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的河钢集团唐钢新区。河钢集团唐钢公司供图
【阅读提示】
它是新中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因发明“碱性侧吹转炉炼钢法”,被誉为“共和国转炉的故乡”。
它经历了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以钢铁般的意志从废墟上重新站立,震后28天炼出第一炉“抗震志气钢”。
它在改革开放后,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品结构,跻身千万吨级钢厂行列。
它在钢铁行业率先推动绿色转型,在渤海之滨建立起一座世界级现代化沿海钢铁基地。
它就是河钢集团唐钢公司。
如今,唐钢已走过80年风雨历程。80年来,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积累下宝贵的技术和精神财富,在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20世纪五十年代的唐钢厂区。河钢集团唐钢公司供图
“共和国转炉的故乡”
2023年9月7日,唐山乐亭,渤海之滨,唐钢新区。
三年前的这一天,唐钢新区正式投产。在这座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标志的世界级的钢铁“梦工厂”,唐钢开启了向海图强的新征程。
今年是唐钢建厂80周年。一路走来,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唐钢人钢铁报国的初心。
唐钢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它的前身是日本人建立的“唐山制钢所”。
1943年4月,日本东洋纺绩株式会社在唐山大城山下、陡河东岸开办“唐山制钢所”,占地24万平方米,1944年8月正式投产。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不久,工厂被国民政府接管。
但在当时,工厂生产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产能很低。从几张拍摄于这一时期的厂区老照片中,可以看到几排低矮的厂房和远算不上高大的炼钢炉。
1948年12月,唐山解放,唐钢定名“唐山制钢厂”。这座在战争与苦难中诞生的工厂,由此获得新生。
前不久,唐钢在挖掘厂史资料过程中,找到一份珍贵史料——《1943—1959年唐山钢厂简史》,这本只有48页的小册子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唐钢被国家重工业部确定为技术实验工厂后,诞生的一项项技术革新。
“碱性侧吹转炉炼钢法”,就是唐钢一项重大炼钢技术创新成果。
“‘碱性侧吹转炉炼钢法’不仅解决了炼钢生产全过程不能脱磷的技术难题,突破了中磷生铁不能炼钢的技术难关,还攻克了强化前期脱磷时不能冶炼中碳钢种和高碳钢种的关键技术。”原《唐钢报》编辑王福生说。
1952年11月,“碱性侧吹转炉炼钢法”在唐钢全面应用。
这项技术创新在我国冶金工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被原国家科委列为“国家级发明”。唐钢先后派出200余名技术骨干到全国各大型钢铁企业,进行“碱性侧吹转炉炼钢法”技术推广。
此后,“碱性侧吹转炉炼钢法”成为我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主要炼钢方法。唐钢也因此被誉为“共和国转炉的故乡”。
1959年,唐钢日产钢突破2000吨,约占全国日产钢量的二十分之一。十几年间,唐钢从一个制钢作坊起步,发展为新中国重要的钢铁基地。
经历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后,唐钢厂区渣处理车间的天窗架及屋盖塌毁。河钢集团唐钢公司供图
震后28天炼成“抗震志气钢”
唐山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而且陆路、海路便利,发展钢铁工业得天独厚。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唐钢生产保持着发展趋势。
然而,1976年7月28日,举世震惊的唐山大地震,一夜之间将唐钢人用20多年心血建立起来的钢铁基地变成了废墟。
“地震导致炼钢的风、水、电、氧全套系统瘫痪,逐渐冷却的钢水将炼钢炉铸上了,风机房、食堂都倒了,水塔从根部坍落,渣处理车间的天窗架和屋盖全部塌下来。”69岁的唐钢退休职工王庆利,回忆起厂区震后的场景,依然难过不已。
大地震让唐钢损失惨重,机器设备被严重破坏,固定资产损失约三分之一。唐钢18229名职工,震亡1788人、重伤1241人,职工家属震亡8602人、重伤2307人。
唐钢人没有被天灾吓倒,掩埋好亲人,擦干眼泪,迅速投入恢复生产建设,厂区随处可见包着纱布工作的工人。
当时,与唐钢相邻的炼油厂因地震导致重油泄露,部分流入了唐钢的晾水池,炼钢必须用水,这些重油须尽快清除。
王庆利和工友们跳进齐腰深的水里,一铲子一铲子往外捞重油,黏腻的黑色重油糊在脸上、身上,因为震后缺水,几天都无法清洗。
“当时叫‘守炉餐,伴炉眠’,为了早日恢复生产,很多工友都吃住在厂里,没日没夜地干。”王庆利说。
承受着体力和心理的双重重压,唐钢人在炎炎夏日中,连续奋战。
1976年8月25日,震后28天,唐钢人炼出了第一炉“抗震志气钢”。
王庆利,是炼出第一炉“抗震志气钢”的全国劳动模范王益元班组的一员。
“出钢那天,车间里挤满了围观的人,我们开始装铁、加温、加料,认真做好每一道工序,大家心很齐,都想着一定要成功,为唐钢争光、争气。”王庆利说。
随着出钢的钟声敲响,围观的人群发出热烈的欢呼,高喊着:“成功了!成功了!”
这炉“抗震志气钢”也很快被运送到抗震一线,用于震后重建。
1976年8月26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题为《唐钢炼出了“抗震志气钢”》的报道。
1976年11月底,唐钢全部恢复生产。以钢铁般的意志,唐钢从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
1978年9月19日,邓小平同志视察唐钢,高度称赞“唐钢工人阶级是地震震不垮的、困难吓不倒的队伍!”
