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学校出身的开国元勋不在少数,仅开国大将中就有三名师范生。黄克诚、粟裕、许光达,他们分别毕业于衡阳的湖南三师、常德的湖南二师和长沙师范学校。

师范生中名气最大的自然是湖南一师的毛主席。

黄克诚和毛主席的相遇,是一种命运的安排,也是一种兴趣的引导。1925年,黄克诚在湖南衡阳第三师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那时,我党组织在不断壮大中,为了培养更多的先进分子,开设了讲习班,邀请党内的优秀人员给新入党的同志进行指导教育。而毛主席作为党内出类拔萃的人物,自然被选为指导教育的最佳人选。

不巧的是,当时毛主席被安排到了湖南衡阳第三师范。于是,毛主席和黄克诚在讲习班相遇,相识。那个时候,毛主席是黄克诚的老师。

黄克诚是一位用功至极的学生,对于任何不懂的问题,他总是立即向老师请教,不遗余力地寻求知识的滋养。这样的积极态度,使得毛主席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记住了他的勤学好问。

然而,这样温馨的师生关系却并未持续太久。1926年的夏天,北伐战争的烽火在湖南地区燃起,讲习班被迫暂停。所有的党员都被分配到不同的队伍中,黄克诚被送到了训练班,与毛主席分道扬镳。

随后的岁月里,无论是北伐战争的沙场,还是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乃至后来的两万五千里长征,都留下了黄克诚带着厚厚镜片的身影。他的坚韧和毅力,使得他在历史的洪流中从未缺席。

实际上,毛主席对黄克诚有着深厚的知遇之恩。他曾三次“钦点”黄克诚,对他寄予厚望,并赋予重任。这些无疑证明了毛主席对黄克诚的信任和看重,也是对黄克诚能力的极高的肯定。

第一次“钦点”。

1948年11月,天津的解放看似已成定局,犹如板上钉钉,国民党军队仍在负隅顽抗,然而却已是强弩之末,难以对大局构成重大影响。

鉴于此,毛主席开始在东北部队的军中精心挑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来负责即将到来的军管会工作。最终,目光落在了富有开创性经验的黄克诚身上,他被赋予了这项重任。

肩负着毛主席的信任与重托,黄克诚踏入天津后,立即贯彻执行“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管”的方针。他的到来,犹如一场春雨,迅速恢复了天津的秩序与和谐。

这次成功的经验对黄克诚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不仅彰显了他的才干和胆识,更为他日后的军事生涯增添了厚重的一笔。

黄克诚

第二次“钦点”。

毛主席深知黄克诚的才干和经验,对他接管天津的丰富经历颇为赞赏。而且,黄克诚是湖南人,对故乡的情感深深扎根,让他去湖南上任,无疑是将一个熟知地方情况的干部,派到了最需要他的地方。

“你去湖南,我放心!”毛主席的话语,分量重如泰山,充满信任和器重。这份重托,让黄克诚深感责任重大,也激发了他的工作热情。

面对毛主席的信任,黄克诚满怀激动地表示:“我一定会努力工作,将湖南建设好,让父老乡亲们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他的话语,简单朴素,却充满了坚定和决心,这是对人民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鞭策。

黄克诚在湖南任职期间,工作成绩斐然。他不仅完成了剿匪、土改等一系列重大任务,还积极支持抗美援朝、镇反等斗争。他深知,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勇于担当。

此外,他还积极恢复生产经营、发展文化事业。通过不懈努力,湖南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文化事业也繁荣起来。同时,他还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湖南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第三次“钦点”。

黄克诚,湖南的一位大将,此刻在湖南的战场上,正意气风发。然1952年7月,毛主席再次亲自挑选,选他到北京担任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

那时候,军队的后勤部门正处在创建初期,犹如一片混沌,其工作杂乱无章,确实是一个难以料理的“乱摊子”。黄克诚在充分了解情况后,开始正式接手后勤工作。

期间,黄克诚在工作上表现出色,他以其坚定的信念和专业的知识,成功地将军队的后勤工作带入了新的篇章。

从三次钦点黄克诚可以看出,毛主席对他十分的信任,也相信他的个人能力。事实上,黄克诚所做的一切,也充分证明了毛主席的眼光。后来,黄克诚不仅把所有的工作都做的十分出色,还凭借着战功、资历被授予了大将军衔。

只是,这么一位一心只为老百姓做事实的大将军,后来却也没有逃脱那个特殊时期,一直到了1977年,黄克诚才复出工作。

就在黄克诚复出的第二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他被选举为中纪委常务书记,狠抓党风。

1980年1月,中纪委接到了一个举报,内容是关于总参高层的人事变动。据举报,为了欢送调离总参的李达和张才千,以及欢迎新调来总参的张震,主持总参工作的副总长杨勇在京西宾馆以公款名义摆了一桌,总共花费了400元。然而,这400元竟然引发了一场震动。

黄克诚获悉后,他的反应极为强烈。他直截了当地指示:此事必须严查,不论涉及何人,即便是天王老子也必须查到底。不仅要查,还要做出处理,谁出的主意谁出钱。这种果断,这种不拖泥带水的风格,是他一贯的作风。

杨勇和张震都是黄克诚在战争年代的老部下,他们之间的关系深厚。但即便是这样,黄克诚也没有因为私人感情而放松对他们的要求。

当杨勇因为此事被批评时,他有些不服气,认为这是小题大做。然而,黄克诚的电话让他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黄克诚在电话中不留情面地指出:“你官大了,老虎屁股摸不得了!”

