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 国外逐渐形成了一种专业性质的心理健康活动, 即专业人员对有心理困惑或心理失常的求助者运用心理学和精神科学的原理, 通过心理访谈,就具体问题向求助者提供建议或辅导, 使其对自己与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作出决策, 以改变其态度和行为,进而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以遭遇心理疑难的平常人为对象的一种教育性的助人活动称为辅导,以遭遇心理困扰的平常人和心理异常者为对象, 兼具辅导与心理治疗功能的活动称为咨询。 心理咨询与治疗是现代行为科学中较新的一门学科,它从西方引入我国成为一门心理学应用学科与服务工作,在中国的真正的发展只有三十年的历史,近年来,心理咨询和治疗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和趋势,我们来简单的聊一聊。
前面我们聊了多元文化观的利弊
今天我们来谈一谈
行为生态论
生态心理学认为,人类行为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的函数:B=f(P,E)。行为的生态观强调内外因的互动与平衡。生态心理学的创立者Baker和他的同事根据Lewin在50年代提出的场论发展出行为情绪论。所谓行为情境指的是引发行为的小生态系统,不同的情境引发出不同的行为。人患心理障碍或疾病乃表示个体行为与环境配合不良,是生态系统失衡的结果。
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领域,历来有内因论与外因论两大对立派别。精神分析学派(或称心理动力学派)强调驱力、需求与动机等内在因素的作用;行为学派则强调外在因素,主张通过控制外界刺激或奖惩强化作用来改变个人行为。而行为的生态观则包容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强调二者相互作用,而不苛求分辨孰因孰果。近年来广为流行的认知行为疗法以及家庭治疗便是应用此理论的典范。
行为的生态观提示我们,在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中,只有将促进个体心理成长与改变外界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者相互调适,同步改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长远和稳定的效果。
混沌理论
混沌原指杂乱无章的现象。混沌理论起源于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是20世纪继相对论、量子力学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彻底瓦解了牛顿力学的机械式因果观与决定论宇宙观。
对混沌现象的研究表明,混沌不只是杂乱无章,而是乱中有序。我们的世界是一个有序与无序、简单与复杂、必然性与偶然性共生共存,充满不可逆性与不确定性的世界。混沌理论的基本思想如今已经渗透到医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个学科,在看似无关的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混沌理论认为,所有的自然系统包括人类,都是自组织系统,是开放的、自发的、主动吸收外界物质与信息并消耗能量的系统。所谓自组织是指外界只提供一定条件而不进行干预,由系统自发形成结构。
由于开放系统的自组织特性,每个机体都是主动决定是否接受外在信息,从而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功能,因此,忽视个体主观能动性,忽视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的咨询与治疗是难如人意的。
世界的复杂性以及人与环境的非线性关系提示我们,在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做控制和预测时必须十分慎重,切不可盲目乐观和过于简单化,或许混沌理论能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混沌理论认为,越是复杂的系统(如人类)越需要与环境有更多的交换与互动,因而越不稳定,甚至一个变量的微小改变都可能引起整个系统的剧变(例如在临界状态下),因而影响心理发展的多种变化之间并非加减关系,而是复杂的交互作用。只有对此有充分认识,在心理辅导与治疗工作中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接下来我们谈一谈心理咨询中的短期辅导趋势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评论、点赞和转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