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吴怡 实习生 廖学琴
今年9月10日教师节这一天,傅雯(化名)还是跟往年一样,收到了很多学生的祝福。只不过,这个曾让她开心的日子,如今却让她“心情极度压抑,彻夜未眠”。
这一年来,她离开工作了17年的临沂大学,从大学副教授变成“无业”。一想到今后还会度过很多个教师节,傅雯感到“备受折磨”,便在网上发文,讲述她因同校的丈夫工作变动,自己被无辜牵连“捆绑离职”的经历。文章发出后引发网友广泛讨论,傅雯坦言,“我的本意是不平则鸣,没有料到会有那么多人关注”。
近日,傅雯向澎湃新闻表示,2021年11月,她的丈夫拿到某985高校调函后便向就职的临沂大学提出离职申请,被拒;直到2022年6月,学院书记终于同意签字,但傅雯却被学校人事处要求夫妻教职工一方调走,配偶必须辞职。
根据傅雯提供的短信和录音文件显示,临沂大学人事处处长在双方沟通中表示,学校不提倡职工夫妻长期两地分居,要求教师职工夫妻一方调走另一方离职,并不是因为个人工作和责任心的问题,而是为了家庭的和谐稳定。“学校正常的人才流动也有规章制度,我们要按规定的程序办理。”
跟学校协商未果后,同年7月,傅雯正式签订解除聘用合同,合同上未提及任何离职原因。
9月18日,澎湃新闻就此事拨通临沂大学人事处处长办公电话,对方表示,不会对此事做出公开回应,会由学校党委宣传部统一回复和解释。随后,澎湃新闻致电该校党委宣传部,一名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不方便回应此事。截至发稿,澎湃新闻暂未从该校党委宣传部处获得其他有关回应。
走人才引进渠道入职
2005年硕士毕业后,傅雯选择入职临沂师范学院(临沂大学的前身)。她自述,当年走的是人才引进渠道,经考察合格后正式成为该校在编教师,拿到讲师职称。
“当时我收到了几所院校的面试通知,选择临沂师范学院的主要原因是招聘政策人性化,人才来去自由。特别是我面试时,当时学院书记握着我的手说,感谢来支援建设,我觉得很感动和亲切。”傅雯说。
傅雯告诉澎湃新闻,当年该校面临本科教学评估,人才缺口很大,为了吸引博士、硕士高学历人才,出台了工资津贴、安家费、住房、科研经费等优惠政策,且明确承诺“对引进人才实行能进能出、来去自由的政策”。此外,傅雯当时所签的就业协议书,只要求工作满1年后方可考博,并无其他要求。
傅雯入职该校后,除了教学,也从事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具体包括课程建设、材料整理、教案编写。“从备课、课件、教案到上课以及学生管理,凡是本科教学评估要求中,我们不符合的,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我们都对照着本科教学的规范重新去做,力求达到标准。”傅雯说。
2010年,该校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从学院升级为大学,临沂师范学院更名为临沂大学。在傅雯看来,该校从本科评估到更名成功,她是其中的建设者之一,“是我们一砖一瓦建设起来的”。
傅雯入职时,临沂师范学院施行的人才引进政策。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同校丈夫跳槽,妻子被要求离职
与傅雯相似,陈超(化名)在2005年硕士毕业后也经由人才引进渠道入职临沂师范学院。两人在入职后结为夫妻,多年来一直在该校工作。
直到2021年,一件事情打破了这个局面。这一年11月,傅雯的丈夫陈超拿到某985高校调函后便向学院提出离职申请。
傅雯介绍,临沂大学的离职程序要求,职工先跟学院领导提出申请,如果学院领导签字同意,就可以上报到人事处,如果人事处同意,则再上报给学校领导做决策。
但学院拒绝了傅雯丈夫的离职申请,理由是:学校需要他。
据傅雯陈述,被拒后大半年内,其丈夫多次尝试通过电话以及面谈形式跟学院沟通,但当时学院领导明确表示不同意其离职申请。直到2022年6月,学院党委书记终于同意签字,但人事处却要求夫妻教职工一方调走,配偶必须辞职。
