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

1936 年 12 月 4 日,蒋介石只带少量随员再度来到西安,亲自督战。「行营」设于西安以东三十公里的临潼华清池。

西安城内以杨虎城的驻军为主,西安附近地带主要是东北军在负责,都不在蒋介石的控制范围之内,而且杨虎城和张学良还有严重的「通共」嫌疑,但他为何还是敢来呢?

一方面,蒋介石本就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一生屡履险地。

另一方面,在当时,出于「合纵」制衡蒋介石的目的,李宗仁、白崇禧、阎锡山,甚至包括二十九军的宋哲元在内的地方军阀,都曾抢着派代表到陕甘宁苏区,要与红军订立「不打内战,一致对外」的协定。所以地方军阀想与红军合作差不多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蒋介石也见怪不怪了。

再一方面,蒋介石对把弟张学良有信心,他认为对方性格虽冲动但也直爽,讲义气,容易把握。至于杨虎城忠不忠于他,蒋介石并不看重。不仅因为杨虎城没有张学良的地位、实力和影响力,也因为他从来就没有信任过杨虎城,像他选择入驻西安城外的华清池而不是西安城内,就有不相信杨虎城的因素在内。

总之,蒋介石认为只要张学良不出问题,自己的安全就不会出问题。然而,恰恰是张学良出了问题。

实际上,蒋介石对张学良的性格还是有所顾忌的,他在日记中告诫自己:对汉卿(张学良字)谈话不可太重。但蒋介石就是个暴脾气,暴烈性格岂是控制得了的?

蒋介石到达华清池后,随即向张学良和杨虎城下了「最后通牒」,提出两个方案让对方选择。

第一个方案,两军服从「剿共」命令,重新开到陕甘前线去,对红军发动真枪实弹的全面进攻。

第二个方案,如不愿「剿共」,那对不起,请让开道,东北军到福建,第十七路军至安徽,让出陕甘,由中央军来「剿」。

两个方案,张学良、杨虎城都不能接受。尤其是第二个方案,东北军想要的是打回老家东北,而不是去南方,杨虎城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根基所在。

为此,12 月 7 日晚,张学良赶赴临潼,再次向蒋介石直言进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蒋介石表示自己不是不抗日,而是要等「剿灭」红军后再抗日。

蒋介石倒也不是忽悠对方,他的确有所动作——不仅确定了西南地区作为抗日大后方的地位,还同希特勒展开了合作,向对方借款采购装备,引进德国顾问,整训军队,以之作为抗日的基本力量。不过因为时间的关系,当前完成整训的军队只有四个师左右。

但着急的张学良根本接受不了蒋介石缓慢的动作,他强调说,全体东北军特别是中、下级军官和士兵的抗日情绪激昂,前线各部队准备自动组织支援傅作义抗日……说到激动处,张学良声泪俱下,并说如果怎么怎么样,你蒋介石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罪人」,等等。

蒋介石听了暴怒不已,顿时把大哥的架子端足了,痛斥张学良年幼无知,「上了共产党的当」,劈头盖脸地骂了张学良一通。张学良此时不到 36 岁,整天被人骂成「不抵抗将军」,本就憋着一肚子火,所以这次张学良和蒋介石吵开了。最后蒋介石爆发了:张学良你不要再说了,你就是把我毙了,我的「剿共计划」也不会改变!

12 月 9 日,是「一二·九」学生运动一周年,学生们又上街游行了。

对于如何处理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游行学生,张学良选择来软的——暂时答应对方请求稳住学生再说,蒋介石却选择来硬的——命令张学良必要时可以开枪,两人为此吵了一架,蒋介石又把张学良骂了一通。

蒋介石不知道,张学良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张大少可不是一个可以随便骂的人,其性格极易冲动,面对蒋介石,他已经拿出了百倍的耐心,之所以隐忍至今,不过因为对方是蒋介石而已,并非因为他没有脾气。

至此,双方已走到了决裂的边缘。

时间来到了 11 日晚,蒋介石单方面宣布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总指挥。

要知道,蒋鼎文的职务以前可是属于张学良的。蒋介石的意思已经很明白:我不信任你张学良,我要剥夺你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剿共」兵权!

