自我实现”就显得没那么重要,而是需要关注什么能让你焕发生机。一个有生命力的人会从任何一件事情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找到发挥优势的机会。我觉得,这是对生命真正的负责。 Q 这本《奥本海默传》出版后在读者群体中很受欢迎,你还记得哪些读者的反馈? A 我看到了很多读者的评论。很多人花了 20 多个小时读完了这本书。一天如果读两三个小时的话,那就是一周的时间。他们看完书之后又去看了电影,有时甚至是二刷,然后再去查看书中的细节,所以,他可能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细细地研究这个电影以及这本书。实际上,这就是书和电影价值的最大化。这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儿。 Q 这个主题的作品能被大家不断品味研究的原因在哪呢?
A 《奥本海默传》不仅记录了过去,也反映了现在,还关乎未来。它的时间轴定在了二战期间,那是一个世界秩序被打乱、等待重组的阶段,更是一个多元化价值观不断出现碰撞的时代。目前,网络世界实际上也存在很多元价值观的碰撞,大部分读者的评论是联想到了他们的生活,联想了对时代和命运的感叹,而不是简单地评价这个书的好坏。
所以,我们对生活的思考和感受不像是拥有一部手机这么简单。因为一个手机本身不会带来幸福感,而是手机上的内容才会。最终还是人类内心的心理需要。而这个主题恰恰暗合了大家有需求的部分,我觉得这是特别棒的。
A 我还在考虑中,但我的工作间歇周期比较长。因为,对我来讲,翻译这样的书是一个情感智力的双重“耗竭”。所以,我需要时间充电。或者未来也许会写作,但我肯定不是高产的人。因为我需要攒很长时间才能有一些真正可以分享的内容。同时,我需要时间去调整自己,恢复工作热情。 A 首先是运动。之前练瑜伽,现在恢复了游泳。我也提醒所有精神内耗的朋友们,精神内耗有时不能通过精神来解决,而是需要让身体忙起来。对于很多知识型的劳动者,身体的忙碌可以让大脑变慢一些,这样也让大脑得到了放松。其次,我会阅读喜欢的书,看电影等等,做日常喜欢的事情。每天给自己留出一点点时间,会大大增加幸福感。 画廊周北京2023新势力单元策展人蒲英玮:青年,属于任何人的前缀
胡杏儿:忙碌是一种幸运 吴彦姝&奚美娟:心灵相通 成就彼此 陈萨:弹奏永远指向内心 KnowYourself钱庄:置身事内 策展人祝羽捷:探索爱、治愈、成长的可能性 编舞艺术家戴露:未来对我来说充满未知,特别好 钢琴家张浩天:NFT是我们走向虚拟现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