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正式开幕。亚运村也早早开门迎客。本次亚运会的亚运村由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媒体村三大部分组成,可以容纳10000余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近4000名技术官员、约5000名媒体人员同时居住;亚残运会期间可以容纳约3800名运动员和1500名随队官员,提供住宿、餐饮、交通、医疗、商业等全方位的生活服务。运动员村中的每幢楼高10至42层不等,共22种户型,可供各国参会人员选择。
(杭州亚运村做好各项准备欢迎各国友人到来)
杭州亚运村在此次赛事期间将有上万人入村居住,想要保障好所有村民半个多月的吃穿住行,各项基础设施都要提前准备到位。活动过程中安全是重中之重,此次杭州亚运会,“安全”这把保护伞,完全可以覆盖运动员及有关工作人员饮食与生活的各个方面。
饮食方面,根据亚运村餐厅食堂已公布的菜单来看,餐厅不仅提供中餐,也添加了东亚、南亚、阿拉伯、欧陆等各个菜系的餐食,同时还不忘加入浙江本地特色美食。当然,大型体育赛事,确保食源性兴奋剂事件“零发生”是食品安全保障的重中之重。亚运村食品安全中心主任沈国芳介绍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食材管控,二是餐饮制作全流程监管,三是食材快检,运动员食材采取专仓统一储存、统一配送、批批检测模式,保障食源性兴奋剂安全。
(亚运村餐厅 智能控屏)
除了食品安全这把常规的保护伞之外,亚运村还提供了免费的健康用品——安全套。不了解这一惯例的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会形成这样的传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预防艾滋病——自1981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毒感染者后,全世界人民就开启了漫长的与艾滋病的斗争。
到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因彼时赛事规模比较大,有非常多的外国运动员以及外国观众涌入韩国。而此类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期间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情,美国游泳名将罗切斯特在接受ESPN采访时曾言70%至75%的选手在奥运期间都发生过性行为。而哈佛大学案例研究数据也表明,与普通人相比,运动员荷尔蒙、内啡肽分泌更加旺盛。所以,经常运动的人往往有着更频繁和更愉悦的性生活,相关需求也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预防疾病传播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如果不加以规避,可能会引发其他社会不良影响。
(1988年汉城奥运会成为第一届提供免费安全套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
正是为了宣传艾滋病防护以及避免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带来艾滋病相关的疾病困扰及,汉城奥运会主办方向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发放了8500只安全套,这之后的每届的奥运会和其他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也逐渐形成了免费提供安全套的传统,这把安全保护伞一直被传递至今,且数量上几乎每届都有增不减:
1988年,汉城奥运会首次提供8500只安全套。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跳跃式地提供了5万只。
2000年,悉尼奥运会发放的安全套达9万只。
2004年,雅典奥运会提供了12万只(但据说没能满足需求)
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了10万只杰士邦特殊包装安全套,印有“加油”、“雄起”口号,短时间被领取一空。其中一部分印有奥运会期间艾滋病宣传大使姚明的宣传册,用作公益拍卖,成为极具收藏价值的产品。
2012年,伦敦奥运会提供了15万只。
2016年,里约奥运会创纪录地提供了45万只。
2020年,东京奥运会为运动员准备了16万只安全套,并创意的将日本著名浮世绘名作印在了上面,更多的凸显了本国文化,选手们纷纷收藏带回家。
2022年,北京冬奥会由杰士邦向全部81个接待酒店和三个冬奥村提供45万只安全套,当时举办时间恰逢中国农历新年,安全套包装就结合传统中国灯笼元素加奥运五环配色,极具收藏价值。
本次杭州亚运会也在亚运村住宿区的公共区域放置了免费领取安全套的展架,并附上了防艾宣传卡牌。令人不得不停留脚步、多关注一眼的是这次的外包装设计结合了杭州三大世界遗产“西湖文化景观”、“良渚古城遗址”、“京杭大运河”元素,并添加了中英文版“安全套盲文标识”,也充分考虑到了残障人士的健康需求。
(杭州亚运村住宿区公共区域的预防艾滋病传播宣导牌)
最后还要分享一个冷知识——安全套不仅可以保卫性安全、普及防艾知识,偶尔还会在比赛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澳大利亚女子皮划艇运动员杰西卡·福克斯就使用了安全套来修复受损的皮艇,这也在最后帮助她成功夺冠,拿到金牌。
(杰西卡·福克斯赛后发视频感谢有安全套的帮助)
(杭州亚运村媒体村楼宇 杰士邦预防艾滋病传播教育与宣导展柜)
获得了广大运动员喜爱和追捧的这些特殊定制的“小雨伞”,已经成为各大国际赛事中国运动员们最贴身的一道安全屏障。#亚运会安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