到了这一步,双方已经彻底决裂。

当晚,张、杨二人回去就召开了军事会议,决定「兵谏蒋介石」。

12 日凌晨,陕西省西安城内、华清池附近和邻省甘肃兰州城中枪声四起。

国民党元老邵元冲、蒋介石的族侄孙副侍卫长蒋孝先及近七十名警卫被杀。

陈诚、蒋鼎文、卫立煌等要员被生擒活捉。

蒋委员长也未能逃脱,抓他的人是张学良的卫队二营营长孙铭九。被抓时,他躲在骊山一块大石后,赤脚光头,仅穿睡衣睡裤,冻得瑟瑟发抖,全然不是平日酷酷的样子。酷不起来也情有可原,他以 50 高龄越墙攀岩,仓皇逃难,身体多处受伤,尤以牙齿和腰椎之伤为重,其中,腰椎之伤终身未愈,导致其后半生再也离不开拐杖。

兰州的中央系武装力量遭到东北军于学忠部的进攻,死伤近百,被俘虏一千二百余。

这就是「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一件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

至于整个过程以及方式方法,当事者的回忆以及后人种种靠谱、不靠谱的分析,几十年来已如汗牛充栋,这里实无重复的必要。但是,有一点要强调。史料表明,这个事件不是经过缜密计划的,而是蒋介石和张学良的数次口角冲突以及蒋介石削其兵权的不信任,激发了年轻气盛的张学良的一时冲动,为风起云涌的近代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学良后来对唐德刚解释,自己之所以性格上有弱点,主要是因为自己一辈子未尝有过「上司」。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要知道,张作霖是他的上司,可那是父亲,蒋介石也是他的上司,可那是盟友。所以他可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有时甚至完全不顾及后果。

他朝蒋介石进谏,后者对他发了脾气,然后他就把蒋介石给抓了起来(你这个老头子,脾气这么大,又不给我面子,我要教训教训你),这就是张学良晚年在口述历史中对他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的解释,尽管深层次的原因远非如此简单。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结合体,虽说「西安事变」爆发的直接条件在当时的聚合是偶然的,但中日两国之间的民族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团结抗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西安事变」是这种必然性的偶然表现。

三个「反骨仔」

事变发生后,张、杨二人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公开通电,说自己把领袖给抓了,还提出了「救国」的八项政治主张。

南京方面迅速做出反应。

忽略掉由于 1935 年年底遭遇刺杀而在欧洲将养身体的汪精卫,南京方面主要分为两派——蒋夫人宋美龄要「和平解决,带回委员长」,何应钦力主「武力讨伐,救回委员长」。

宋美龄的「和平解决」派,主要是宋美龄和蒋介石的亲友,譬如宋子文、孔祥熙和陈立夫、陈果夫,显得有些势单力孤。

好在宋美龄此时的要求很简单:作为妻子,她希望那个一生相伴的人能够平安归来。

但问题是,此时除了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出的那份通电外,西安与外部的所有联系都已断绝,无法得到关于蒋介石存活与否的任何确切消息。

这里说明一下,在当年,由于通讯事业极度落后,要想控制消息,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张学良和杨虎城在事变一开始,就把所有的军事通讯设施、广播电台、电报局和报社控制住,基本上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络渠道。而且,由于此次兵变并未经过长期的酝酿和准备,叛迹不彰,事起突然,以至于南京国民政府在陕西的全部机构,包括军统,都没有来得及向外部发出示警信号,便已就范。

就在蒋介石生死未卜,宋美龄心急如焚的时刻,张学良专门发给孔祥熙和宋美龄的解释电报到了,保证「决不妄加危害」蒋介石,这才让宋美龄把心放下了几分。

张学良的电报,让宋美龄一方觉得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于是「和平解决」派做了一个稳妥的决策:先派一个可信赖的人到西安了解情况,然后再设法把蒋介石营救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人挺身而出,站在了宋美龄身边,他就是戴笠。没办法不站出来,一来保卫领袖本就是军统的天职,二来此次领袖「失陷」西安,跟军统在西北的糟糕情报工作很有关系,戴笠难辞其咎。所以若不想下岗失业甚至被砍头的话,就必须站出来亡羊补牢,将功补过。

再来说说势力强大的「武力讨伐」派。

其头面人物是老资格的黄埔系领袖何应钦。十几年过去了,新人换旧颜,当年的黄埔战术总教官何应钦已不声不响地成为了国民政府的二号人物,现在眼见老领导立于危崖,要是再推上一把,自己不就能接班了吗?