听完丈夫的转述后,傅雯非常震惊,立马去找学院党委书记。对方再次向她明确了人事处这一要求。傅雯不能接受,“作为两个独立工作的教师,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强行绑定在一起”。
傅雯解释,自己与丈夫走的都是正常应聘、人才引进程序,并非作为家属被安置工作,两人是工作之后才结婚的。
根据傅雯提供的就业协议书显示,她与临沂师范学院签署协议的日期为2005年3月,入职教学岗位;协议书上“婚否”一栏清楚注明为“否”;专业为美术学(油画方向),硕士毕业时间为2005年6月。而两人结婚证上显示的领证日期为2005年10月。
在傅雯看来,“对引进人才实行能进能出、来去自由的政策”是校方的承诺,正常调动是一位教师合法的权利,自己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为何要被“捆绑离职”?傅雯说,“这个条件可以说是要挟。”
2022年6月30日,傅雯又给该校的人事处处长发去信息,表示不会因为丈夫的离开影响到本职工作,而人事处处长给傅雯的回复则是,理解傅雯丈夫到更高平台发展的意愿,“但也请您们理解学校对人才的渴求以及学科、专业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学校正常的人才流动也有规章制度,我们要按规定的程序办理”。
傅雯提供她与临沂大学人事处处长的短信聊天记录。
根据傅雯提供的录音显示,2022年7月8日,傅雯夫妇再次找到人事处处长见面,对方表示,学校不提倡职工夫妻长期两地分居,要求教师职工夫妻一方调走另一方离职,并不是因为个人工作和责任心的问题,而是为了家庭的和谐稳定。“第一考虑,能不走,两个人都不走;第二考虑,为了生活方便,要走最好是一块走。”
跟校方协商无果后,傅雯最终选择“自愿离职”,学校开会讨论和批准了她的离职申请和其丈夫的调动申请。
递交离职申请后,傅雯没有力气再踏入学校一步,离职手续都由其丈夫去办理。丈夫去财务处盖完最后一个章回来跟她说,遇到了同样去办理离职手续的那位男同事,男同事握着他的手说,“我老婆比我还早来一年”。
“从大学副教授到无业”
谈及为何选择“自愿离职”,傅雯解释,一方面担心如果自己不签署离职合同,校方不放她的丈夫走;另一方面是她不愿意在个人价值被全盘否定的环境下继续工作。
2022年7月,傅雯正式离开其工作了17年的教学岗位,此时距离她评上副教授仅过去一年,她自诩“从大学副教授变为无业”。
离职后,傅雯的个人主页已被学院官网删除。百度百科上还有关于她的介绍:承担主要课程9门,作品参展与获奖9项,科研课题8项,著作论文9项。对此,傅雯说,“成果清单是准确的,但不够完整,我的成果还要更多一些。”
傅雯与临沂大学解除聘用合同证明书。
“自愿离职”后,傅雯经常梦到课堂、学生,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一周暴瘦12斤——打开电脑,还有写了一半的申报书,发去审稿的论文,等着审批的结项书,还没指导完的大创项目,下个学期要备的课,即将出版的书……所有努力都化为乌有。离职后,她没有拿到任何补偿,领不到失业保险金,也无法申请仲裁。
傅雯也有尝试找新工作,每天刷新招聘网站,投简历,不管是公办的还是民办的,甚至职业院校都试过,但接连受挫。她清楚地看到,在当下的招聘市场上,艺术类专业并非刚需,应用性弱,岗位需求非常少;加上近些年,学科升级、学历升级,自己的竞争力比不过大批年轻的博士。
当44岁的傅雯重新站到竞争更激烈、更残酷的就业市场上,在年龄、学历、专业、成果等这些累加的招聘条件面前,门一扇接一扇关上。她无助地站在外头。
傅雯曾开过绘画网店,但由于经营状况不佳,网店关闭了。失业这一年多以来,她不能接受无法自食其力的自己。为了找点事做,她想到重开绘画网店,想靠画画的手艺挣口饭吃。她甚至想过“脱下长衫”,考虑做家政、做保洁,做任何可以做的工作。
不过在她心底,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重返讲台。“毕竟教师是我永远热爱的职业,教育是我奋斗了半生的事业。我希望能够潜心讲坛,安心从教,终生从教。”
(来源:澎湃新闻)
举报/反馈

中国青年网

4.7亿获赞 503.2万粉丝
青年温度、青网态度、青春靓度
中国青年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