9月7日,唐钢新区轧钢作业区展示的2020年9月7日新区投产后热轧2050生产线成功轧制的第一卷钢卷。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李冬云摄
年产钢从百万吨到千万吨
唐钢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
1979年,唐钢年产钢突破100万吨,跨入全国十大钢行列。
“七五”“八五”期间,唐钢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缺少钢前工序,缺铁、少矿、无焦。
为此,唐钢先后建成2座铁矿山、7座群采矿山、2座36孔焦炉、2座1260立方米高炉、6套连铸机,并从国外引进1套高速线材轧机、1套连续式棒材轧机,形成200万吨钢铁配套生产能力。
1994年,唐钢实现转炉全热装铁水炼钢,结束了此前延续50多年的化铁炼钢历史。1995年,唐钢率先实现转炉炼钢全连铸,彻底摒弃了模铸钢锭的落后工艺。
源自唐钢的这两项重大技术革新,对提高炼钢工艺整体技术水平具有划时代意义。
然而,唐钢并没有安于成绩,止步不前。面对钢铁行业的竞争,唐钢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制定了以调整产品结构为目标,以铁、钢、轧三大系统技术改造为主要内容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1996年,以2560立方米高炉为中心的炼铁系统技术改造,成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步。
“2560立方米的新高炉采用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唐钢炼铁工艺由此实现了一次跨越,同时也解决了之前炼铁能力不足的问题。”唐钢原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刘连继说。
1998年唐钢第一炼钢厂易地大修工程,成为“三步走”第二步的核心项目。
唐钢第一炼钢厂4座6吨的侧吹小转炉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2座150吨顶底复吹转炉,这是当时我省容量最大、工艺最先进的炼钢设备。
已经是河钢集团唐钢公司首席操作专家、工会副主席的郑久强,回忆起当时用新转炉冶炼第一炉钢的情形,不禁感慨“那是一场艰难的战役”。
“当时压力很大,我们一面参与设备的安装调试,一面研究开炉方案。在冷试阶段,我们检查设备上百次,做出了十几套应急预案,光笔记就写了厚厚一大摞。”郑久强说。
1999年6月29日,随着郑久强“装铁开炼”的一声指令,新转炉首次热试,当晚10时30分,在众人屏气凝神注视下,滚滚钢水喷涌而出,新高炉炼出第一炉合格钢水。
2001年,唐钢首座钢包精炼炉和真空精炼炉相继实现一次热试成功,唐钢无精炼的历史从此结束,这为“三步走”最后一步——热轧板卷生产线顺利投产达产奠定了基础。
热轧板卷是当时市场上的热销产品。为抢占市场,唐钢启动热轧板卷生产线建设,并将其视为“生命工程”,要建成精品产线。
2003年1月29日,热轧板卷生产线全线试车成功,唐钢历史上第一卷合格钢板成功下线。唐钢结束了无板材产品的历史。
热轧板卷生产线是当时世界上同类同期设备中达产速度最快、轧制规格最薄的生产线之一,标志着我国热轧薄板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2005年,唐钢年产钢1006万吨,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跻身国内千万吨级大钢行列。
世界级现代化沿海钢铁基地
“大”起来的唐钢,有力支撑了经济发展,但“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唐钢所在的城市区域,曾一度被唐山人形容为“钢城上空红烂漫,陡河两岸尽‘招灰’”。
2008年以后,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同时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唐钢主动求变,在钢铁行业率先实施绿色转型。
“2008年9月,唐钢启动厂区环境综合治理,这在唐钢历史上是第一次。仅用了8个月,灰头土脸的老厂区变成了花园式工厂,厂区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发展规划部副部长王磊说。
唐钢拆除了炼铁南区1号、2号450立方米高炉,提前3年关停拆除了尚不属于国家钢铁产业政策限期淘汰的400立方米高炉及附属设施,通过一系列淘汰落后设备产线的举措,拆旧扩绿78万平方米,探索出一条钢铁企业与城市和谐发展的绿色之路。
新建成的花园式工厂,扭转了人们对钢铁行业“傻大黑粗”的传统认识,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誉为“世界上最清洁的钢厂”。2017年,唐钢入选全国首批绿色工厂。
2020年,为了彻底解决钢厂与城市发展空间的矛盾,唐钢再次迈出历史性的一步——退城搬迁,向海图强,在乐亭渤海之滨建立唐钢新区。
2020年9月7日9时许,唐钢新区1号2922立方米高炉成功点火,唐钢新区正式投产。
唐钢新区投产后,热轧2050生产线成功轧制的第一卷钢卷,被佩戴上大红花,保留在了轧钢作业区,成为唐钢“新生”的永久纪念和见证。
告别是为了新的出发。唐钢新区在设计、施工、工艺、技术、环保等各方面,都代表着中国钢铁工业的先进水平,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工厂,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典范。产品定位高端汽车板、家电板、建筑工程和海洋高强用钢。
它的投产运营,使河北拥有了世界级现代化沿海钢铁基地。
80年来,唐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由城市走向沿海,由内陆走向深蓝。如今,这座现代化的钢铁“梦工厂”,又站在了全新的历史起点,奔赴新的征程。(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李冬云 通讯员张卫华)
关注河北日报,了解更多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