因此,何应钦是一心要武力解决「西安事变」。

很多资料都说何应钦是亲日派,是为了投降日本才要武力解决蒋介石,这种说法倒也不算空穴来风。

长城抗战之后,当时主政华北的张学良被迫下野。这之后,中日双方在华北地区屡次发生小型冲突。

新上任的国民政府华北军政长官何应钦本着「能忍就忍,能拖就拖」的原则与日本华北驻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签订了臭名昭著的《何梅协定》——中央军撤出华北,日本军队(所谓华北驻屯军)合法地进驻平津。名义上归属国民政府,但实际上是个半独立政权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因此成立,虽然由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任委员长,但在日本的影响下,尤其是在华北驻屯军的威慑下,他说话的分量能有多重?!

一句话,「华北自治」因此协定成为事实。在背后策划此事的又是土肥原贤二那个该死的倭寇。

《何梅协定》签订之后,就爆发了由共产党人胡服在北京发起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胡服是化名,他的真名叫刘少奇。结果何应钦动用军警镇压了学生运动。

你何应钦不拿枪打日本人,却在这里打学生!这应该就是何应钦亲日的由来。

不单何应钦主张武力解决「西安事变」,在他背后还有两个厉害角色推波助澜。

他们是蓝衣社的中坚骨干贺衷寒、邓文仪,算是青年一代的政治领袖。这两位老兄的想法是这样的:蒋校长万一被释放,自己可得「勤王」之功;若蒋校长「驾崩」,自己也可成为拥立何应钦继位的元勋,反正黄埔系的老大哥何应钦也是自己人。

看起来很完美的投机方案!

其实,这两位老兄的做法并不奇怪,在官场上,本就没有永恒的联盟,只看你能不能跟对人。遗憾的是,这次两人跟错了。

贺衷寒、邓文仪以黄埔同学会、蓝衣社的名义,拥护何应钦暂代陆海空军总司令职务。这还不算,两人还收编了几百名中央各军校的毕业生,组织了一个「讨逆赴难团」,准备开赴潼关,武力救出校长。

「武力讨伐」派在确定策略之后,于「西安事变」当日就宣布张学良、杨虎城为「叛逆」,原来的中央「剿匪军」迅速转换角色变成「讨逆军」,分两路开向潼关和咸阳,围攻西安,武力营救领袖蒋介石。

「西安事变」的情势发展超出了张学良的预料。讨逆军来势凶猛,只两天时间潼关即告失守,关中已无险可据,中央军长驱直入,不日即可兵临西安城下。

被众人抛弃的张学良

张学良挟持老蒋时,以为只要自己振臂一呼,就会从者云集。他认为自己迫蒋抗日应该是很得人心的一件事,那些学生娃娃不是天天游行要求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吗?

不料现在舆论一边倒,除红军控制区外,各方基本都在指责张、杨与「西安事变」,同情拥戴蒋介石,抨击张、杨的文章和电报如雪片般飞来。

不会吧?这么正义的行动居然被舆论如此鄙视?这是由三个原因导致的。

一是相对来讲,在当时蒋委员长虽不是理想的领袖人选,却也少有人比他更好。蒋委员长上台之后(1927 年)的十年,虽然战争不止,但国民政府在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外交诸方面还是稍有进步,取得了自 1840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史称「黄金十年」。因此,多数国人比较认可蒋委员长的执政表现,他在民间有一定的威望。所以当张学良「大逆不道」地绑架领袖时,像胡适、朱自清、闻一多等知名人士纷纷撰文谴责张、杨「名为抗敌,实则自坏长城,系国家民族之罪人」。

二是张学良的老部下黄永安的背叛使得何应钦得以提前应对。这个「反骨仔」在事变当日接到张学良密电后,不仅没有遵命调动军队对付中央军,反而立即向南京中央方面告密。因此在张、杨二人发给南京中央的解释电文尚未到达时,何应钦就已知道西安发生的事变。何应钦在事变当日迅速做出反应,在调动军队向西安进发的同时,还提前控制了舆论宣传——重点宣传张、杨二人兵变抓捕领袖的事实,而忽略他们抗日救国的目的,不让西安方面的消息和有利于张、杨二人的舆论在媒体上露面。这样一来,张、杨二人便在舆论上陷入了被动。

三是李宗仁、阎锡山、冯玉祥等平日信誓旦旦反蒋到底、频频指责蒋介石不抗日的地方军阀,竟然全哑巴了,甚至阎锡山还喝起了张学良的倒彩!

