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等地,以湖南省分布最多。
土家族是我国独居特色的少数民族,为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截止2021年统计数据,人口总数为9,587,732人。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排名第七。仅次于彝族。比彝族少二百多万人。在历史上,土家族的先民被称为“蛮”或“夷”。后来,随着汉族移民的增加,“土”、“客”、“苗”三个民族经常被并举,以区分武陵地区的土家族、汉族和苗族。
01土家族的起源
土家族的先民与古代巴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关于土家族的来源,有两种主要说法:其一是古代从贵州迁入湘西的“鸟蛮”的一支;其二是唐末至五代初年(约910年前后)从江西迁居湘西的百艺工匠的后裔。在史籍中,湘鄂西一带的土家族被称为“土人”、“土民”等,而在清末的地方志中,开始使用“土家”这个名称。
在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传统文化的一支,与汉族、土家族、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普米族、景颇族、拉祜族、基诺族等为兄弟民族,都出自古羌。
在历史上,封建领主经济从五代(907-979年)开始就有一定发展,直到清朝雍正年间(1723-1735年)“改土归流”时逐渐过渡到地主经济。新中国成立前,社会经济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社会改革,土家族与苗族联合建立了两个自治州。
2000多年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宋代以后,土家族单独被称为“土丁”、“土民”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
关于土家族的源流,一直以来史学界存在许多争议,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他们认为,巴子国在公元前至年是最兴旺的时期,但到公元前年巴子国被秦国所灭后,巴人开始从重庆一带往东迁移。从公元前年开始,这一带的居民逐渐被统称为“土家”。
巴人演变成土家族的论据有以下几点:
巴人和土家族族称发音相同。土家族自称“比兹卡”,“比兹”是名称本身,“卡”等于“族”或“家”,而古代与中古的巴人自称中也有带“比”的音节。
巴人和土家人居住区域相邻。在巴人活动过的区域内有湖南的白抵城、百曳滩,湖北的百节峒、北佳坪、白脊山、柏子山、白雉山贵州的必际县重庆的百节、柏枝山等地方。
巴人和土家人名的相近或相似。在巴人活动过的区域或历史上的一些人名、姓氏、族称方面有胚氏、“斑子”与班氏、“复夷”、“比足齐”、必际、鼻息等与土家人的名字相近或相似。
巴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点与土家人相同或相近。如吃鱼时不用筷子而用手抓的习惯;喜唱歌跳舞的风俗等都与土家人相同或相近。
02土家族的分布
截止到2021年,中国境内的土家族人口总数为9,587,732人。土家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他们属于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土家族人自称为“毕兹卡”、“密基卡”或“贝锦卡”,这些名称的意思都是“土生土长的人”。
在历史上,土家族的先民被称为“蛮”或“夷”。后来,随着汉族移民的增加,“土”、“客”、“苗”三个民族经常被并举,以区分武陵地区的土家族、汉族和苗族。在土家族聚居的地区,普遍有一种习俗,就是敬奉土王。在湘西的土家族中,他们在解放前以彭公爵主、向大官人和田好汉为土王神。每逢节日或重要场合,他们都会进行庄严的祭祀仪式。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在湖南分布最多,占所有土家族人口的40%以上。
具体来说,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张家界市的慈利、桑植等县,常德市的石门等县。
湖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建始、巴东、恩施、利川等县市,以及宜昌市的长阳、五峰两县。
重庆市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渝东南的黔江、酉阳、石柱、秀山、彭水等区县。
而在贵州省,土家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县。
"土家"这个族称的出现是伴随着汉族的大量迁入而开始的。建国后,通过民族识别,长期不被承认的土家族被确定为单一民族。1957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
03土家族的文化习俗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同时也有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如织绣艺术、雕刻、绘画、剪纸和蜡染等。土家织锦,也被称为"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土家族热爱唱山歌,山歌有多种类型,如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和盘歌等。他们的传统舞蹈包括"摆手舞"、"八宝铜铃舞"以及歌舞"茅古斯"等。土家族的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和"打家伙"等。
土家族人非常重视祭祀祖先的传统。他们会在每年的春节和每月的初一、十五进行小祭,而在清明时节则会进行大祭。七月中旬的月半节,也被称为亡人节,是土家族人祭祀祖先的重要时刻。
土家族人信仰多神,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土王崇拜等。他们的巫风巫俗非常强烈,同时,道教、佛教和基督教的传入也对土家族人的信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土家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最有名的可能是"赶节"和"哭嫁节"。在待客礼仪方面,土家人热情好客。当有客人来访时,主人会热情问候并盛情款待。特别是逢年过节,主人会用雪白的糍粑去烤,待两面烤得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后往里灌白糖或蜂蜜,然后双手捧给客人。有些地方在给客人吃糍粑时还有一些特别的讲究:主人把烤好的糍粑给客人后,客人不能吹拍火灰,要接过就咬。这时主人会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再给客人。这种独特的待客礼仪展示了土家族人民的热情和好客。
土家族的信仰,在土家族聚居的地区,普遍有一种习俗,就是敬奉土王。在湘西的土家族中,他们在解放前以彭公爵主、向大官人和田好汉为土王神。每逢节日或重要场合,他们都会进行庄严的祭祀仪式。
土家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
土家族的姑娘出嫁时,到底在哭些什么?从网上看的一些网友发的哭嫁词,还是颇为感慨。形成这样一套词,想必也是经历了几代人的生活感悟?不妨摘几段大家一起欣赏一下,尤其远嫁的姑娘,不知能否有所触动?
【哭嫁词选摘】
①我的妈呀我的娘,韭菜开花九片叶。我娘怀我一个月,十月怀胎苦难多。十月一满临盆降,我娘分娩在一旁。牙齿咬得铁钉断,双脚踩得地皮穿。醒来一看女儿身,是女非男娘伤心。娘的好处千千万,十天半月数不完。您今逼我出娘门,活人送进死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