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问题行为一直是心理学界、教育学界 乃至整个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

目前,以青少年 为主体所引发的群体斗殴、旷课逃学、不良适应、 社会孤立甚至自残自杀等种种不良行为在校园内外频频发生。

不仅成为众多家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亟需解决的棘手问题,亦是教育心理学界专家、学者密切关注的研究热点。

以往针对儿童问 题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将重点锁定在儿童 问题行为产生的当下环境,认为个体问题行为的 产生是受环境中外在线索的刺激

[1];并且研究者 倾向于与儿童完全割离的范围观察其问题行为,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儿童作为问题行为发出者过分 强调自身的负性身份意识。

然而,大量研究表明, 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个体的低自尊、个体与育者 间不良的亲子关系存在显著相关 。

以阿尔弗雷 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为首所创立的个体心理学明确阐述:作为具有人格统一体 的儿童,在其出生至今短暂的人生进程中,具有 克服自卑追求优越的普遍性。

儿童在追求优越防 止自卑情结的意识与育者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之间 存在的冲突激化了其错误生活风格的形成。

儿童 的问题行为正是此错误生活风格的体现。阿德勒 个体心理学强调从儿童的视角看待其问题行为的 成因——即儿童自发解决自己视为“问题”的一 种尝试 。

这一思想对当下儿童问题行为矫正及 其教育重点具有一定的启示蕴意。 1 儿童问题行为概述 。

问题行为的概念 关于问题行为的概念界定,目前界内并未形 成一致认可的观点。

基于不同角度,国内学者曾 提出各自独特之观点。

首先,从问题行为所激发 的社会后果严重程度的角度,有学者提出:

问题 行为是指个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在严重 程度和持续时间均超出实际年龄正常情况所允许 范围的异常行为。”

[3] 其次,根据问题行为所引 发结果的角度,周不成曾明确提出,问题行为是 给学校或者家庭带来麻烦并影响个体身心健康发 展的不正确行为 [3]。

基于目前大量实例中所呈现 的问题行为并对其特征进行归纳,并综合已有的 相关概念,可将问题行为视为儿童或青少年中出 现的阻碍其品格良好塑造、认知有序形成、身心 健康发展,或给家庭、学校及公众带来某种负面 影响的行为;

是一种既不利于他人又阻碍自身良 性发展的情绪异常行为。 1.2  问题行为的分类 问题行为基于不同尺度可划分为多种类型。

根据表现形式可以将其分为攻击和畏缩型 [4]。攻 击型问题行为主要呈现为行为野蛮粗暴、学习时 注意力不集中、漠视团体规范、破坏公众设施、 小偷小摸或频繁说谎等。

畏缩型则表现为个体情 绪敏感、内敛怕事、过分担忧、不喜与人交往、 否认自身价值、常常封闭自己等等。

同时,问题 行为亦可分为行为方面和心理特质方面。从行为 方面划分,具体表现如扰乱别人,反对别人管束, 产生敌对、破坏或者不服从的行为,亦包括犯罪 行为和心理变态;

而特质方面通常以“退缩行为” 的形式得以表现,如害怕他人,感到焦虑,对于 自己所受到的批评、嘲笑或被抛弃的处境表示回 避。

综合以上观点,本文所讨论的儿童问题行为 既包括外在的如对他人、社会造成破坏或骚扰的 行为亦包括内在的如自卑孤僻、羞怯寡言不易被 教师或家长所发现的行为。

2 个体心理学的教育理念 20 世纪初,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创立了 “个体心理学”,而孩童教育则成为其中尤为关 键的内容。

阿德勒认为,不存在一个儿童是天生 的问题儿童。之所以有众多儿童问题行为的出现, 是因为其人格发展出现了偏差 [5]。

具体来说,阿 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中所研究的有关教育问题并非 局限于课堂上教师如何传授知识以及学生如何掌 握知识。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对儿童的人格教育, 而家长、教师、学校的作用应该是帮助引导孩子 形成健全的人格,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并且强调 运用孩子的社会意识来检测其是否获得成长。

2.1  人格统一体及克服自卑 个体心理学理论中强调人格的统一体这一概 念。个体的各种心理行为特征呈现是相辅一致的, 正是多形态的体现构成一个总体。

每一个大人眼 中的“问题儿童”均有一套自己的生活方式,而 不是零散单一地表现出某方面存在问题,他的行 事始终与其人格逻辑相吻合,即其所拥有的“人 格的统一体”。

在此基础上,阿德勒提出克服自卑、 补偿以及追求优越的观点,亦是个体心理学理论 的核心部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众多儿童 问题行为的成因。

自卑感生而有之,幼时每一个个体由于生理 之弱小及认知发展不成熟为健康持续地发展必须 依赖较为强大的成人及环境。

而正是这种感觉意 味着个体的一生均要为克服自卑而不断努力向上 寻求发展,即追求优越感。但当一个孩童习以为 常的来自父母的宠爱和关注被瓜分或剥夺时(如 家中增添新丁,父母忽视对孩子的关心)。

同时 养育者疏于对孩子在面对外在环境改变的正确引 导时,儿童则会自发尝试去采取行为以谋求本属 于自己的关注和宠爱。

而问题行为的出现即为其 以错误的方式寻求优越。在这一过程中,外在环 境的改变使孩子的自卑感加深,同时伴随着个体 由于缺乏经验在面对问题产生的脆弱感和彷徨感。

反向刺激、影响了孩子的整个精神心理。为了摆 脱这种状况,达到新的高度以获取一种平等的感觉(追求优越),其需要通过采用其他的方式来 再次吸引原本仅属于他的来自养育者的关注—— 即行为目标。

但在实现这一目标时,由于养育者 缺乏及时指导,使其对环境的错误判断未被纠正, 同时,在其头脑中已形成的错误圈子则始终约束、 控制着他产生更多的问题行为 [6]。

个体头脑中是 如何形成此类错误的圈子,则是个体心理学教育 观中另一个主要观点,即生活风格。

2.2  生活风格及社会联结 每个人均有不同于他人的追求优越、克服自 卑的方式,而这种区别于他人的个体所特有的追 求优越的方式就是生活风格。

生活风格存在好坏 差异,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不健康的生活风格密切 相关。阿德勒认为区分个体的生活风格健康与否 的标准,即其是否符合社会公众的利益。

并提出 4 种类型的生活风格,分别为统治——支配型; 索取——依赖型;回避型;社会有用型,仅仅社 会有用型属于健康的生活风格,前三者均为病态 的生活风格,亦是许多儿童问题行为的体现。

基 于此,个体心理学提出 3 个用以判别个体的生活 风格的方向。其一,个体的出生顺序。

阿德勒认 为个体在同辈兄妹中的排行、家庭中的位置很大 程度上影响了个体的性格以及今后的发展;其 二,个体对早期环境的回忆。

个体早期由于心智 发展不成熟,环境上任何的波动都会影响其生活 风格的选择和改变。其三,对梦的个人评价。

个体心理学十分注重个体与社会情感上的联 结,不知社会情感为何物的孩子必然成为一个满 是问题行为的个体,因为其对优越感的追求未被 引至对社会有益的方面。

当明白后,我们对于儿 童的问题行为才有了全新的认识,任何儿童表现 出来所谓的问题行为不应该单单从某一点去分析 其成因。

必须以了解个体的全部生活历史为基础, 从问题行为发出者的角度去审视其行为,打破研 究者规范客观外在的研究范围。

因此,父母应该 将引导儿童增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培养儿童的 社会感情作为教育孩子的目标和任务。

举报/反馈

感悟心灵美

5获赞 3粉丝
还没有任何签名哦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