阎老西儿公开发电报给张、杨二人,可电报内容里不但没有支持,没有理解,没有同情,反而提了四个问题,问了五个「乎」,通篇以「以救国之热心,成危国之行动」一句点睛收笔,完全就是一副幸灾乐祸的嘴脸。

张学良此时才看透了这些地方军阀的心思,加起来就是两个词:虚伪和自私。

地方军阀没人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支持张、杨二人。

南京那边何应钦要发兵攻打「叛军」。

至于西安这边,出于蒋介石有可能被西北军「撕票」的担忧,张学良把蒋介石接到了自己的控制范围,每天好茶好饭好招待,一有空就向他诉说自己发起事变的初衷,说得眼泪都掉下来了,但老蒋的态度就如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即使身为阶下囚也完全不搭理张学良「停止剿共」的要求。

蒋介石成了烫手山芋,杀又不敢杀,放又放不得。张学良、杨虎城也有些蒙了: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在各方的反对和谴责下,无奈的张、杨二人只有寄希望于红军方面,尤其是共产党曾经在三方建立合作关系时承诺的苏联政府支持。可苏联政府先是在其新闻媒体工具《真理报》和《消息报》上指责「西安事变」是「汉奸」张学良的罪恶企图,而后更是派专员向南京政府说明,我们与「西安事变」没有任何关系,也不能对中国红军的行动负任何责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编《西安事变资料》第 1 辑)。

在苏联人急于撇清关系的现实态度背后,隐藏的真相是这样的。

斯大林担心「西安事变」会让中国分裂,从而导致中国被日本人轻松搞定。如果这种担心成真的话,那么苏联就要在亚洲面对宿敌日本,在欧洲面对比日本更加强大也更加危险的宿敌——德国,从而陷入德日两国东西夹击的绝境。为此,斯大林想了一个对策:移祸江东。让日本这股祸水在中国泛滥,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支援中国武器弹药,使日本陷入对华战争的泥潭,无力侵犯苏联。简单说来就是,以牺牲中国为代价,拖住日本,而一个能够有效抵御日本侵略的中国政府,正是此计成功与否的关键。

很显然,在当时曾经主政过民国政府的人之中,似乎没有比蒋介石更加全面发展的强力人选。因此,斯大林便立即采取了坚决反对「西安事变」的态度,他要保住蒋介石。

斯大林的反应远远超出了张学良的意料。这对张学良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有些惶恐的张学良只剩下红军这一根救命的稻草。

可是,抓蒋介石这么大的事,张、杨二人根本就没有事先和共产党通气,以至于共产党刚得到这个消息时都难以置信。但这个消息还是把大家高兴坏了,包括一向老成持重的朱老总在内的多数人,都主张先公审这老独裁然后杀之而后快。但张闻天和周恩来二人并没有因为兴奋而失去冷静,他们认为此时局势错综复杂,不要着急表态,先静观其变(刘东社编《西安事变资料丛编》第 1 辑)。

就在共产党人莫衷一是的时候,张学良求救来了。

营救蒋介石

14 日,张学良一方面请红军派兵接管东北军防务,共同对付中央军;另一方面请周恩来速到西安。

中共中央决定答应张学良的要求,派遣周恩来去西安斡旋。

周恩来此次西安之行的助手是叶剑英,两人作为蒋介石的老部下与老领导蒋介石殊死斗争了近十年时光,此次在西安与蒋介石久别重逢,心中自有一番复杂滋味。

17 日,周恩来辗转到达西安,接洽周恩来一行人的是张学良的副官,叫吕正操。也许吕正操的声名不显,但他的英雄事迹你一定耳熟能详,因为红色经典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中提到的抗日事迹「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等,皆出自此人之手。

周恩来到达西安后才知道苏联的态度。之所以这么晚才得知,一是因为陕北信息闭塞,二是因为共产国际那边给中共发来的电报由于密码错误还没译出来。周恩来赶紧向毛泽东汇报了苏联的态度,并说南京方面何应钦居心不良,宋美龄、宋子文主和。

