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振兴”的2023年“燕赵环保世纪行”活动,组织记者走访调研,深入报道我省各地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好经验、好做法。即日起,本报开设“燕赵环保世纪行”专栏,敬请关注。
蓝天白云下,上百幢二层小楼整齐排列,百亩花海随风起浪。日前,记者来到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眼前景象宛如油画。
“来来来,参观参观我家的小院……”路过一处小楼,正在打扫卫生的村民陈丽柱见到记者,热情地打招呼。
2017年开始,德胜村逐步拆除了村里的旧民居,统一规划建设了100多幢风格独特的新民居,陈丽柱家便是其中之一。考虑到当时已经有房子住,陈丽柱一家决定把小楼装修成民宿,用于接待游客。
“一开始只想试试,没想到民宿这么受欢迎,订单特别多。”陈丽柱介绍,今年以来,光靠民宿,他就有了三万多元的收入。村里其他几十家民宿,生意也很火爆。
“我家的民宿直接租出去了6个月。”陈丽柱乐呵呵地说,“老话讲‘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但现在这‘土窝’真就成‘金窝窝’了。”
“土窝”变“金窝”,是德胜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生动实践。
“我们村离草原天路、元中都遗址等旅游文化景区都很近,区位优势明显。”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说,为了更大程度利用好这一优势,近年来村里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整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迎接八方游客。
据了解,德胜村近年来配套建成了村民服务中心、幸福互助院和德胜印象馆、文化广场、卫生室、八字墙、长廊、戏台等文化服务设施,在院墙统一改造工程中,拆除土房危房54处、残垣断壁80余处,清理私搭乱建100余处,新建打谷场2000平方米。
在此基础上,该村还修建院墙1.3万延米,修筑道路21.5公里,建设活动广场3000余平方米,延伸观光路线,种植八棱海棠树320株,金莲花13500株,打造景观100多亩。
“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如今的德胜村道路整洁、花香四溢,村居面貌焕然一新。”叶润兵介绍,现在在村里不仅能歇歇脚、尝尝农家饭,还能就近逛逛新农村,体验体验民俗文化。
除了特色民宿,德胜村还有另一个致富法宝——“金豆豆”。
撩帘进入村南一间大棚,手戴白手套的村民刘桂荣,正细心地采摘着一粒粒微型薯。
“别看它们小得不起眼,还没眼镜片大,可不便宜。”刘桂荣说,平均下来,每一粒微型薯种薯的售价在0.3元到0.5元之间,是名副其实的“金豆豆”。
目前,刘桂荣打理着两间大棚,每间大棚可产微型薯15万颗左右。减去各种成本,平均下来一年的纯收入能达到二三万元。
土地瘠薄、干旱少雨,是德胜村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是德胜村独特的气候条件。
“这种气候很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叶润兵介绍,德胜村有马铃薯育种传统,一段时间里,只有少数掌握技术的村民种植,没有形成规模。
“2017年,总书记来到德胜村,鼓励大家要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叶润兵说,牢记总书记嘱托,德胜村近年来依托种业公司,建成了规模达300亩的德胜马铃薯微型薯育种园区,园区内的280个育种大棚总产值超1000万元。
如今,德胜村的微型薯早已畅销全国,全村微型薯种植农户近200户,仅此一项人均年收入就近5000元。
盖起“金窝窝”,种下“金豆豆”,德胜村依靠独特生态优势走上了生态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 霍相博)
关注河北日报,了解更多权威资讯
举报/反馈

河北日报

6208万获赞 67.6万粉丝
河北日报——权威成就影响力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