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我省非遗资源丰富、类别全面。近年来,各地深化文化旅游融合、文化科技融合,为非遗保护传承注入新活力新动力,并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遗真正潮起来、活起来、火起来,请跟随我们一起,走进非遗、了解非遗,感受非遗魅力。
秋日里,晨光穿透云层,洒向埃山村。赵培进站在工坊门前的染缸旁,细心观察着缸内的变化,随着纯白的棉布在蓝靛水中被慢慢搅拌变蓝捞出,仡佬手工蓝印染便完成染色环节。
“自小便跟着伯父赵运祥学染布。”在赵培进的记忆中,仡佬手工蓝印染过去曾是寨上许多人家最体面的养家手艺,“生意最好的时候,村里有20多个印染师傅,每天要做100来套印染产品,上世纪70年代,埃山村集体搞印染加工,曾是石阡县出名的‘万元村’。”
2015年1月,入选贵州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仡佬手工蓝印染,又称染整,包括染色、印花、整理、洗水等流程,是石阡仡佬人家长期以来,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一种布匹加工方式。
“我们染出来的布料花式精美,附近村寨的人都来光顾生意。”赵运祥说,原先印染是很流行的染布工艺,但受工业化印染制作和现代流行布料的冲击,蓝靛印染花布逐渐被淘汰,加上埃山村制作染料的原料蓝靛草数量减少,这项工艺便逐渐成为少数人的“盐巴钱”产业。
“实在不甘心就此失传了。”作为非遗传承人的赵运祥和赵培进,决心要让仡佬手工蓝印染这项文化遗产再次活起来,传下去。于是,他们带着村里的手艺人到当地相关部门寻求帮助,希望能引来外部资源找寻出路。
2017年初,贵州省九木和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蓝花叙事文化项目“蓝花文化传习坊”团队走进埃山村,工作小组组织专家积极沟通恢复印染工坊,并对村寨文化进行系统深度调研。
为尽快恢复所有制作环节,工作组还从同为仡佬手工蓝印染发源地的印江自治县,请来花板和染缸制作师傅雕刻花板、制作染缸,赵运祥则外出购回印染所需的蓝靛原料,工坊就这样陆续恢复生产。
2017年4月,在石阡县委、县政府和石阡县文旅局等部门的支持下,赵培进带着乡亲们在埃山村重新种下蓝靛草,建立贵州省石阡县仡佬印染专业合作社,并召回走散的印染师傅们,一起丰富花板样式和印染产品种类,重振印染。
“要想产品不被淘汰,必须走个性化道路,让传统与时尚结合起来。”在赵运祥家的工坊展厅里,摆放着这些年开发的床上四件套、桌布、抱枕、围巾等10余种符合大众需求的印染产品,也讲述着他们自己的思路规划和成果。
印染工艺和产品都有了,酒香也怕巷子深。2021年,石阡县文旅局组织赵培进等人带着产品,到黔东南州丹寨县参加“走进第二届中国丹寨非遗周”文化宣传。同时还帮助他们在本地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购物节”活动,合作社获得不少订单,影响力逐渐扩大。
“通过开拓线上线下两个市场,印染产品的销量越来越好。”赵培进说,他们把制作潮牌产品的片段拍摄成短视频,发布到自己运营的“古夜郎印染”抖音账号上,同时还把产品带到当地星级酒店和文旅展销会上布展亮相,通过这几年多形式的推广,印染销售额达20多万元。
晌午时分,采访接近尾声,埃山村的寨子里炊烟四起,贵州省石阡县仡佬印染专业合作社成员兼花板雕刻师的赵培军家屋子里,又传来“叮叮咚咚”的花板雕制声。“我们的产品已走向很多地方,最远卖到了韩国。”赵培军说,布料样式精美,产品经久耐用,深受消费者认可。
在赵培进看来,光精美和耐用还不够,得继续在“潮”字上做文章,让产品被更多人接纳,“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坚守着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热爱和情怀,希望仡佬手工蓝印染能迎来更加绚烂多彩的‘春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勇
编辑 江佳佳
二审 王太师
三审 李玲
举报/反馈

天眼新闻

1134万获赞 102.7万粉丝
国家一类新闻资质网站。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