中共中央在得到周恩来急报后,马上开会研究对策,他们不清楚也管不了苏联为什么是那种态度,但有一点大家都很清楚:斯大林的意见需要尊重,因为革命现阶段离不开苏联的援助。会上最终决定,蒋介石现在杀不得,应该和平谈判解决「西安事变」。

就这样,一项改变中华民族命运走向的决策,居然在当时实力并不是最强大的中国共产党手里诞生了。

就在周恩来到达西安之前,在「和平解决」派的努力下,宋美龄冲破何应钦的阻挠,派出的使者来到了西安,此人就是先后担任过孙中山、张学良和蒋介石私人顾问的英籍澳大利亚人端纳。

端纳牵线搭桥后,宋美龄终于确切地知道了丈夫还活着,也意识到了和平解决事件的可能性。这之后,宋美龄、宋子文和孔祥熙动用了全部能动用的关系和人脉,终于让国民党中央通过了「宋子文代表国民政府和平谈判」的提案。

这其中的斗争已不可考,但是用脚后跟想想就知道,有想方设法令蒋介石速死的何应钦从中作梗,通过这个提案的难度可想而知。

当然了,何应钦也不傻,你宋子文可以去谈判,但我有条件:只给你四天的时间,四天之内,飞机不会轰炸,陆军不会进攻。但若是四天期限已过还没有找到解决方案的话,那进攻继续。

20 日,国民政府的代表、蒋介石的大舅子、张学良的好朋友——宋子文来到了西安。

宋子文被允许探视蒋介石后,递上了宋美龄的亲笔信。上面写道:如子文三日内不回,则妹必来陕与兄共生死。把蒋介石感动得泪如雨下。

可是,此次被手下「绑架」实在是过于丢人,威信大损,况且现在又没有适合的台阶下,因此蒋介石还是不肯屈服。岂止是不屈服,他还强打精神,作英勇无畏状,写好遗嘱,让宋子文带回去转交宋美龄。

宋子文知道只有宋美龄能够软化蒋介石的态度,也只有蒋介石立场软化,方可和平解决西安危机,于是他联系上了宋美龄:妹妹,时间所剩无几,你快来吧!

宋美龄的专机于 22 日抵达西安,陪同在她身边的有专程从西安赶回南京,又从南京陪宋美龄到西安的端纳,还有戴笠。

专机缓缓地着陆了,走下舷梯的宋美龄看见了专程迎接的张学良。

久别重逢,两人脑海里恐怕都会浮现起十二年前上海滩的那次初见。岁月无情,当初的情怀已随风远去,现如今罗敷有夫,使君有妇,曾经的相互欣赏只能深藏心底。

当宋美龄走进蒋介石的房间时,蒋介石潸然泪下,责怪娇妻身犯险地。这之后两人在一起密谈了什么,外人无从知晓,但蒋介石的态度开始明显软化。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分析,两人的谈话无外乎如下几点:

一、外有张、扬二人逼宫,内有何应钦作乱,如果不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性命堪忧。这一点可通过蒋介石日记中宋美龄当时说过的一句话「宁抗日,勿死敌手」印证。

二、如果蒋介石不幸殒命,那么中国可能陷入因权力重新分配而导致的内乱,容易为日本所趁。

三、实难割舍夫妻情分。

在蒋介石与宋美龄单独会面后的第二天,宋美龄亲自参与了和周恩来的谈判,口头达成了包括「停止剿共」、「准备抗日」在内的多项协议。不光如此,宋美龄一方还允诺为红军发放给养,给予红军番号并将红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让共产党重新获得合法地位。

在此基础上,蒋介石与周恩来会面。

在周恩来面前,蒋介石作为曾经的领导,架子还是端得很足的,他对周恩来说:恩来,你是我的老部下,你应该听我的。

周恩来的回复有理有节:只要蒋先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指挥。

接下来,蒋介石向周恩来当面重申了己方的许诺,在确认蒋介石的保证后,周恩来告辞。

到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蒋介石得以安全返回南京,中共及红军的艰难处境得以改善,国家终于可以停止内战,特别是抗日战争即将全面爆发,更凸显出此次停战的特殊意义。