杨勇放下电话后,立即赶到黄克诚那里承认错误。他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400元来补交饭钱,并做出了检讨。这种认错态度无疑是积极的,也符合黄克诚所期待的。

与此相比,张震的回忆则展现出了更为刚正不阿的一面。据他回忆,当时有许多人为他求情,并提议由吃请者共同承担责任。然而,黄克诚的态度始终坚定不移,没有做出任何妥协。

正人必先正己,这是一句古训,也是黄克诚坚守的原则。即便是身处高位,他也始终保持着革命战争年代养成的优良作风。

他住的是一座五十多年前盖的房子,由于年久失修,房顶多处出现裂缝,下雨时要用脸盆接水,墙皮也大片剥落。管理部门曾提出拆掉改建的建议,然而黄克诚却以省钱为由拒绝了。

他说,只需要把漏雨的地方修补一下就行了。这种朴素的生活态度,体现出了他的节俭和节约的美德。直到他去世,房子始终没有翻修。这种勤俭持家的精神,无疑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实际上,自1978年12月起,已届76岁高龄且双目近乎失明的黄克诚,尽管行动不便,却仍在接到组织的任命后,毫不犹豫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以尽自己最后的心力,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着。

两载之后,完全失明的黄克诚并未退下前线。在一次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会议上,他作为纪委常务书记,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尽管身体已经衰迈,但他却一口气讲了两个小时,令在场的众多年轻同志敬佩不已。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永不过时,这是无可置疑的!”如此斩钉截铁的总结,构成了讲话的高潮。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黄克诚轻轻地松了口气,心中暗自感叹总算圆满完成了这次工作任务。

会后,有人将黄克诚的这份发言记录整理成文章,欲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让全国人民都倾听这位老人的教诲。

黄克诚表示,自己的言论可以发表,但需经过中央审查。随后,他将讲话内容整理成文稿,送到了邓小平的办公桌上。

邓小平在看过稿件后作出指示:“这个讲话稿完全可以发表,但在文字方面请胡乔木同志再加以把关。”

胡乔木在接手稿子后,以其惯有的敏锐和细心,察觉到在原文中出现的“毛主席”一词可能有些许的不妥。他思虑再三,最终决定以更为稳妥、中立的“毛泽东同志”来替换。然而,这样的改动却遭到了黄克诚的强烈反对。

黄克诚坚持认为,自从1931年毛主席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第一届主席以来,“毛主席”这个称谓就已经开始广泛使用,并一直沿用至今。他表示,这么多年来,他自己也一直亲切地称呼毛主席,因此无法接受这样的修改。

图|胡乔木

此事后来传到了邓小平的耳中,他立刻表态:“毛主席的称谓并非简单的头衔,而是我党和人民群众对他的高度认同。毛主席对我党、对人民、对国家都有着无可替代的贡献,这个称谓必须保留!”

在这样的情况下,胡乔木和黄克诚接受了邓小平的意见。于是,黄克诚的讲话稿以《关于对毛主席的评价和对毛泽东思想的态度问题》为题,于1981年4月10日在《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原封不动地刊发了出来,其中保留了对毛主席的所有特定称谓。这一决定,无疑体现了对历史、对人民、对国家的高度尊重。

黄克诚晚年的日子里,病魔的影子一直伴随着他。他的身体每况愈下,身边的工作人员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们多次建议他到外地去疗养,让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和舒适的环境来缓解他的病痛。

然而,黄克诚却固执己见,摇头说道:“我的身体我知道,出去疗养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还会给下边添麻烦。还是不出去的好。”

时间如白驹过隙,1985年9月,经过多次请求,黄克诚终于辞去了中纪委的所有职务。此时的他,因为哮喘病的日益严重,已经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两年之久。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让人们不禁为他的生命捏了一把冷汗。

然而,就在那年年底,黄克诚又因为患上直肠癌而接受了手术。手术后的他身体更为虚弱,开始出现幻觉。他常常与家人亲切地交谈,然而突然间又会焦急万分地对身边的人说:“听到炮火声没有?我得赶快去朱总司令那里报告情况。”他的意识开始变得模糊,让人们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

1986年12月28日,一颗伟大的心脏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停止了跳动,黄克诚走完了他曲折的人生旅程,享年84岁。他的离去,让人惋惜不已,人们将永远铭记他的贡献,他的精神将长存于人们心中。

举报/反馈

百年历史老号

53.3万获赞 5.1万粉丝
努力创造出更好的文章,与君共赏
乘风计划作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