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父母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因此,对子女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不论子女的年龄如何,父母教育和激励子女惯用的开场白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当然,父母本着一个好的出发点,希望这样的比较可以帮助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本以为榜样的作用是明显的,使子女把“别人家的孩子”作为目标,然后去努力拼搏。
事实上,这样的向上比较不仅不会让子女有前进的动力,反而会让其产生妒忌的情绪,导致其自卑,不自信,严重者则会有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长此以往,自我否定的想法将会根深蒂固在脑海中并且不断的去反刍这样的想法,进而引起更严重的情绪反应。
即便是成人之后,也会被这种“永远比不过别人”的想法所笼罩,或者说,这样的人群只能关注到比自己优秀的人。
最终,引起的则不是简单的不良情绪反应,而是真正的抑郁症和焦虑症等严重的心理问题。
在这种上行社会比较的氛围之下,这几年出现了“内卷”这个比较热的词汇,不论是在父母还是在子女之间,都在不知不觉地去和别人进行比较。
虽然,现在的网络很发达,人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网络上和别人进行比较,但这样的比较所引起的不适感一般不会持续很久。
往往是同那些在自己身边并且比自己优秀的人进行比较时,会让人产生更难受的感觉,这种冲击性往往是更大的。
上行社会比较在社会比较中更为常见。上行社会比较更多地带来消极情绪,例如:妒忌、自我评价低、自卑等。
由上行社会比较引发的妒忌情绪,从而使个体开始找到对比对象以及否定自己的依据,进而降低自尊体验。
Festinger于1954年提出上行社会比较的概念。
个体是生活在人际之中的,当所处环境不能使个体进行自我评估时,个体就会寻求他人作为比较对象,以此来完成这个对自我评估的过程。
正因如此,个体在对自己的能力和观点进行评估时会受到动力的驱使。
上行社会比较只是社会比较的一种,还有另外两种类型,即平行社会比较与下行社会比较。
现如今的时代,进行社会比较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为了自身的优秀,父母的期待,又或是缓解自身的压力与威胁。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个体进行社会比较已经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似乎成为了一种下意识的状态。由此可知,社会比较对个体的影响是比较普遍的。
社会比较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即上行社会比较与下行社会比较更容易产生对比效应,而平行社会比较容易产生同化效应,有时也会相反。
因为,个体进行上行或者下行社会比较的时候,都是在寻找其与比较对象之间的区别。
而平行社会比较则是个体将其与比较对象等同的现象。
虽然两者有所区别,但是个体的自我评价水平都会受到影响。
上行社会比较中的比较效应在某种程度上会降低自我评价水平,而上行社会比较中的同化效应会提高自我评价水平。
这表明个体在面对上行社会比较时,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行为和感受,并且对自身的影响也是因人而异的。
最早对上行社会比较进行定义的是Martin等人,认为个体与优秀他人进行比较,与此同时,用此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价值,研究采用此定义进行研究。
上行社会比较的相关研究
上行社会比较与比较动机
向上比较有利于个体发展,此过程中,个体追求自我完善、提升自我评价。
首先,Martin研究指出,高成就动机个体需要不断设置新的前进目标,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可以进一步找到改善自我的办法,提升自身价值。
研究结果显示,高上行社会比较的个体愿意将比其成绩优异的学生作为比较对对象。
因此,这种情况产生时会迅速提高个体的竞争意识,处于这种紧张状态之下,个体调动自身应激水平,保持高效学习,提升成绩水平。
其次,Lockwoo和Kunda发现,个体经常需要对自我进行评价。
而对自我的评价常常源于他人的评价以及周围的信息状态,换言之,个体还是在进行一种比较才能更加清晰地对自我进行评价。
具体表现为,当个体感知到比较对象展现出来的积极信息时,个体会判断自己是否也可以获得这些优势,随之对自己进行评价,因人而异,评价可以是正性的也可以是负性的。
当个体发现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和努力去实现自己与比较对象之间的差距时,个体会制定相应的目标去实现它。
最后如果可以达到与比较对象的状态,就会对自己产生较高的自我评价,也就意味着这种行为带来了一种积极的反馈。
上行社会比较与心理健康
根据以往研究结果可见,上行社会比较对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方面都有所影响。
首先,上行社会比较诱发更多抑郁情绪。
Verduyn发现个体在浏览Facebook时,尤其是浏览好有信息时,对方积极的信息展现,例如:经济、外貌等,使个体开始评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若不具备,则使个体开始否定自己,从而,提升其抑郁情绪。
在Facebook上,个体经常会被动性地接收到“他人比自己优秀”的信息。
随之而来的是反刍思维,个体会开始产生强迫性思维,之后会出现注意偏向,更多的注意自己的弱势,而这种状态的反刍会导致个体抑郁情绪的产生。
其次,焦虑、紧张、恐慌等负性情绪与高频的向上比较息息相关。
向上比较强度高的大学生与他人合作时,其在任务中会有较高的错误率,与此同时,在事后报告的焦虑水平也会更高,即说明上行社会比较与焦虑呈现正相关关系。