「西安事变」看似是蒋介石被绑票,面临生命危险,是受害者。但到最后,他也成了赢家。

第一,事变后,虽然说广西、山西乃至华北依旧处于半独立状态,其经济、人事、军事蒋介石还是很难插手,但上述各地对全面抗战和拥蒋却有了共识,这还是蒋介石第一次获得各种政治派别的全面拥戴。哪怕这种拥戴可能只是流于表面,但也令蒋介石的声望不降反升,成为当仁不让的抗日领袖。

第二,苏联为了团结蒋介石抗日,不仅将王明派回中国制衡毛泽东,也把蒋经国给放了回来。1937 年,蒋经国回到辞别十二年之久的中国。蒋介石在见到自己阔别多年的儿子兼事业接班人的同时,也第一次见到了漂亮的白俄罗斯儿媳蒋方良。

张学良无忌,杨虎城不悔

「西安事变」的发起者张学良和杨虎城呢?他们二人又被如何处置?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不听众人劝阻,甘愿只身护送蒋介石回南京,以示勇于承担责任。

张学良敢这么做,除去本身的胆识之外,应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跟蒋介石就此事已经达成了某种共识。至于这个共识是什么,当时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很明显:蒋介石应该是做了某种宽大处理的承诺,这才有了宋美龄晚年多次的自责——我们对不起汉卿。

大家都知道,张学良到南京后不久就被蒋介石长期软禁,直到当事人蒋介石及其儿子蒋经国辞世,九十岁高龄的张学良方才重获自由。在张学良长达半个世纪的幽禁生涯中,一直陪伴着他的就是那位风华绝代、温婉可人的赵四小姐。

张学良重获自由后,对记者说话百无禁忌,可唯独对「西安事变」谈得少之又少,关于蒋介石当年是否对他有所承诺,更是闭口不谈。

但张学良承认自己被软禁的时候,宋美龄一直对他照顾有加。因此有聪敏的记者试探着问他:是不是因为蒋夫人还在,你不愿意提到一些敏感问题惹她不快?张学良没有说话,只是笑着拍了拍记者的大腿。

于是,大家只能耐心等待,等待张学良有机会亲口说出「西安事变」中大家渴望知道却又无法知道的若干重要细节。张学良非常长寿,2001 年,已届百岁高龄的他方才撒手西去。蒋夫人则更能活,在 2003 年的一个秋夜,106 岁的宋美龄随着曼哈顿大道上的淡黄色落叶一起溘然远去。当年的谜团就此无解。

张学良被软禁后,东北军内部就爆发了一场内讧,自相残杀,四分五裂,东北军作为一个军事集团存在的历史就此终结,史称「二·二事变」。

根据曾任张学良秘书、亲历「西安事变」、后任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央副主席的高崇民在其著作《西安事变杂谈》中所言,粗略介绍一下「二·二事变」。

张学良被软禁后,东北军中主战的少壮派孙铭九等人,利用杨虎城的主战倾向,联合十七路军的宋文梅、王劲哉等人,下手杀死了东北军主和的元老派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等人,要求立即和中央军决战。此举导致东北军的其他几个军长义愤填膺,误认为杨虎城纵容少壮派使用杀人的手段威逼东北军打仗。由此,东北军的几个军一部分投靠中央军,一部分率兵向西安进攻,替王以哲等人报仇。因为杨虎城第十七路军的约莫两万人马已经在「西安事变」中投靠了中央军,剩下的约四万人马,面对东北军的进攻和中央军的趁火打劫,独木难支,只得投降。杨虎城本人被迫出国考察,离开军队。由此,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彻底瓦解。

简单分析一下「二·二事变」背后的博弈。

对于张学良被禁一事,东北军的基本态度是以孙铭九为首的少壮派要打——武力营救张学良,以王以哲为首的元老派不打——谈判营救张学良,杨虎城则倾向于打。

每一派的主张背后,都隐藏着各自的利益。

先看少壮派。少壮派是张学良有感于东北军高级军官(即元老派)的不听使唤和逐渐腐化而扶持起来的一些中下级军官所组成的小团体。「西安事变」发生之前,少壮派和元老派为争夺军权斗得异常激烈,矛盾很深。当时,元老派有手下的军队支持,少壮派虽然军事实力不强,但有背后的张学良撑腰,双方也能斗得旗鼓相当。可问题是,现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张学良回不来,少壮派在西安能直接调动的军队也就是孙铭九的一个卫队营,拿什么跟元老派斗?难不成做砧板上的肉,让元老派想怎么剁就怎么剁吗?而且,「西安事变」主要是由少壮派发动的,难道就在西安坐等蒋介石秋后算账吗?

对于以孙铭九为首的少壮派来说,若想扭转局面,就不能束手待毙,就不能让「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摆在他们面前的,貌似就剩下一条路——打仗,即所谓的武力营救张学良。所以少壮派要杀掉主和的元老派,拉上在「西安事变」中一起向中央动过手的十七路军将领宋文梅、王劲哉等,裹胁整个东北军、西北军甚至共产党和中央军开战(高崇民《西安事变杂谈》),以此争夺对东北军的领导权,拯救自己的命运。

对于元老派来说,如果张学良回来的话,他们早晚都会被张学良清除掉。而现在因为事变和平解决,只用换一个新老板(蒋介石)、换一个新地方(离开陕西,离开红军,换一个地方驻防)工作,就能依旧统帅自己的部队,依旧做原来的官,甚至还有中央拨给军费, 总体待遇更佳,为什么要放弃既得利益去打仗?

至于杨虎城,作为抓蒋介石的主角之一, 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等待他的命运大概也就是被蒋介石完全架空, 失去自己的军队,若是打一仗还有可能弄些本钱和蒋介石谈判。死马当活马医,有何不可?

所以,武力与和平的观点斗争未必是真的,救张学良未必是真的, 甚至连嘴上喊的抗日也未必是真的。

这可不是毫无根据的推论。「二·二事变」的主角,华清池捉蒋的「英雄」孙铭九, 后来就投靠日本人做了大汉奸。

放纵「二·二事变」发生的西北军头头杨虎城,回国后即被软禁。国民党即将败走台湾之际, 杨虎城及其夫人谢葆真还有一对儿女被杀, 同时遇害的还有宋绮云夫妇及其儿子宋振中, 即小萝卜头。

蒋介石为何留张学良而杀杨虎城?据学者唐德刚解释, 一来杨虎城与蒋介石的关系远不如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关系亲密。二来杨虎城在事变中本有杀害蒋介石之意,谈判中又主张不要轻易放蒋介石回南京, 甚至在未被软禁之前, 还谋划从苏联取得军火重拾旧部, 故引发蒋介石的杀意。

事变和平解决,何应钦、贺衷寒、邓文仪三个内贼倒了大霉。

何应钦作为黄埔系的元老, 在国军嫡系部队中拥有较高的人望。因此, 蒋介石只能架空他,不能像对付杨虎城那样简单地解决他, 要不然会引起嫡系军队分裂。所以之后何应钦当了十五年的军政部部长, 间或还能捞个司令或者参谋长之类的职务,但再也没有机会带兵杀伐,就此成为幸福的、啥事都不用自己操心的光杆司令。

蒋介石对待贺衷寒、邓文仪两人的办法,与何应钦有所不同。

蒋介石对待黄埔军校学生的态度, 可以说是史上难见的大度——即便犯了包括造反在内的严重错误, 只要肯认错, 都会获得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以贺衷寒和邓文仪的机灵劲, 认错态度自然是很好很诚恳,很深刻很沉痛。

后来,贺衷寒继续搞政工工作,甚至在退到台湾之后再次显现出非凡的才干,作为交通部部长为台湾的经济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

邓文仪也活得挺滋润, 同样一直在他擅长的政治领域发光发热。而且这位兄台比贺衷寒长寿, 居然能在 20 世纪 90 年代回到大陆看看,跟当年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邓小平、黄埔同学徐向前追忆往昔,笑看风云,真乃人生莫大的乐趣!

贺衷寒、邓文仪此次造反的工具和心血之作——蓝衣社的命运,则走到了尽头。

没有任何一个独裁团体能长久地廉洁、激情, 这是由权力的本质决定的。一个党派、一个团体垄断了权力,那么它的内部也必然会出现个人垄断权力的冲动,这就必然会引发权力斗争和权力腐败,所以蓝衣社的堕落实属正常。

蓝衣社在接下来的两年内被彻底解散, 部分成员加入了一个新的党团组织——「三民主义青年团」(即「三青团」),领导全国的青年力量,服务抗战。

【本篇故事完结】

举报/反馈

冰橘柠檬ni

7374获赞 747粉丝
有一天我学会大声沉默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