薛诗雨研究发现,在职业中学生群体中,在专业课和专业技能方面,个体更倾向于同比自己在这两方面更优秀的对象进行比较。
因此,在与他人交往时,个体会产生更多的负性情绪,例如:紧张、畏惧等情绪。
由此可见,在以往研究中,虽然都是不同的被试群体,但是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即上行社会比较行为正向预测焦虑。
上行社会比较与自我概念
国外学者Butzer发现,向上比较会导致其产生模糊的自我认知,对自身认知的确信度和稳定性也会有所下降,并且可以对自我概念有负向预测作用。
Vogel进行了一项纵向研究,其结果发现,由于个体有较高的上行社会比较,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同时,也会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劣势上。
这样的状态下,个体自我评价降低,从而降低其自尊水平。
刘庆奇、牛更枫等发现,上行社会比较对个体的低自我概念清晰性有预测作用。
由于上行社会比较为个体带来他人的优势信息,这种冲击使个体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以及其所处的社会位置。
对于个体而言,优势信息也是一种证据,一种自己不如他人的证据,越是关注就越是发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
而个体又期待自己成为优秀他人,这种反复的纠结,引发个体的内心冲突,给个体带来痛苦的情绪和混乱的思维。
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都证实了,高上行社会比较对低自我概念清晰性有预测作用。
上行社会比较、妒忌类型和自尊的关系
研究表明:上行社会比较和自尊的关系表现出适应性反馈循环的特点。
一方面,进行上行社会比较会影响自尊。
上行社会比较是个体与优秀他人进行比较,从而设定一个前进的目标,拉近与比较对象之间的差距,由此可以了解个体在未来的提升空间。
但Collins明确表示,如果个体在进行上行社会比较时,给自己设定了前进的目标,并认为自身有能力达到其期望中所设定的目标。
由此便会形成自我价值感,增加积极的自我评价,调动自身资源去实现这一目标。
自尊源于他尊,个人在不断的尝试和经历的过程中,积极的反馈结果会提高提个体的自尊水平,且其设定的目标也会在实现之后进行新目标的设定。
研究的被试以大学生为主,个体从小到大都在这种上行社会比较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无论是家长、老师的要求,还是身边优秀个体的存在,以及网络环境中“网红”的崛起,想要找到一个榜样,设定的一个前进的目标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而且网络的发达,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学习一门知识或者一项技能也变得容易了很多。
换言之,知识的易得性让个体在面对与比较对象之前的差距时可以更快地寻找到提升自己的途径,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进而提升个体对自己的认可。
学历是社会层面比较在乎的求职标准,近几年的升学压力也表明个体在更高的追求学历的提升。
因此,研究中大学生的被试群体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学历水平进而对自己有着较高的自尊体验。
并且高考、考研成功本身也是对个体进行上行社会比较的一个正向反馈,会使其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积极认知,从而提升自己的自尊水平。
另一方面,自尊水平可以反过来影响之后的上行社会比较。
Tuner、Pickering和Johnson等人发现在自尊和归因风格研究中,高自尊的个体更加倾向于内归因,认为自己有较高水平的能力且付出了较多的努力。
张静的研究也表明,在工作、生活中遭遇挫折和困扰时,高自尊的个体则通过向上的社会比较去激励自我,会产生更多的能量和价值感来提高自身的自尊水平。
由此可见,上行社会比较与自尊之间形成了一种反馈循环的状态,即上行社会比较正向预测自尊的同时,自尊水平也在正向预测着上行社会比较。
妒忌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由于个体在比较过程中会意识到自身的劣势和不足,产生妒忌情绪,与此同时也会混杂着自卑等其他负面情绪。
妒忌情绪被频繁诱发会给个体带来意想不到的困扰,负性情绪会引发负性认知,因此,个体会更加关注自己无法做到的方面。
社会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沮丧、精神痛苦、抑郁等其他很多负面情绪的来源都是妒忌情绪,这些负性情绪的产生会使个体的自尊体验降低。
进行上行社会比较会引发妒忌情绪,这是个体无法避免的现实情况,然而妒忌情绪会进一步降低个体的自尊水平。
通过上行社会比较,个体在诱发妒忌情绪的同时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与被妒忌者之间的差异。
上行社会比较、恶意妒忌与自尊的关系
自己与优秀他人的差距会被个体认为是一种对自我的威胁。尽管如此,妒忌情绪的产生有一定的限定。
即妒忌不是与比较对象进行上行社会比较的所有结果,能引发个体产生妒忌情绪的人都是于自己而言在重要领域里高才能的个体,并且这些人在成功之前是与自己有相似之处的。
他人与自己越是相似,个体在与其进行上行社会比较的时候就越容易产生妒忌情绪。
Salovey也提出了相似的结论,越是与自己相似的人,并且对方的境况好于自己时,那么,个体的妒忌情绪会表现的更加强烈,此时,个体产生的妒忌情绪一般是恶意的。
恶意妒忌者会希望他人失去其优势,对他人进行言语攻击,甚至会有怨恨的情绪以及伤害对方的想法,这种情绪的存在会使个体出现希望优秀他人失去其原有优势的下拉性动机。
并希望对方以失败作为事情的结果,会认为对方不配得到他目前所拥有的。
因此,相比于社交网络上的优秀他人诱发的妒忌情绪,来自身边的比自己优秀的他人更容易诱发个体恶意妒忌情绪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